第73章 五文钱,谁的荣耀谁的坑?
蟹蟹蟹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五文钱,谁的荣耀谁的坑?,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蟹蟹蟹宝宝,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73章:五文钱,谁的荣耀谁的坑?
五百文钱的风波,像一阵急雨,来得快,去得也算快。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杨家村的清晨,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只是空气里,除了寻常的柴火味、泥土味,还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酸味和……臭豆腐那独特的“醇香”。
黄曼曼站在自家小院门口,深吸了一口气。
嗯,是铜钱和希望的味道。
院子里,黄翠莲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择菜,黄小石和黄小丫则在旁边帮忙。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和安稳生活,黄翠莲虽然依旧懵懂,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安宁,不再像以前那样惊恐不安。
小石和小丫也长高了些,脸上有了点肉,不再是刚来时那副面黄肌瘦的样子。
这一切,都建立在“钱”的基础上。
而钱,来自于源源不断的订单和……村里人手里那些不起眼的坛坛罐罐。
“曼曼姐,都弄好了!”
杨有金的声音从隔壁杨富贵家院里传来,带着年轻人的活力。
钱多多和王秀华也已经带着各自负责的部分,将打包好的糕点和臭豆腐成品运到了杨富贵家院子,那里地方宽敞,方便马车装卸。
黄曼曼点点头,走了过去。
杨富贵家的院子,俨然成了临时的货物集散地。
村民们路过,眼神复杂。
羡慕,嫉妒,还有那么一丝……因为昨天那五百文而略微平复的不甘。
“曼丫头,早啊!”
有路过的婶子,脸上带着点讨好的笑意,手里还挎着个篮子,里面是刚摘的青菜。
黄曼曼微笑着点头回应:“婶子早。”
不多时,聚贤楼那辆熟悉的黑漆马车,踏着晨光,准时出现在了村口。
赶车的小厮还是上次那个,看着机灵,手脚麻利。
“黄姑娘!”小厮跳下车,恭敬地打招呼。
“来了。”黄曼曼颔首,“今天东西都备齐了,还是老样子,一百八十份。”
小厮一边招呼着杨有金、杨有福帮忙搬货,一边应着:“好嘞!孙掌柜说了,黄姑娘办事,他放心!”
黄曼曼看着他们将一箱箱码放整齐的糕点和一坛坛密封好的臭豆腐搬上马车,目光落在小厮身上。
“对了,跟你说个事。”
小厮立刻停下动作,认真听着。
“明天就是第五天,该结账了,对吧?”黄曼曼问道。
小厮点头:“是的黄姑娘,五天一结,掌柜的交代了。”
“嗯。”黄曼曼语气平淡,“你回去跟孙掌柜说一声,这次结账,让他不用准备银子了。”
小厮一愣:“啊?不用银子?”
在他看来,这么大笔生意,肯定是银货两讫才方便啊!那么多铜板,得多重!
黄曼曼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解释道:“我需要大量的铜钱,现钱。让他把该结的货款,都换成铜板带来。”
“全部?”小厮有点不敢相信,“那得好几贯钱呢,重得很!”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铜钱,将近两千文一天,五天就是小一万文,也就是接近十贯钱!那得多少铜板?用麻袋装都嫌沉!
“对,全部。”黄曼曼语气不容置疑,“越多越好,越散越好。跟你们掌柜的说,这是我的要求,如果实在不方便……”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那就算了,下次再说。”
小厮心里咯噔一下。
这“算了”两个字,听着轻飘飘,但分量可不轻!
现在聚贤楼的年糕和臭豆腐卖得多火啊!独家供货!孙掌柜宝贝着呢!
要是黄姑娘这边因为结账方式不满意,稍微卡一下货……
小厮不敢想下去,连忙点头哈腰:“方便方便!黄姑娘放心,小的一定把话带到!保证给您换成铜板带来!”
“嗯。”黄曼曼满意地点点头,“去吧。”
马车装好货,吱呀呀地驶离了杨家村。
钱多多凑了过来,好奇地问:“曼曼,你要那么多铜板干嘛?沉甸甸的,数着也麻烦,换成银子多省事!”
