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秋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纵横千里独行客(4),彘仇,青木秋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秋日的黄昏天色晦暗,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许久不曾出门的吴王李恪之乘坐着锦锻装饰的马车,缓缓的行驶在朱雀大街宽阔的路面上。街市繁华依旧,他的心里却涌起无边的萧瑟。母妃的骤然病逝一直让他心存疑惑,而淑妃一向身体康健也突然去世,更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紧接着皇上又下令封了长宁宫和长乐宫,说什么姐妹情深,说什么睹物思人,完全是欲加之词。这副讳莫如深的样子,让他也逐渐感觉到了这些事情的背后肯定有着他所不知道的秘密……
“殿下,到家了!”听到李忠的的声音,李恪之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马车已经停在府门口,李忠正撩起马车的软帘。李恪之起身下了马车,早有小厮撑着油纸伞挡住若有若无的小雨,亦步亦趋的跟上李恪之的脚步。一阵秋风裹挟着牛毛般的雨丝扑面而来,带着清冷的深秋气息,李恪之踩着青石地面上浅浅的水渍,望着院里枝头残留的花朵,纷飞的树叶,被雨淋得精湿而显得落寞异常。不禁又想起了长宁宫中,那棵他自小就爬上爬下的老桂树,在这样的凄风冷雨中独自伫立,花开花落,如今也无人在意了。
今儿进宫时,是大太监周厚霖亲自接到甘露殿门口,他看见众侍从都远远地跟在后面,便悄悄的对李恪之道:“殿下,皇上现在一门心思的想要长生不老,每天都要服食大量丹药。晚上纵情声色,白日还要处理朝政,真真是耗费精力。太医院的梁院判多次进言皇上需净养修身,然而忠言逆耳,皇上已听不进去劝告,只是一味地如此下去,恐非幸事。”
李恪之看着身后冗长的宫道,蜿蜒而去,他低声对周厚霖道:“此事颇为棘手、周公公你也知道,作为儿子,我无法言及父皇的生活。以前有魏远和皇后还能规劝一二,现在只有公公你,能在父皇面前说得上话,此事就请公公多费心相劝。”周厚霖无奈道:“唉,现在皇上是谁劝也不听,只相信那些炼丹的道士。性情也有些变了,喜怒无常,怜悯奴婢年纪大了,晚上不用奴婢贴身伺候了,能说上话的机会很少。”
带进了御书房,李恪之望着御案后面的父皇,只见他神色倦怡,更显垂垂老矣。请过安后便询问了些日常起居之事,文德帝看着李恪之消瘦的身形,略带不悦道:“恪之,不可长久沉溺于失母之痛,生死离别,人生常态而已,大丈夫怎可因此而一蹶不振?”
李恪之惭愧道:“多谢父皇关心,都是儿子思虑不周,心思脆弱。”文德帝起身踱步到他面前,伸手慈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转身坐到龙椅上,徐徐地道:“你挑选王妃之事,考虑的如何了?”李恪之抬头,眼中有隐隐的泪光,他望着文德帝道:“父皇一片关爱之心,儿臣铭记在心。只是儿臣骤然失母,实在是没有心情挑选王妃。请父皇莫在为儿臣操心。”他的声音低沉微有沙哑,文德帝看着这个极为肖似自己的儿子,满面的哀戚之色。便温言劝慰道:“恪之,娶妻成家也是人生大事,这是你母妃心心念念的遗愿,你怎能置之不理?再说这次进京的名门闺秀甚多,其中不乏出色者,你这样连望都不忘一眼,怎会知道没有适合的心仪之人?”
李恪之低低的咳嗽了一声,淡淡的说;“父皇,既如此,儿臣也就不必看了,请您把晋阳王氏之女王婉指于儿臣为妃。”
文德帝恍然想起立李恪之曾提及此女,德妃临死时对他说过儿子心中已有所爱之人,如是别家尚可,而晋阳王氏之女只能为太子妃,此事的确为难。他摇头说道:“恪之,非是父皇不愿把她指与你,而是听说此女重病卧床,这次并未来京待选。虽说娶妻娶贤,然而女子的身体极为重要,生儿育女,操持家中琐事,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必须要做的日常,如身子不济,只能给你徒增烦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