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2章 不妨等几年再看,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妨等几年再看

林朝阳夫妻俩是四月中去香江的,到九月末才回燕京,五个多月时间绝对不算短了。</p>

经过在香江这近半年时间的生活,回到燕京后,陶玉书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两地在经济发展上确实有不小的差距。</p>

但相同的是那种热火朝天的干劲,在这其中香江和内地又有一两分不同,现阶段香江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上升通道正在收缩,人们做事多了一些浮躁。</p>

反之看内地,在有干劲的同时,朝气更足一些。</p>

晚上陶玉书跟林朝阳说起回来的感受,林朝阳调侃道:“行啊,真是当老板了,才回来一天就分析的这么头头是道的。”</p>

“笑话我是吧?”</p>

“你看你,我这明明是夸你。”</p>

夫妻俩说着笑话,各自睡去。</p>

翌日,夫妻俩去了朗润湖公寓,隔了快半年没见女儿,陶父陶母见到陶玉书都有些激动。</p>

陶母拉着她相看了好一会儿,又问陶玉墨怎么没回来。</p>

陶玉书说:“香江那边的事得留个人照看。”</p>

陶母又追问:“那什么时候能回来啊?不想家吗?”</p>

“她想家?”陶玉书好像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妈,你真是不了解你闺女,她巴不得不回来呢。”</p>

陶母听着她这话不太高兴,认为陶玉书就是为把妹妹留在香江这事给自己开脱。</p>

陶玉成这个时候说道:“妈,玉书说别的我不信,但这个我绝对相信。就你老闺女那个性子,不在香江玩够是不会回来的。”</p>

被他这么一说,陶母心中更不美丽了。</p>

“这死丫头,真是一点也不想家!”</p>

把礼物给家里人分完,林朝阳跟陶父聊天,关心了两句朱光遣的病情,陶父说还是没什么好转。</p>

“都快九十的人了。”陶父说着这句话伤感的叹了口气,既是为老友,也是为他自己。</p>

陶父1920年生人,比朱光遣小的二十多岁,说起来属于忘年交。</p>

可再过几年他也要七十了,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两年陶父也能感觉身体明显不如以前。</p>

这个时候陶玉成过来加入了话题,问林朝阳:“朝阳,我听杜峰说,他想搞个服装城?”</p>

“是,这段时间他还在考察呢。”</p>

杜峰在香江考察了一个多星期,之后并没有回燕京,而是在广东当地物色可靠的供货商。</p>

服装城不是以前服装摊那种小打小闹,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认真,到现在还没回燕京。</p>

陶玉成又细问了几句,等听林朝阳说完了杜峰的规划,他不禁惊讶道:“之前他就跟我提了两嘴,我还不信。这小子,胆子可真够大的!”</p>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林朝阳笑呵呵的回了一句。</p>

在改革开放初期,这句话就是许多人发家的秘籍。</p>

吃完午饭,陶玉书挽着林朝阳下楼遛弯。</p>

她现在到了孕晚期,每天吃完饭后都会散步半小时,有助于将来顺产。</p>

夫妻俩走在朗润湖附近,时不时就会遇见熟人跟他们热情的打招呼。</p>

他们俩最近半年几乎没出现在燕大,冷不丁见着了,大家总不免关切的问上两句。</p>

“出了趟门。”陶玉书低调的回应。</p>

“是去香江了吧?那天遇到你大哥的时候还说起来了呢。”</p>

陶玉书笑了笑,心里吐槽有些人的嘴是真碎啊!</p>

“对了,我看《大众电影》上面还说呢,朝阳在香江得了好几个奖呢,现在都给香江电影写剧本了是吧?”</p>

“就是两个电影奖项。”</p>

对于现阶段的内地老百姓来说,不管是出国还是去香江,都算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更别提能在那边折腾出点成绩来。</p>

哪怕是在燕大这样的地方,也不能免俗的被大家追问几句。</p>

应付走了邻居阿姨,陶玉书说:“要不咱们去看看朱伯伯吧,我还没去看过他呢。”</p>

“好。”</p>

夫妻俩往燕南园走去,今天是中秋节后的还说《楚门的世界》是荒诞小说的经典呢!”</p>

认识这么多年,大家对某个事物或某部作品持不同看法时有争吵是很正常的情况。</p>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林朝阳插空说了一句,“你们俩也让别人发发言啊!”</p>

两人这才偃旗息鼓,林朝阳又问其他人,“大家有什么看法,不妨都说说。”</p>

他的态度从始至终都是温和的,不过这会儿李拓和郑万龙刚吵完,大家都不好意思开口。</p>

林朝阳见状点了个人,“要不,于华来说说?”</p>

于华本来是来燕京改稿的,今天被李拓叫来,没想到林朝阳还记得他。</p>

他是今天这帮作家里年纪最小的,也是名气和资历最小的,压根没想过要发言。</p>

被林朝阳点到,他满心紧张,脸上发热,过了好一会儿,脑子才反应过来。</p>

“我觉得《楚门的世界》写的很好。有些人觉得小说不接地气,或者难以想象小说描绘的内容,我觉得这都是小问题。</p>

我们不妨把这些交给时间,反正我认为,《楚门的世界》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作品。</p>

我也相信,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核值得人们反复阅读和思考。”</p>

说完了这些话,于华仿佛放下了重担,长出了一口气。</p>

先别管说的好与坏,最起码是没在这么多前辈同行面前丢人。</p>

他对《楚门的世界》表现了毫无保留的欣赏和喜爱,让李拓自得起来,“嗳~还是于华有眼光!”</p>

于华连忙摆摆手,脸上有些不好意思。</p>

等他说完之后,在场其他几人又相继发表了意见。</p>

总体而言,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p>

大家都是同行,也都能看明白林朝阳在小说中要表达的含义。</p>

《楚门的世界》里那种辛辣的讽刺与苦涩的幽默交杂的情绪,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出来的。</p>

更关键的是林朝阳用现实存在的因素和非现实的虚幻因素交织在一起,以写实的手法完成创作。</p>

虽然看起来有些荒诞和虚假,却让小说的主题和内涵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p>

林津岚最后总结道:“你这部小说啊,有些曲高和寡了!”</p>

众人听了这个评价,都觉得十分中肯。</p>

李拓问林朝阳,“朝阳,大家说了这么多,你也说说,你当时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你对自己的这部小说是怎么评价的?”</p>

林朝阳沉吟着说道:“其实大家说的都挺好。夸也好、贬也好,都有自己的理由。要问我当时的想法,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单纯想写这么个故事。</p>

有些人认为它距离现阶段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现实有段差距,那不妨等几年再看。”</p>

不妨等几年再看!</p>

如果不是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极大的信心,林朝阳断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p>

在场众人也能理解他的心态,《楚门的小说》在内容和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引发了这些争论。</p>

大家也都承认,《楚门的世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杀的。</p>

“这句话说的好!不妨等几年再看,明儿我写个评论,就拿这个当标题。”李拓兴高采烈道。</p>

“那你得给版税才行。就朝阳现在这版税标准,这一句话少说也得几百块钱吧?”林津岚诙谐的说道。</p>

众人顿时哈哈笑了起来。</p>

又过了一会儿,林津岚见都中午了,开始张罗着做饭。</p>

小六部口的西院这半年来已经成为了燕京作家们和许多来京改稿、开会、出差的外地作家们最喜欢的地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羁中马

成为领主的我被迫种田

逆流水水

苍蓝星,亦是宝可梦大师!

Dr莫比乌斯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小小鱼虾

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小麦菠萝西

旧神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