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谋求安宁,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你很会呐,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仅用才,更要重用。”

“并且我用人不拘一格,尤其喜爱招揽各地英才。”

“刚起步时,就曾颁布诏书:凡隐居山林或身处下僚者,务必令相关部门尽力寻访上报。”

“当初的想法很单纯,不过是着眼于未入仕途或埋没于基层的人才,希望能网罗天下的贤能之士。”

“这一愿望也确实实现了。”

“得到了朱升、刘基、李善长这样的谋臣,他们为我们打开了眼界,为统一中国、复兴华夏奠定了根基。”

“这就是我们最初选用人才的方式。”

“建国之后,我们意识到过去选拔人才的方式太过局限,不够宽广,难以吸引足够的治国良才。”

“于是再次颁布诏书。”

“朝廷设置爵位和俸禄来等待天下的贤士,这本是常规做法,但如果遇到真正的贤才,怎可拘泥于常规?”

“对于拥有大才之人,我们绝不拘泥旧例,破格提拔,只求不浪费任何一份才华。”

“依照以往的情况,这次会试的第一名本不会落在夏白身上,但我们不拘一格。”

“我们认为他对大明有功,且功劳卓着,献上的利国之物足以使千万生灵获益,因此特意提升他为第一名。”

“大明的所有子民,只要德才兼备,皆可为朝廷服务,为我们效力。”

“我们一视同仁。”

“然而,没有规则便不成方圆。”

“我们要重用你们,但大明朝毕竟规模庞大,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意行事,必须先制定好规矩。”

朱元璋的眼神微微一沉,快速扫过夏白,随后继续说道:

“我们不是那些只知道蛮横压迫的蒙古人,我们不同。我们要制定一些章程,让士人有所遵循,有所依据,这样国家才能兴盛,天下才能长久,你们也能各尽其才。”

“我决定。”

“今后考中一甲的进士,都将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

“考中二甲以下的进士,优秀者将授予翰林院编纂、检讨等职位,品级从正五品至从七品不等。”

“朝廷与地方不同。”

“我们确实希望直接任用,但我们也需要你们先熟悉朝廷的情况,所以你们都会在翰林院待上几年。”

“等到熟悉了情况,再委以重任。”

夏白轻轻点头。

进士之间也有区别。

他记得没错的话,朱元璋曾对进士进行过分类,进入翰林院的进士,被分派到承欶监、六科担任食俸官员,统称为庶吉士。

而分配到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实际部门的,仍然称作进士。

至于那些因年轻、能力不足或资历浅等原因未能分配工作并授予官职的,则被称为‘观政进士’。”

相较之下,观政进士位阶最卑,进士掌实权最强,庶吉士则身份最清贵,但朱元璋有一大优点,便是从不限制他们的前程,也没有高低之分。

朱元璋用人大胆。

无论南北西东,他都能广纳贤才。

然而今日之世,过于推崇圣贤经典,空谈道理,却忘了践行其本质。

这是世间的遗憾,亦是大明的不足。

应当弥补这一缺陷。

如今翰林院不过如同一个文案部门,虽前景光明,却非夏白的理想之地。

他不愿久留于此。

夏白站了起来。

当众人见到夏白起身时,朱元璋的脸色骤然阴沉,目光瞬间变得深邃,朱标也微微变色。

其他人亦露出惊讶之色。

夏白拱手说道:“治理国家首重用人之道,其余皆为细枝末节。赏罚分明,汇聚天下英才服务于大明,此乃非常之人方能成就。”

“臣以为此言甚是。”

“陛下用人无定规,不局限于家门、学堂、官场这三途,而是兼容并包,然臣以为仍有所不足。”

“人事即国事。”

“不论地域,唯才是举,用人关系到基业传承与江山稳固。”

“陛下之志向,天地可证。”

“而陛下出身寒微,凭一己之力成就帝业。”

“此乃苍生之福。”

“更是华夏之幸。”

“然当今时局有瑕疵,臣以为大明不缺贤能。”

“缺的是真才实学之士。”

“尤其是经邦济世的栋梁之材,臣以为朝廷应迅速填补空白。”

------------

朱元璋冷眼注视着夏白,好像恨不得一口吞掉他。

早在夏白进来之前,他就预料到夏白会发言,只是没想到夏白会如此迅速。

并且直指他用人方面的问题。

这一点。

朱元璋绝不认同。

他自认为用人是最为宽广的。

朱元璋背着手,冷冷地看着夏白,说道:“你是说朕不会用人?”

夏白摇头答道:“陛下用人果敢,古往今来少有人及,不拘一格,尤其善于选用四方贤才。”

“而且陛下以往尝试了许多求贤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怪物们的密教准则

灯蛾x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穿越hp:任务是救下所有人!?

陈扰陈扰

重生:签到无敌,只宠绝色女帝

肝帝2077

是你要陪干弟弟,御姐爱上我你哭什么

小时明月

地球第一领主

十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