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之新篇章
黑猫和小鱼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之新篇章,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黑猫和小鱼干,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劳动局也跟着抱怨:“每年大中专毕业生都优先满足他们需求!”
房管局也忍不住吐槽:“分房子也是他们先挑!”
…… 刘志新听着各部门的意见,无奈地看向县长陶孟平。
一个县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要均衡推进,可资源就这么多,僧多粥少,该如何是好?
陶孟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今天先到这儿,各部门回去对县医院的项目做详细考察,下次会议再讨论考察结果。”
这边县医院的项目进入考察阶段,另一边中医院的扩建工作迎来转机。
不过,项目推进过程中,各方 “关系户” 纷纷伸手分一杯羹。
房管局要求中医院新楼留出一栋做机动,中医院无奈答应;
县委提出工程要用县里的建筑公司,沙子、水泥也必须采购本地企业的产品,中医院为了项目顺利进行,乖乖妥协;
城关镇作为土地持有者,要求安排两人进中医院工作,劳人局、卫生局和中医院都点头同意。
在各方 “关照” 下,中医院新家属院建设热火朝天。
院里老家属楼的置换工作也同步展开,起初,有个别住户不愿搬离老院区,但经过主管后勤的副院长和张景程轮番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所有住户都签订了置换协议,满心期待着搬进敞亮舒适的新楼。
中西医结合门诊筹备工作也进展顺利,门诊楼腾出两间诊室,中医诊室由经验丰富的刘德海坐诊,王瑞霖协助;西医诊室则请来了县医院退休的资深大夫。
寇如准得知后,懊恼地又重重拍了下脑袋,不过这次他学聪明了,立即召回县医院退休的技术骨干,还效仿中医院,打起老专家的宣传招牌。
张佑安知道后,也懊恼的拍着脑袋,直呼“早知道多拉几个大夫来啊,这么着,咱们还是缺人啊!”
周逸群最近忙的脚不沾地,他不管基建那边,但是张景程是两个项目兼顾,难免有顾此失彼之时。
没办法,只能跟张佑安和王瑞霖申请,把田建春带在身边,到处跑着中西医结合门诊的事情以及劳人局那边的人事调动及大中专毕业生政策的解读和操作。
这两方面的工作,田建春上一世只接触过一部分,这一次,算是补足了知识和经验的不足。
看着两家医院你追我赶,在良性竞争中蓬勃发展,方荣起满意地抚着下巴笑了。
趁热打铁,他组织召开全县各镇卫生院院长会议,要求各院梳理自身资源,挖掘特色优势,大力开展卫生优质服务活动,为凤北县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然而,表面的繁荣之下,凤北县医疗卫生系统却是暗潮汹涌。
县医院的项目考察结果出来后,虽存在不少争议,但在寇如准四处奔走斡旋下,还是顺利获批。
为了扳回一局,寇如准大手一挥,决定将去年获批的土地置换到凤北县外环路附近,然后将新院区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医疗中心,不仅在规模上要彻彻底底压过中医院,更要在技术和服务上全面升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