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崖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端午水祭,浇花(父女)笔趣阁,青崖引,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月初五的海市弥漫着反常的潮气,秦淮河上的龙舟彩旗无风自动,船身却凝滞不前,宛如《楚辞·九歌》中“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的凝滞异象。林深握着楚昭的手,腕间共生纹突然泛起水波纹——本该晒干的艾草香囊在诊室里返潮,艾叶上凝结的水珠竟呈血滴状,正是《荆楚岁时记》中“端阳不阳,水神作祟”的征兆。

“凌晨接到七例‘水逆症’患者,症状都是梦见自己在龙舟上窒息,醒来后枕边有潮湿的《离骚》残页。”楚昭的剑穗扫过窗台,昨晚新挂的菖蒲剑竟枯萎大半,“曼陀罗在夫子庙拍到诡异画面:屈原雕像的眼瞳变成了幽冥符纹,手中竹简写着‘魂兮归来,困于幽冥’。”

清音阁主抱着《楚辞章句》闯入,书页间夹着半片腐烂的粽子叶,叶面上用朱砂写着“午月午日,五毒俱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端午祭龙本为祈福,如今却成了幽冥‘水魅’的聚魂阵。”她指向秦淮河,河水竟逆流而上,形成《山海经》中“反水”的凶兆,“水魅在吸收现世对‘端午安康’的祈愿,转化为困魂之力。”

夫子庙的屈子祠内,青铜香炉中升起的不是青烟,而是幽冥特有的青磷雾,缭绕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碑刻上,竟将“修远”二字染成“困囚”。林深的共生纹与碑刻共鸣,浮现出千年前的画面:初代教主在屈子祠内刻下《招魂》符文,妄图用屈原的“招魂术”留住血莲圣女的残魂。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曼陀罗模仿着碑刻上的楚调,软鞭却突然被青磷雾缠住,“靠!这破雾会偷人记忆!”她看见自己在乱葬岗濒死时,林深背着她狂奔的场景被雾气扭曲成“他头也不回”的画面,“妈的,比孟婆汤还会骗人!”

楚昭的剑穗突然竖直,指向神像手中竹简的空白处,那里渐渐浮现出血莲圣女的字迹:“当年他说‘招魂为引,可破轮回’,却不知《招魂》的真意,是让亡魂安息。”她忽然想起玄清门的招魂幡,师父曾说:“强行留魂,如逆水行舟,终成困局。”

林深按住正在发抖的楚昭,发现她掌心刻着与血莲圣女相同的“安”字——那是初代教主当年为血莲刻的镇魂符。共生纹突然发出水与火的交融之音,竟将青磷雾凝成《楚辞》中的“江离”“辟芷”形态:“昭昭,记得在回春堂说的吗?真正的招魂,是让魂魄顺时而动。”

秦淮河的龙舟突然集体转向,船头的龙头雕像睁开幽蓝双眼,船身刻满初代教主的幽冥符文,竟组成巨大的“困”字卦象。曼陀罗被甩上某艘龙舟,发现船中坐满现世之人,却都穿着古装,正在重复千年前的祭龙仪式,手中捧着的不是粽子,而是血莲形状的骨灰盒。

“这是‘时空叠影’,现世的端午祭被幽冥力量拉回初代教主的时代。”清音阁主站在岸边,用《楚辞》经文稳住即将崩塌的河岸,“《招魂》曰‘光风转蕙,汜崇兰些’,如今却成了‘光风转戾,汜幽冥些’。”

楚昭的剑穗缠住林深的手腕,却在接触的瞬间看见幻象:他站在龙舟之首,身着初代教主的黑袍,而她自己则穿着血莲圣女的红衣,正在举行祭献仪式。“这不是真的!”她咬破舌尖,用疼痛驱散幻象,“师兄,你说过‘卦象在人,不在天’!”

