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0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0章 药明康德:靠多肽“减肥药原料”净利暴增90%!,2024年行情,一360一,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业绩拆解:从“卖资产”到“卖技术”,谁是增长真引擎?
2025年一季度,药明康德以36.7亿净利润(+89.06%)打破市场预期,但这份成绩单暗藏玄机:
一次性收益“撑门面”:出售药明合联股权获利约15亿元(占净利润40%),但这笔“快钱”不可持续;
核心业务“真功夫”: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化学业务收入74亿(+32.9%)、tIdES(多肽\/寡核苷酸)收入22.4亿(+187.6%),印证其cRdmo模式的技术壁垒。
关键指标: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23亿(+47.1%),其中tIdES订单翻倍增长,暗示未来2-3年业绩确定性。
二、多肽药物革命:药明为何押注“生物技术界的锂矿”?
全球医药产业正经历“多肽药物大爆发”,药明康德卡位核心环节:
技术护城河:多肽药物需固相合成技术,药明已建成全球最大产能(4.1万升反应釜,2025年扩至10万升),单釜产出效率领先同行30%;
需求井喷逻辑:
减肥药引爆市场: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拉动多肽原料需求,2030年全球多肽cdmo市场将突破300亿美元;
抗癌药新战场:多肽偶联药物(pdc)靶向治疗成研发热点,全球在研管线超200条。
行业痛点:全球70%药企因缺乏大规模制备能力放弃自产,药明“卖铲人”角色凸显。
三、地缘暗流:美国收入占68%,是蜜糖还是砒霜?
药明康德国际化战略的Ab面:
A面:全球化红利:美国客户贡献64亿收入(+28.4%),欧洲增长26.2%,印证海外药企研发外包趋势;
b面:政策黑天鹅:2024年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余波未平,中国区收入下滑1.3%反映国内创新药融资寒冬。
对冲策略:加速欧洲基地建设(德国、瑞士产能扩建),分散地缘风险。
四、投资逻辑:从cxo到“多肽帝国”,估值体系亟待重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