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哭出来的生机
蟹蟹蟹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哭出来的生机,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蟹蟹蟹宝宝,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也有些账,想跟她算算清楚。”
黄翠莲听得一怔。
“曼曼,你……”
“娘,你放心。”
黄曼曼打断她的话,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这件事,我来处理。”
“王秀华想借我们的手,敲打老太太,让她不敢再随意拿捏二房。”
“而我,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家里的规矩,重新立一立。”
黄曼曼的目光,投向窗外。
杨家大院的方向。
“有些人,不敲打敲打,是不会长记性的。”
吃过午饭。
黄曼曼让娘亲带着弟弟妹妹,先去看看老屋那边清理得怎么样了。
杨富贵腿伤未愈,还在屋里躺着。
她自己,则独自一人,朝着杨家大院走去。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
可黄曼曼的眼神,却带着一丝冷意。
她到杨家大院的时候。
杨老太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嗑着瓜子。
钱多多挺着个肚子,在她旁边说着什么,逗得老太太眉开眼笑。
杨有金则不见人影,估计又不知道溜达到哪里去了。
西屋那边,静悄悄的。
王秀华和杨有福都没出来。
看到黄曼曼走进来。
杨老太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
钱多多的声音也戛然而止,眼神复杂地看了黄曼曼一眼,没吭声。
“哟,稀客啊。”
杨老太阴阳怪气地开口了。
“不在你那破屋子待着,跑回来干什么?”
“是不是没钱花了,想回来打秋风啊?”
她还记恨着黄曼曼搬出去,以及昨天年糕失败的事情。
虽然她不敢确定是不是黄曼曼搞的鬼。
但她心里,就是把这笔账算在了黄曼曼头上。
黄曼曼没理会她的嘲讽。
她径直走到杨老太面前。
站定。
脸上甚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老太太,听说你昨天晚上,又去二房那边立规矩了?”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到了院子里每个角落。
原本在屋檐下做针线的王秀华,手猛地一抖。
她悄悄抬起眼皮,从门缝里往外看。
杨老太被黄曼曼这直接的态度搞得一愣。
随即,脸色沉了下来。
“怎么?”
“王秀华那个贱皮子,跑去跟你告状了?”
“我教训我自己的儿子儿媳,关你屁事!”
她猛地站起身,想要拿出长辈的威严。
“一天七文钱?”
黄曼曼仿佛没听到她的怒吼,继续问道。
“老太太,您这胃口,可真不小啊。”
“我怎么不知道,二叔二婶什么时候欠了您这么大一笔债?”
“欠债?”
杨老太气笑了。
“他们吃我的!住我的!喝我的!”
“养他们这么大,收点钱怎么了!”
“再说了!他们给的假方子,害我白费功夫,难道不该赔偿吗!”
她又把那套说辞搬了出来。
“假方子?”
黄曼曼笑了。
那笑容,看得杨老太心里莫名发毛。
“老太太,那方子,是真是假,您心里没数吗?”
“您自己弄不出来,就赖别人?”
“再说了,就算二婶提醒了您几句,那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
“您倒好,转过头就恩将仇报,讹诈人家一天七文钱?”
“传出去,也不怕别人戳杨家的脊梁骨?”
黄曼曼的声音,依旧平静。
但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在杨老太的心坎上。
“你!”
杨老太气得浑身发抖。
“你个死丫头!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
“我是这家里的老太太!我说了算!”
“我说收七文,就收七文!”
“谁敢不给,就给我滚蛋!”
她耍起了无赖。
“滚蛋?”
黄曼曼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了。
“老太太,您这话,说得可真轻巧。”
“您要是把二叔二婶逼急了,他们真要闹起来,或者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黄曼曼顿了顿,目光扫过杨老太。
“您那宝贝疙瘩三儿子,能撑起这个家吗?”
“能下地干活,就代表能挣够嚼用吗?”
“还是说……”
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冰冷的嘲讽。
“您指望着,靠您自己那点养老钱,或者是指望着……我这边,给您养老送终?”
这话,简直是戳到了杨老太的肺管子!