黄曼曼看了她一眼,没直接回答,反而看向院子另一边。
那里,已经陆陆续续有村里的妇人、老太太,抱着、拎着大小不一的瓦罐坛子过来了。
“婶子来了?”
“哎,曼丫头,看看我这坛泡菜,自家地里种的包菜,脆着呢!”
“还有我这缸酸菜,老坛子腌的,味儿正!”
这些,都是冲着黄曼曼那“七十文一斤”的高价来的。
最初几天,是黄曼曼亲自负责称重、验货、付钱。
她带着杆小秤,挨个检查,闻闻味儿,看看色泽,偶尔还会用干净的筷子捞一根尝尝。
合格的,称重,记录,然后从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里,数出相应的铜板,当面交到对方手里。
“王家婶子,泡萝卜,三斤二两,二百二十四文,您数数。”
“李家奶奶,酸菜,五斤整,三百五十文,拿好了。”
哗啦啦的铜钱碰撞声,是此刻杨家村最动听的音乐。
拿到钱的妇人老太太们,脸上笑开了花,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把铜钱揣进怀里,仿佛揣着沉甸甸的希望。
这可比下地挣那几个辛苦钱,来得快多了!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翻出了自家的泡菜坛子、酸菜缸。
黄曼曼看着眼前这热闹的景象,还有角落里越堆越多的坛坛罐罐,微微蹙了蹙眉。
收是好事,能补充货源,也能让村民得实惠,缓解之前那点不快。
但,太耗费精力了。
她每天光是称这些东西,就得花小半个时辰,还不算检查品质的时间。
她的时间,应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比如,研发新口味的糕点?或者,想想怎么把臭豆腐卖到更远的地方?
甚至,怎么把这些收购来的泡菜、酸菜,变成更值钱的商品?
这个收购点,需要一个固定负责的人。
一个信得过,又能镇得住场子的人。
黄曼曼的目光,缓缓移向了正屋门口。
杨老太拄着拐杖,站在门槛边,正伸长脖子往院子里瞅,眼神里有好奇,有算计,还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老太太这几天因为风家的事,心里也憋着气呢。
虽然最后没让杨三爷掏钱,是黄曼曼和公中各担一半,但她心里总觉得不痛快。
凭啥啊?
好事没她多少份,坏事倒像沾边了。
尤其是看着钱多多和王秀华每天跟着忙活,一人一天十五文工钱,她这老婆子除了落个“村长老娘”的虚名,啥实惠没有。
黄曼曼心里有了计较,走了过去。
“奶奶。”她开口喊道。
杨老太“嗯”了一声,耷拉着眼皮,没给她好脸色。
这丫头片子,是能挣钱,但心思也深,让她心里不踏实。
“奶奶,看这收泡菜酸菜的,每天人都不少。”黄曼曼语气平和地说。
“那是!七十文一斤,谁不眼红?”杨老太撇撇嘴,“也就是你这丫头,败家!换了我,三十文都嫌多!”
黄曼曼也不跟她争辩,顺着她的话说:“是啊,所以这收东西,得仔细着点,不能让人拿坏的、次的来糊弄。”
“可不是嘛!”杨老太立刻来了精神,“我老婆子活了这大半辈子,啥样的菜没见过?好坏一眼就能瞧出来!有些人啊,就爱贪小便宜,拿那泡得发白的烂菜叶子也想蒙钱!”
黄曼曼等的就是这句话。
“奶奶您经验丰富,眼神又好。”黄曼曼适时地送上一顶高帽,“你看,我这每天又要盯着作坊,又要算账,实在是分身乏术。这收购点,总得有个人看着才行。”
杨老太眼睛转了转,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但还是端着架子:“那是你的事,跟我老婆子说啥?”
“我想请奶奶您,帮我管着这个收购点。”黄曼曼直接说道,“每天就在这院子里,来的婶子嫂子们,您帮着看看货,称称重,记个账,把把关。您在村里威望高,说话有分量,您说行,那肯定就是好的;您说不行,谁也不敢犟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