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之风起云涌2
黑猫和小鱼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之风起云涌2,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黑猫和小鱼干,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荣起看向寇如准,摇摇头,要不是当年自己先一步离开县医院,进入卫生局工作,估计自己后半辈子就一直在寇如准手下吃饭了。
“那你这个老院区咋办?早知道你这么操作,还不如把这个院区给中医院那边呢!”
说实在的,张佑安觉得自己这个局长很失败,这简直是浪费资源,有这些钱,做点啥别的不好呢?
“老院区?可以做为分院啊?这边毕竟在县城的中心,还是比较方便服务群众的。”
寇如准不以为然。
“咱们凤北县就这么大、就这么多人,哪里用得着这么多的医疗资源?”
“方局长,你确定咱们凤北县全县按人头来考核的话,人均医务工作人员的比例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方荣起摇头,这个不是能抬的杠,凤北县按照人均的话,医务人员的数量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当然了,跟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关的,这个就是县里的事情了。
方荣起的无语,是寇如准预料之内的反应。
县医院北外环路新院区奠基那天,光秃秃的大门口的位置鞭炮齐鸣,寇如准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对着台下围观的人群和一众领导,信誓旦旦地描绘着未来蓝图。
这阵仗,让中医院的部分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人去找张佑安。
“院长,咋办?”
“什么咋办?”
“县医院那么大阵仗啊!对照咱们呢?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还得左右割让同意人家的条款!”
当天张佑安也去了县医院的奠基现场,也的确很震撼,也见识到了寇如准的胆量、手腕,自己确实差了一筹。
“是这么比的吗?”
张佑安淡然的看着手下,“你急院里所急,心理我能理解,也谢谢你为院里多年来做的贡献,但是不是这么比的。县医院从解放初就有,多少年了?每年他们诊疗的病人有多少?中医院呢?几年的时间?我们每年看诊治疗的病人有多少?路是一步步走的,发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的,不能一步登天!”
张佑安给手下这么分析,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中医院这边的项目,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田建春有一次在医院见到张景程后,状似无意的提到一句:“张主任,要是我明年毕业正式分配到中医院了,是不是可以分到一套楼?”
“就凭你目前的实力,现在申请一套,都有可能给你匀一套出来。”
张景程说这话,真不是玩笑,现在田建春在院里,不是一个小小的实习生了,每天跟在周逸群身边到处趴趴走,跟上上下下的人都‘混’的脸熟。
“不至于不至于。不过张哥,”田建春走到张景程身边,低声说,“张哥,既然咱们、包括几位院长都会住在家属区,你可得多费费心关注下家属楼的质量问题啊,你和沈院长多跑跑现场,到时候咱们搬过去住了,也放心是不是?”
说完,田建春冲着张景程眨眨眼。
张景程看向田建春,回想着这家伙仿佛的‘开了光的嘴’,不过想到建筑队那些趾高气扬的人,瞬间懂了他的暗示。
“兄弟,我知道了,我会没事儿了就去转转,关心下自己家那栋楼的进度!”
田建春看到张景程明白了,于是摆摆手,朝着内科走去。
管后勤的副院长发现张景程关注两处施工工地的频次增加后,问他哪里有问题?
张景程没说田建春提醒他的,只说“唉,隔两天过来看看楼的进度,再看看自己家所在的那栋楼的质量,心里踏实嘛。”
都是千年的狐狸,沈院长更是知道施工的很多细节,联想到将来自己家也会住这个楼的,于是都用了心思、
建筑队看到中医院的领导都很重视,对质量的控制上也用心了很多。
当寒风渐起、雪花稀稀拉拉的飘落的时候,县医院大楼主体基本完工了,中医院家属区六栋楼已经封顶,开始进入后续施工阶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