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袖清风依旧存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凤临天下(1),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挽袖清风依旧存在,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子之选:皇帝有意立富察仪欣之子为太子,引发各方猜测。

长春宫的琉璃瓦上凝着晨霜,富察仪欣握着永瑾的小手,教他“治国安邦” 四字。小皇子运笔有力,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出棱角分明的笔画,倒真有几分帝王气象。突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春桃脸色微红地闯进来:“娘娘!皇上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三阿哥聪慧过人,说他将来必成大器!”

富察仪欣手中的狼毫微微一顿,旋即恢复如常:“不过是寻常夸赞,何须慌张?” 可她心里清楚,皇帝极少在朝堂上评价皇子,这番话分明是投石问路。她低头看向永瑾,八岁的孩子懵懂地仰着脸:“母妃,皇阿玛说我能成大器,是不是要让我像爹爹一样,掌管好多好多地方?”

“是,也不是。” 富察仪欣将儿子搂进怀里,目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远处的乾清宫上。自她统摄六宫以来,皇帝对永瑾的关注日益增多,不仅亲自教导骑射,还特许他旁听军机要事。这些看似寻常的恩宠,实则是在为立储铺路。

消息如同野火般蔓延,后宫瞬间暗潮涌动。淑妃被贬后,贤妃成了跳得最欢的人。她在御花园偶遇富察仪欣时,阴阳怪气地笑道:“都说母凭子贵,如今看来,倒是子凭母贵了。某些人仗着协理六宫的权力,就想把儿子捧上太子之位,也不怕遭人非议。”

富察仪欣轻抚着袖口的金线凤凰,笑意不达眼底:“贤妃姐姐这话可就说错了。太子之位,关乎江山社稷,自然是择贤而立。若三阿哥能担此重任,那是大清的福气。” 她故意加重 “贤” 字,暗指贤妃之子不学无术,每日只知斗鸡走狗。

贤妃脸色涨得通红,正要反驳,却见和悦公主蹦蹦跳跳地跑来,手中捧着个精致的香囊:“母妃,这是我给皇阿玛绣的,上面绣着五谷丰登,皇阿玛肯定喜欢!” 小公主天真无邪的模样,让富察仪欣的神色柔和下来,她抱起女儿,当着贤妃的面夸赞:“和悦真懂事,难怪皇上总说,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这番话看似说女儿,实则在提醒众人:皇帝对富察氏所出的子女皆宠爱有加。贤妃气得跺脚离去,却也知道,单凭口舌之争,根本无法动摇富察仪欣的地位。

然而,真正的阻力来自慈宁宫。太后听闻皇帝的言论后,将富察仪欣召去,劈头盖脸便是一顿训斥:“永瑾年纪尚幼,如何能担太子之位?况且祖宗规矩,立储之事需慎之又慎,怎能如此草率!”

富察仪欣跪在蒲团上,声音不卑不亢:“太后教训得是。只是三阿哥每日跟随皇上学习治国之道,对民生疾苦也颇为上心。前日江南水患,三阿哥还主动提出开仓放粮的建议,皇上都赞他心怀天下。” 她从袖中取出永瑾撰写的策论,“这是三阿哥对漕运改革的想法,还请太后过目。”

太后翻开策论,目光逐渐变得凝重。永瑾虽年幼,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漕运中的弊端,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她冷哼一声,将策论扔到一旁:“就算有些小聪明,也不能坏了祖宗规矩!立储之事,哀家自有主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道圣主

唯幻

离婚后,做起两界倒爷

我不是个过客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杆哥

爷爷,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

滨城老三

借阴骨,阎王妻

最好的瓜

和天合下

粉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