林深忽然想起《周易》中的“坎卦”——水行险滩,唯有“刚中”方能脱险。他取出封魔残片,残片红光与龙舟上的“困”字碰撞,竟在水面映出《九歌·河伯》的真意:“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那不是祭献,而是目送爱人归向光明。

“划桨!”他握住楚昭的手,将剑穗化作船桨,共生纹的水火之力注入河水,“现世的端午,不是祭献的日子,是纪念‘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勇气!”

龙舟上的骨灰盒突然炸裂,飞出无数写着“执念”的纸船,每艘纸船都载着现世之人未说出口的遗憾:“如果当年没放手”“如果还能再见一面”。楚昭的剑穗划过纸船,竟在纸船上烧出“安”字——那不是初代的镇魂符,而是现世的“安心”之意。

“《岁时广记》说‘端午粽,粘百邪’。”曼陀罗突然从怀里掏出现世买的肉粽,扯下红绳甩向水魅,“尝尝现世的烟火气!比你的幽冥破雾香多了!”肉粽的咸香混着艾草味,竟让水魅凝成的青磷雾出现裂痕。

林深趁机将楚昭的手按在船头龙头的眉心,共生纹与龙头眼中的血莲符文共鸣,浮现出初代教主临终前的记忆:他在龙舟祭上刻下困阵时,血莲圣女曾在他掌心写下“愿君安好”,而他却误读为“永困相守”。“原来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阵法,是不敢放手的执念。”他望着楚昭湿润的眼眶,“就像你怕失去我,所以总看见我变成初代的幻象。”

楚昭忽然吻住他,在龙舟破浪的震动中,她尝到他唇上的艾草苦与肉粽香:“我不怕了。”她说,“在屈子祠看见你为我挡住水魅时,我忽然明白,比起失去,我更怕你独自承担所有危险——就像屈原抱石沉江,留下的不是困局,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当第一盏荷花灯漂向秦淮河口,龙舟阵终于解散,河水恢复东流,屈原雕像的眼瞳重新映出现世的星光。林深看着腕间共生纹化作龙舟与荷花交织的图案,忽然想起《楚辞·渔父》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现世与幽冥的界限,从来不在山水,而在人心是否清明。”

“师兄,你说为什么端午要系五彩绳?”楚昭晃着腕间新系的红绳,上面串着林深用封魔残片刻的“昭”字玉坠,“曼陀罗说这叫‘情侣款’,但师父曾说,五彩绳是为了‘系住时光里的小确幸’。”

曼陀罗的笑骂从对岸传来:“小情侣别腻歪了!快来吃我买的‘五毒饼’!清音那丫头非要配《楚辞》吟诵,现在饼都快被她念馊了!”清音阁主无奈地摊开书,书页间夹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艾草:“《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配五毒饼别有一番风味。”

端阳夜的月光洒在秦淮河上,千万盏荷花灯随波逐流,灯面上写着现世之人的祈愿:“家人安康”“得遇良人”“初心不改”。林深和楚昭并肩坐在岸边,看曼陀罗追着清音阁主讨要最后一块五毒饼,忽然明白,所谓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古老仪式的复刻,而是将千年前的勇气与温情,化作现世的一缕粽香、一盏河灯、一句“安康”。

“明年端午,我们回玄清门吧。”楚昭望着河灯轻笑,指尖划过林深掌心的茧,“我想在祖师像前补一场端午祭,用现世的粽子叶包玄清门的灵米,让师父看看,我们没被幽冥的浊气染了道心。”

林深望着她眼中倒映的灯海,忽然想起初入玄清门的端午,十岁的楚昭蹲在药田边,笨拙地用艾草编绳,说要系在他手腕上“驱邪”。那时的她总把“师兄”二字喊得清脆,却在他受伤时躲在树后掉眼泪。如今她的剑穗上系着现世的五彩绳,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像玄清门的小师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把屁股抬高躺床上有什么好处

一个香菇猪肉饺

教室停电小说在线阅读

大爱琴里

我与63岁的张芸小说 内容简介

你很会呐

爸爸的乖宝宝小说

爱吃葡萄皮

初中男生和初中女生玩游戏

陈扰陈扰

老公不在身边太难受怎么办

肝帝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