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遥望彼岸(2)
潇湘溪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遥望彼岸(2),龙族:我路明非不做衰仔了,潇湘溪泽,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黎明前的小樽运河笼罩在淡蓝色的晨雾中,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樱花花瓣。白川龙介站在旅馆窗前,目光扫过这座沉睡的小城。他的行李很简单——一个深灰色的旅行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那本永远读不完的《万叶集》。
桌上放着一张纸条,是晴子昨晚塞给他的,上面用可爱的字体写着:“明天十点,天狗山缆车站见!别忘了带相机!”后面还画了一个笑脸。
龙介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他拿起纸条,犹豫片刻,最终将它折好放进了钱包夹层。
“该走了。”他轻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离开前,龙介从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雪花球音乐盒——正是昨天在音乐盒堂里晴子特别喜欢的那款。他将它放在窗边的桌上,调整角度让第一缕阳光能正好照在上面。雪花球里的小樽运河微缩景观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龙介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临时居所,轻轻关上门,没有留下任何入住过的痕迹。
小樽车站的自动贩卖机前,龙介投币买了一罐热咖啡。离首班车发车还有二十分钟,月台上只有几个早起的上班族。他靠在栏杆上,看着蒸汽在寒冷的晨空中凝结成白雾。
“那个……请问……”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龙介转头,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车站工作人员,是个年轻女孩,正红着脸看着他。
“首班车要等一会儿才来,”女孩递过一张传单,“这是我们车站的纪念章,如果您需要的话……”
龙介礼貌地接过传单:“谢谢。”
女孩似乎还想说什么,但龙介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手中的咖啡罐。她识趣地鞠了一躬,快步走开了。
当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时,龙介注意到站台另一端有个熟悉的身影——晴子正急匆匆地跑上楼梯,手里还拿着一个便当盒。她的目光焦急地扫视着月台,显然是在找人。
龙介下意识地退后一步,隐入柱子的阴影中。列车门开启的提示音响起,他随着其他乘客走进车厢,选择了靠窗的座位。
透过车窗,他看到晴子跑到站台中央,失望地环顾四周。列车开始移动,晴子的身影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晨雾中。
龙介闭上眼睛,感受着列车加速时的轻微震动。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那双瞳孔中闪过一丝金色,随即恢复成平常的深褐色。
列车穿过北海道连绵的丘陵地带,阳光已经驱散了晨雾,照进车厢。龙介翻开《万叶集》,却发现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书页间似乎还残留着小樽海风的气息,让他想起晴子发梢间淡淡的洗发水香味。
“打扰了,这个座位有人吗?”
一个温和的男声打断了龙介的思绪。他抬头看到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性,穿着深蓝色西装,手提一个皮质公文包,眼镜后的眼睛透着学者的睿智。
“请便。”龙介收起书本,为对方让出靠走道的位置。
“谢谢。”男子坐下后从公文包取出一本厚重的书籍,《出云神话考》的书名在封面上烫金闪亮。“去札幌?”
