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多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3章 宗室表现,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比格多动,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虞国的经济改革在行政委员会的全力推动下,如火如荼的展开。国家计委制定的五年规划细化到每个季度的物资调配额度,从同泽城钢铁厂的钢坯产量到景川省纺织厂的棉纱配额,都被纳入统一调度体系。

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环,承载着将计划转化为实际的关键任务。被派往各地的37名候选人,恰好身处这场改革的末梢,他们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也成为检验宗室子弟与民间人才差异的试金石。

朱见泽在景川省临江府的工作已步入正轨。他主导的纺织厂技术升级项目,需要将传统织布工艺与虞国的蒸汽动力系统结合。起初,国营纺织厂的老工匠对这位“皇子副局长”心存疑虑,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

朱见泽没有摆架子,从零开始学习工业技术,每天泡在车间,记录蒸汽织布机的转速、经线断裂频率等数据,晚上对照虞国的机械手册研究改进方案。

他发现问题出在传动齿轮的咬合精度上,就算现在很多零件都是机械化制造的,但是很多工业母机精度依旧不是很高,导致机器运行时震动过大。

他协调着府工业局联系同泽城钢铁厂,定制高精度工业母机,和机械厂一起联合开发能够制造精密器械的机器,从而制作一批适配的精密齿轮,同时组织工匠学习齿轮保养技术。

朱见泽的举动让临江府的织布效率提升了三成,远超计划指标。

李明远作为虞国本土选择的候选人之一,他在云陇省矿区的工作则聚焦于“安全制度民主化”。

按照计委的要求,所有国营矿区需在半年内完成安全设施改造,而李明远提出的方案更进了一步:让矿工参与安全条例的制定。

组织矿工代表与工程师召开了十二次座谈会,将矿工反映的“井下通风口位置不合理”“支护木材强度不足”等问题纳入改造方案。原本需要行政命令推动的整改,在矿工的主动参与下提前一个月完成。

与朱见泽、李明远的投入不同,部分宗室子弟的表现逐渐偏离了考核要求。代国宗室朱朗栋被派往衡域省德明州景安县工业局担任技术员,负责协助管理县城周边的四家小型农具厂。

此人是代皇朱聪沫的二皇子,在代国时靠着皇子的身份几乎垄断了代国的绸缎生意,积累了不少财富。刚到任时,朱朗栋表现得颇为积极,主动向局长请教农具厂的生产流程,甚至自掏腰包请科室同事吃饭,声称“初来乍到,全靠各位帮扶”。

这种热情并未持续多久。两周后,朱朗栋的本性逐渐暴露。他从代国带来的随从在县城租下一处宅院,成为他呼朋唤友的据点。

每天下班后,他便召集县城里的商人子弟饮酒作乐,席间畅谈的不是农具改良,而是如何利用他的“宗室身份”在虞国谋利,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突破制度的底线。

他当着众人的面说:“虞国简直在瞎搞。束缚着手脚做事,根本放不开。我在代国卖一匹绸缎赚的钱,比这破县城一年的农具产值还多。”

工作上,朱朗栋更是敷衍了事。县工业局分配给他的任务是统计四家农具厂的铁器产量,以便纳入国家计委的农具调配计划。他嫌这项工作繁琐,先是让办事员替他填写报表,后来干脆自己编造数据——把实际产量提高了两成,理由是“这样显得我工作有成效”。

当局长指出数据与计委的核查结果不符时,朱朗栋竟反驳:“不就是多报点数字吗?农具厂多生产几锄头,还能拖垮国家计划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靠驱邪写了本葬经

煜辰溪

农门悍媳有空间,嫁猎户被宠不停

青纱菀

在八十年代又野又飒

我不白

异世争霸魂斗魂

朝天官

天魔道圣

蓝色孤影

梦里自知身是客

山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