她最怕的,就是老了没人管!
大儿子现在虽然当村长,但明显跟黄曼曼她们走得近,而且是个榆木疙瘩,指望不上捞油水。
二儿子是个闷葫芦,没出息。
她所有的指望,都在三儿子身上!
可三儿子……确实不是干活的料!
要是二房真的撂挑子……
杨老太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钱多多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她推了推杨老太的胳膊,低声道:“娘……”
黄曼曼看着她们的反应,心里冷笑一声。
火候,差不多了。
“老太太。”
她放缓了语气。
“一家人,没必要闹得这么难看。”
“二叔二婶那边,孝敬您是应该的。”
“但是,凡事得有个章程,不能由着您的性子来。”
“您昨天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气也该消了。”
“那七文钱的事,我看就算了吧。”
“以后,各房该交多少家用,咱们得明明白白地说清楚,立个规矩。”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糊里糊涂的,由着您一个人说了算。”
“凭什么!”
杨老太下意识地反驳。
家里的钱,一直是她管着的!
凭什么这个死丫头来指手画脚!
“就凭……”
黄曼曼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
“我爹现在还躺着,医药费、调养费,都是我在出。”
“我娘,我弟弟妹妹,将来都要靠我养活。”
“我们这一房,将来不会再从公中拿一文钱,但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由别人吸血。”
“至于二房和三房……”
黄曼曼看向杨老太。
“您要是还想这个家太太平平的,还想将来有人给您养老送终,最好掂量清楚。”
“是按规矩来,大家面上都过得去。”
“还是继续由着您的性子,把所有人都逼走,最后只剩下您和您的宝贝儿子儿媳,守着这个空壳子,喝西北风去。”
黄曼曼的话,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
杨老太看着她。
看着这个明明才十几岁,眼神却比刀子还锋利的丫头。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升起。
她张了张嘴,想骂人,想撒泼。
可是,黄曼曼那平静而冰冷的眼神,让她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她忽然意识到。
这个丫头,不是在跟她商量。
也不是在威胁她。
她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一个她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院子里,一片死寂。
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过了好半晌。
杨老太才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回石凳上。
她没说话。
但那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她怂了。
至少,在黄曼曼面前,她暂时不敢再那么嚣张了。
黄曼曼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杨老太这种人,本性难移。
但今天,她的目的达到了。
第一步,是阻止了对二房的进一步压榨。
第二步,是提出了“立规矩”的概念。
这就够了。
“既然老太太没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黄曼曼淡淡地说。
“七文钱的事,一笔勾销。”
“至于以后各房怎么分摊家用,等我爹好些了,大家再坐下来,好好商量个章程。”
说完,她不再看杨老太和钱多多难看的脸色。
转身,干脆利落地离开了杨家大院。
西屋的门缝里。
王秀华看着黄曼曼离去的背影,紧紧攥住了拳头。
眼神复杂。
有感激,有畏惧,还有一丝……不甘。
黄曼曼回到屋子里。
心里并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
跟杨老太这种人打交道,太消耗精力。
不过,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现在就分家,确实不太合适。”
她在心里盘算着。
“娘还需要杨富贵的照应,能少很多麻烦。”
“而且……”
她想到了另一件事。
“小石和杨来财,都到了启蒙的年纪了。”
末世里,知识断层,教育几乎停滞。
但在这个时代,读书,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她不能让弟弟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浑浑噩噩地长大。
杨来财虽然是杨富贵的儿子,但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本性不坏,也算机灵。
一起送去读书,将来也能成为小石的助力。
“村里的私塾……不知道怎么样。”
“三月了,春耕也快忙完了,正好是送孩子入学的时候。”
黄曼曼打定了主意。
修缮老屋,稳定生活。
送弟弟和继弟去读书。
至于杨家老宅那边的破事……
只要杨老太暂时安分,她也懒得去管。
先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再说。
只是,黄曼曼不知道。
她今天在杨家大院的那番话,虽然暂时压制了杨老太。
却也在某些人的心里,埋下了更深的种子。
风平浪静的表象下,新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而那所谓的“规矩”,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立起来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