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勤勉工作
爱吃葡萄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勤勉工作,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爱吃葡萄皮,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洪武年间的应天府,经历了元末战乱之后,如今繁华依旧,行人如织。
百姓们怀揣希望,辛勤劳作,就像他们的先辈一样,希望通过努力改善生活。
然而,在皇宫附近挂着“胡府”牌匾的大宅院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下人们神色凝重,仿佛肩负着沉重的使命。
这些仆从们的命运与主人紧密相连,主人风光时他们也能趾高气扬,一旦主人遭遇不幸,他们也难逃连累。
往常的胡府,每日访客络绎不绝,各部官员、地方长官纷纷前来拜会。
随便扔一块砖头,都能砸中一位四品官员。
至于六七品的官员?
抱歉,我们家老爷太忙了!
别以为左丞相的头衔只是摆设。
正是因为胡惟庸权势滔天,就连最低等的家丁出门也是一副傲慢的模样。
但这一切,在昨天突然结束了。
大明朝的左丞相、洪武皇帝的亲信重臣,自朱元璋起兵时就辅佐左右的老人,胡惟庸,倒下了。
并非普通的伤病,而是因为一次跌倒后陷入昏迷。
宫中迅速派来了御医,虽然止住了出血,却无法让他醒来。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胡府渐渐陷入绝望。
往日井井有条的管家此刻也无暇顾及日常事务,满心焦虑地守在正房外,盼望着奇迹发生。
没人知道,此时的胡惟庸已经换了个“灵魂”,正惊讶地审视着脑海中涌现的记忆。
许久,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轻声说道:
“我的天,成了洪武年间的胡惟庸,这简直让人难以承受啊。”
胡为庸面对突然降临的大明,毫无准备。
不过既然已经来到这里,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付了。
其实,在这个朝代安安稳稳生活下去并非难事,凭借前世所学,混个小地主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惜偏偏让他成了那个赫赫有名的胡惟庸。
稍微了解过大明历史的人都知道,胡惟庸案、李善长案、空印案、蓝玉案这些案件都是震动朝野、牵连甚广的大案。
而现在,他竟然成为了舆论焦点的胡惟庸。
从记忆里得知,胡惟庸去年已升任右丞相,位列群臣之首,权倾一时,门生故吏众多,一句话就能掀起巨澜。
胡惟庸摸了摸自己受伤的后脑勺,苦笑了一下。
“要不,溜之大吉?”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像杂草一样疯长。
趁现在马皇后和太子朱标还健在,朱元璋的杀伐之心还不算重,赶紧逃吧。
而且现在的他虽然权力很大,但还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比如派人谋害刘基、与李善长结党营私、任用私人滥竽充数、勾结倭寇之类的事都没发生。
这意味着他还有一点转圜的余地。
想到这儿,胡惟庸心里踏实了不少。
既然如此,那就见机行事好了。
冲锋陷阵的本事我不擅长,但混吃等死倒也无需担心。
就在胡惟庸暗自庆幸的时候,眼前突然浮现出一道半透明的光屏,上面跳动着熟悉的简体字。
【宿主周边环境检测完成,合格】
【宿主神智清醒,合格】
【宿主所在世界定位准确,合格】
【基础条件满足,日常休闲系统正在加载】
【10%】
【20%】
……
【100%】
【系统加载完毕,日常休闲系统启动成功!】
……这下更麻烦了。
面前这个玩意儿,让胡惟庸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的天,原来小说里描述的东西真的存在啊。
难不成我也成了有系统的人?
身为阅书无数的老读者,他对这类穿越者的标配工具太了解不过了。
根本不需要系统的提示,他就已经在脑海中默默念出心中的疑问。
\"系统,给我介绍一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主人您好,我是帮助您享受生活乐趣的系统。
只要放松身心,就能获得奖励。】
看到这一番话,胡惟庸差点没笑岔气。
太好了!
不管奖励是什么,至少这不是逼迫你争霸天下、奋力拼搏的那种系统,正合他的心意。
太棒了!
想到这里,他甚至懒得继续研究这个系统了。
整理了一下喉咙,朝着外面喊道:\"来人!\"
一直守在外面的管家听到这熟悉的呼唤,立刻起身,跌跌撞撞地跑到胡惟庸床前,满是欣喜地说:
\"老爷,您终于醒了!\"
虽然有前尘记忆,知道眼前的正是自己的亲信管家胡义,但他还是谨记言多必失的道理,虚弱地低声吩咐道:
\"去请大夫来,我的脑袋疼得厉害,简直是生不如死!\"
\"好的,老爷,御医就在门外候着呢,我去叫人!\"
说完,他从地上跳起来,匆匆忙忙地跑出去了。
没多久,一个手里提着药箱、步履匆匆的御医就被胡义领到了胡惟庸床前。
这御医确实有些本事,即便被人急急忙忙拉进来,依然保持镇定。
见到胡惟庸已经清醒,先是一礼,然后轻声询问他的状况。
胡惟庸没有骗他,脑袋确实痛得很,加上一点眩晕的感觉,总之就是不舒服得要命。
御医听完后号脉,一脸凝重地说道:
\"先前丞相遭遇意外伤了头,如今又受风寒侵袭,我需要回去和同僚商议一下才能做出判断,还请丞相谅解!\"
这句话让旁边的胡义管家气得直想动手撕了他,而胡惟庸却心中暗喜。
太好了,越严重越好!
不生病重,我怎么辞官?
不生病重,我怎么混日子?
虚弱地摆了摆手,他低声而坚定地说:“去吧,别勉强!”
御医深受丞相胸怀与豁达所感动,郑重地点点头,快步向外间走去。
能在明朝初期当上御医的,必然有过人之处。
不论是从医者的品德出发,还是考虑胡惟庸的权势,太医院的所有御医若不想惹祸上身,这次就必须全力以赴。
眼见御医匆忙离去,胡惟庸若不是顾忌胡义在此,恐怕早就忍不住跳起来庆祝,并且在床上蹦跶以宣泄内心的激动。
真是险些误事!
如果不是后脑勺确实受了伤,怎么可能骗得过御医?
如果无法糊弄御医,仅凭朱元璋的性格,还不知道会想出什么手段对付自己。
现在好了,脑袋真伤了。
放在现代,医院的各种检查设备一下,自然暴露无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