龙介点点头:“是的。”
“我是藤原健太郎,早稻田大学民俗学教授。”男子友善地伸出手,“这次是来北海道做神社文化的田野调查。”
“白川龙介。”他简短地自我介绍,与教授握了握手。在接触的瞬间,他感受到对方手掌上的老茧和温度——一个常年进行实地考察的学者特有的痕迹。
“白川君对神话传说感兴趣?”藤原教授注意到龙介手中的《万叶集》,“《万叶集》里可是收录了不少与神社相关的歌谣。”
龙介轻轻摩挲着书脊:“只是……个人爱好。”
“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可不多见了。”教授推了推眼镜,翻开自己的书,“你看这段关于出云大社的记载,学界一直对古代祭祀仪式有争议……”
龙介的目光落在教授指着的段落上,那是关于古代“踏歌”仪式的描述。一段记忆突然浮现在他脑海中——月色下的神殿,身着白衣的巫女们踏着特定的步伐,吟唱着古老的咒文……
“根据《延喜式》记载,踏歌应该是以逆时针方向绕殿三周,”龙介不自觉地开口,“但出云地区的传统是绕殿七周,因为七在出云神话中是神圣数字。”
藤原教授惊讶地抬起头:“白川君对《延喜式》也有研究?那本书可不常见啊。”
龙介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微微摇头:“只是……偶然读到过。”
教授却来了兴趣,将书翻到另一页:“那你看这个,关于'神篱'的形制,学界一直……”
接下来的旅程中,龙介发现自己无法抗拒教授的热情。每当对方提到某个古老仪式或建筑细节时,相关的记忆就会自动浮现在他脑海中。他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言辞,尽量表现得像一个对民俗学有兴趣的普通青年,但偶尔还是会说出一些只有亲历者才会知道的细节。
“奇怪,”教授第三次推眼镜时说道,“白川君说的很多观点都与我的研究不谋而合,有些甚至是我尚未发表的见解。”
龙介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巧合而已。”
列车广播宣布即将到达札幌站,乘客们开始收拾行李。藤原教授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龙介:“我明天要去考察札幌郊外的一座古神社,据说那里保留着平安时代的建筑风格。如果你有兴趣……”
龙介接过名片,犹豫片刻后点了点头:“我会考虑的。”
札幌的夜晚比小樽喧嚣许多。龙介站在酒店窗前,望着城市璀璨的灯火。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窗玻璃上描绘着某种古老的符号——那是龙族文字中代表“记忆”的字符。
桌上的手机亮起,显示有一条新信息。龙介点开,是藤原教授发来的会面地点和时间,后面还附了一句:“期待与白川君继续我们的讨论。”
龙介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放回桌上。他走到床边坐下,从旅行包深处取出一个小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古老的铜镜,镜面已经氧化发黑,但背面的龙纹依然清晰可见。
这是他在苏醒后找到的少数几件属于自己的物品之一。当他的手指触碰镜面时,偶尔会闪现一些记忆碎片——高耸的白色神殿,庄严的祭祀仪式,还有那双永远注视着他的黄金瞳……
龙介将铜镜放回木盒,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睡眠对他而言并非必要,但却是触发记忆的一种方式。
第二天清晨,龙介按照约定时间来到札幌郊外的公交站。藤原教授已经在那里等候,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轻女性,大约二十五六岁,背着专业的相机设备。
“白川君!”教授热情地招手,“这位是我的助手小林小姐,负责本次考察的影像记录。”
小林礼貌地鞠躬:“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龙介点头致意:“白川龙介。”
前往神社的山路崎岖不平,三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徒步前行。小林边走边拍照,不时询问教授一些问题。龙介则沉默地跟在后面,但每当教授提到某个建筑细节时,他的目光总会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
“这座神社最特别的是它的'千木'结构,”教授指着神社屋顶交叉的木梁,“你看那削切方式,是典型的出云风格,在北海道非常罕见……”
“因为这是大和朝廷派遣的工匠所建,”龙介不自觉地接话,“延历年间,坂上田村麻吕东征时……”
他突然停住,意识到自己又说出了不该知道的历史细节。藤原教授和小林都惊讶地看着他。
“白川君连这个都知道?”教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段历史记载非常冷门,只有少数几份古籍提到过……”
龙介避开教授探究的目光:“只是……个人兴趣。”
神社比想象中更加古老破败,但基本结构保存完好。龙介站在拜殿前,感受着空气中流动的历史气息。
“我们测量一下柱子的间距,”教授对助手说,“这可能是判断年代的关键。”
龙介独自走向神社后方,那里有一棵巨大的神木,树干上缠着注连绳。当他将手放在粗糙的树皮上时,一阵强烈的既视感袭来——
白衣的祭司们围绕神木吟唱,年轻的巫女将写满祷文的木简投入火中,而他,站在最高处的台阶上,手持青铜神乐铃,引导着仪式的进行……
“白川君?”教授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你还好吗?脸色有点苍白。”
龙介收回手:“没事,只是有点……头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