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明前的枪声
南派的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明前的枪声,妈妈装睡配合孩子阴阳调和,南派的神,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轰!\"
埋在最前面的一颗大型地雷被引爆,装甲车像玩具似的被掀翻,肚皮朝天冒着黑烟。第二辆急忙倒车,却撞上了后面来不及刹住的卡车。敌军队伍顿时乱作一团。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崖顶的机枪、步枪同时开火。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敌军像割麦子似的倒下。几个军官想组织反击,刚喊两声就被狙击手点了名。
石块从崖顶滚滚而下,砸得敌军鬼哭狼嚎。有人想往回跑,却被张大彪的机枪堵个正着。试图攀爬崖壁的,被手榴弹炸得血肉横飞。
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不到半小时,峡谷里就堆满了尸体和残肢。幸存者跪在地上,把枪举过头顶。
李云龙下令停火时,太阳已经落山。峡谷里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惨叫声此起彼伏。他顺着绳索滑到谷底,靴子踩在血泊里发出咯吱声。
\"清点伤亡。\"李云龙对匆匆赶来的赵刚说,\"俘虏集中看管,重伤的给包扎。\"
赵刚望着满地狼藉,欲言又止。李云龙知道他想说什么——这场伏击太残酷了,简直像屠宰场。但战争就是这样,你不狠,死的就会是自己人。
\"老李,\"赵刚终于开口,\"刚接到电报,军区首长表扬了我们拔除炮楼的行动。但提醒我们注意政策,对待俘虏要...\"
\"我知道。\"李云龙打断他,弯腰捡起个被炸变形的军用水壶,\"可你记得杨家屯那口井吗?三十多具尸体,有老人,有吃奶的娃娃...\"他攥紧水壶的手青筋暴起,\"这帮畜生,也配讲政策?\"
赵刚沉默了。夜风卷着血腥味掠过峡谷,远处传来伤兵微弱的呻吟。火把的光亮照在战士们年轻的脸上,有人神情亢奋,有人目光茫然。
回到临时营地已是深夜。李云龙独自坐在油灯前,仔细擦拭着心爱的驳壳枪。枪身上的烤蓝已经磨掉大半,握把缠着的布条也浸透了汗渍和血迹。这把枪跟着他打了四年仗,毙敌无数。
\"团长,喝口热汤吧。\"炊事员老马端来碗野菜汤,里面飘着几星油花。
李云龙接过来慢慢喝着。汤又苦又涩,但浑身冻僵的骨头总算有了点热气。帐篷外传来脚步声,是赵刚带着各营干部来开会。
会议一直开到后半夜。布置完明天的转移路线和警戒任务,李云龙特意留下张大彪:\"大彪,明天你带侦察连先走,重点探察黑虎峪方向。\"
\"团长怀疑那边有埋伏?\"
\"直觉。\"李云龙揉了揉太阳穴,\"楚云飞不是省油的灯,丢了这么重要的据点,他肯定要找回场子。\"
果然,第二天晌午,侦察连就传回消息:黑虎峪发现358团主力,正在构筑工事。更麻烦的是,他们还带着山炮连。
李云龙立刻命令部队改变路线,绕道老鹰嘴。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山路,要翻过两座海拔千米以上的雪山。但眼下别无选择——带着这么多俘虏和缴获,正面突围等于送死。
行军第三天,暴风雪来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能见度不到十米。战士们用绳子互相拴着腰,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艰难跋涉。寒风像刀子似的割着脸,呼出的热气瞬间在眉毛胡子上结成冰霜。
李云龙走在队伍最前面探路。他的旧伤隐隐作痛,右腿像灌了铅一样沉。突然,脚下踩空,整个人陷进了雪窝子。后面的战士赶紧拽绳子,却跟着滑了下去。
\"是冰裂缝!别过来!\"李云龙大喊。他半个身子悬在裂缝边缘,下面是黑黝黝的深渊。积雪不断崩塌,绳子吱呀作响。
赵刚组织人手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拉上来时,李云龙的棉裤已经冻成了冰坨子。卫生员要给他检查,被他一把推开:\"继续前进!天黑前必须翻过垭口!\"
傍晚时分,队伍终于抵达预定的宿营地——一个背风的岩洞。战士们挤在一起取暖,啃着冻成石头的干粮。李云龙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十七个人——有的是掉进冰缝,有的是体力不支倒在了路上。
夜里,李云龙发起了高烧。他裹着薄毯子瑟瑟发抖,牙齿磕得咯咯响。恍惚间,他看见王喜武、柱子和其他牺牲的战友站在面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
\"团长?团长!\"赵刚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把药吃了。\"
李云龙吞下药片,又灌了几口烧酒。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神志清醒了些。
\"老赵,你说...咱们这么拼命,值得吗?\"
赵刚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光映着他消瘦的脸:\"记得咱们刚组建新一团时,你说过什么吗?\"他模仿李云龙的口气,\"'老子打鬼子不为别的,就为让老百姓能吃上顿饱饭!'\"
李云龙咧咧嘴,牵动了冻裂的嘴唇,血丝渗了出来。是啊,就这么简单。不是为了什么主义口号,就是看不得老百姓受苦。杨家屯那口井里的尸体,饿得皮包骨的孩子,被糟蹋的妇女...这些画面刻在脑子里,比任何动员令都管用。
天蒙蒙亮时,暴风雪停了。李云龙拖着病体走出岩洞,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朝阳照在雪山上,折射出万道金光。云海在脚下翻滚,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
\"真他娘的美...\"他喃喃道。
队伍继续前进。随着海拔降低,积雪渐渐变薄,偶尔还能看见耐寒的松柏。第三天下午,他们终于看到了根据地的炊烟。
村口,得到消息的老乡们早已等候多时。孩子们举着野花,妇女们端着热腾腾的姜汤。有个瞎眼老太太摸索着抓住李云龙的手,把个热乎乎的鸡蛋塞进他手里:\"孩子,趁热吃...\"
李云龙捧着鸡蛋,突然鼻子一酸。他别过脸去,假装被烟呛到了眼睛。远处,一轮红日正缓缓西沉,把战士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