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五百文钱,买谁心安?
蟹蟹蟹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五百文钱,买谁心安?,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蟹蟹蟹宝宝,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72章:五百文钱,买谁心安?
杨富贵最终还是从村里那并不算丰裕的公账上,取了一两碎银。
沉甸甸的。
与其说是银子的分量,不如说是压在人心上的分量。
这笔钱,明面上是给了风家,作为刘杜鹃那条几乎不算数的命的“补偿”和“安葬费”。
实际上,是杨家村的族老们,用村里共有的钱,暂时压下了杨文柳带人行事不当、杨大宝失手杀人的烂摊子。
一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是小半年的嚼用。
但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驱逐风波,又眼看着黄曼曼家生意红火起来的杨家村来说,这笔钱的去向,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而且是带着浑浊泥沙的那种。
消息像长了翅膀,嗡嗡地传遍了杨家村的角角落落。
起初,是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给风家赔了一两银子!”
“啥?凭啥啊?那刘杜鹃本来就快死了!”
“还不是杨文柳他们搞出来的!现在要咱们全村人掏钱给他擦屁股?”
后来,议论声越来越大,矛头也渐渐清晰起来。
“要我说,这事儿根子在哪?还不是那黄曼曼!”
“对啊!要不是她跟风二流打那一架,风家至于被赶吗?不被赶,刘杜鹃能死吗?”
“就是!她家现在一天挣那么多钱,马车天天来拉货,咋不见她出来担着点?”
黄曼曼家门口,那辆来自福源镇聚贤楼的马车,成了新的焦点。
一开始,这油光水滑、套着健壮骡马的黑漆马车驶入泥土路的杨家村时,村民们是震撼的,是惊叹的,甚至带着几分敬畏。
乖乖,这得是多大的老板,才能用得起这样的车来拉货?
黄曼曼这丫头,是真有本事!
杨富贵这后老丈人,是真有福气!娶了个虽然脑子不好使但长得跟天仙似的黄翠莲不说,还白捡了个这么能挣钱的继女!
羡慕,嫉妒,在最初几天被马车的“高级感”压着。
但当这马车日复一日地准时出现,带走满满一车的年糕和臭豆腐,留下那诱人又独特的混合气味,和黄家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时,那被压抑的嫉妒,就开始发酵、变质了。
尤其是现在,村里公账上少了一两银子,而这钱,在很多人看来,本该由那个日进斗金的黄曼曼来出!
凭什么她惹事,大家买单?
凭什么她吃肉,大家连汤都喝不着,还得倒贴?
“富贵家的,真是好手段啊!自己闷声发大财,让全村人给她填坑!”
“哼,我看那杨富贵也是乐在其中,当了村长,光给自家捞好处了!”
酸话,怪话,风言风语,像野草一样疯长。
这些话,自然也传到了杨家内部。
杨富贵家的院子里,钱多多和王秀华正带着杨有金、杨有福麻利地装着刚做好的糕点和打包好的臭豆腐。
黄曼曼让她们把东西都送到这边来,方便聚贤楼的马车直接装货,省得再跑一趟黄家那边的小院。
钱多多撇着嘴,手上动作不停,嘴里也没闲着。
“听见没?外面那些长舌妇,又在编排曼曼呢!”
她性子泼辣,藏不住话,尤其看不惯那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王秀华默默地干活,眼帘低垂,像是没听见,但微微抿紧的嘴角,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她心里只觉得明明是黄曼曼的错,凭啥带着她一起骂啊?
全然忘记了,她也是既得利益者。
杨有金年轻气盛,忍不住回嘴:“多多,甭理她们!一群眼红的!”
“你呀,抱住我们肚子里的宝宝就行,当心气坏了身子,相公心疼~”
钱多多嗔怪的看着他。
杨有福还是那副闷葫芦的样子,只是叹了口气。
黄曼曼正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小本本,闻言脚步顿了顿,脸上没什么表情。
她早就预料到了。
人性本就如此。
见不得人好,尤其是身边的人,突然变得比自己好太多。
之前没出事,大家羡慕归羡慕,还能维持表面的和谐。
现在出了刘杜鹃这档子事,正好给了那些心怀不满的人一个宣泄口。
杨二牛提着两桶刚打好的井水过来,他是除了杨富贵本家外,唯一直接从黄曼曼生意里赚到钱的外人——每天帮忙去镇上采购,还是日结20文让他家日子宽裕了不少。
他刚在村口听了一耳朵闲话,气得脸都红了。
“呸!那群人就是见不得曼曼好!”
“要不是曼曼收咱们的菜,咱们哪能多挣这份钱?”
“风家那是自找的!跟曼曼有啥关系?!”
立刻就有路过的村民阴阳怪气地接话:“哟,二牛,你当然帮着说话了,你可是得了实惠的!”
“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杨二牛气得想跟人理论,被黄曼曼淡淡地瞥了一眼。
他立刻闭上了嘴,只是胸膛还在起伏。
黄曼曼心里清楚,杨二牛的反驳,在这种时候,只会起到反效果,坐实他“得了好处才说话”的印象。
村民们的不满,根源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们没有直接受益,还要承担“风险”(公账损失),自然怨气冲天。
与此同时,村里的几位族老,也没闲着。
杨大爷、杨二爷、杨四爷、杨五爷,这几位除了杨三爷之外的杨家掌权者,私下里也聚到了一起。
地点就在杨大爷家。
“老三这事办得……唉!”杨大爷嘬了口旱烟,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文柳那孩子,太冲动了!大宝也是个憨的!”
杨四爷比较直接:“大哥,话不能这么说。文柳是听了老三的吩咐去赶人的,大宝也是跟着文柳去的。这责任,怎么算,也该老三家担大头!”
杨五爷点头附和:“是啊!凭什么让村里公中出钱?这不是让大家戳咱们杨家脊梁骨,说咱们处事不公,偏袒自家人吗?”
杨二爷慢悠悠地开口:“可老三那边……怕是不肯认啊。”
几位族老都沉默了。
杨三爷什么脾气,他们清楚得很。
护短,要面子。
让他自己掏钱赔偿因为他儿子间接导致的死亡?还要承认是他儿子的错?
难于登天!
这事,就这么僵持住了。
村里人怨黄曼曼。
族老们怨杨三爷。
杨三爷死活不肯松口。
眼看着,田里的稻子已经开始抽穗,绿油油的一片,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再过那么十天半个月,就该开镰收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