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宫廷风云
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宫廷风云,异地主人可以下达的100个任务小圈,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凝视着苏瑶,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深深的信任与决然。他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苏瑶,你起身吧。朕答应你,派赵太师前往边疆调查。若李逸真如你所说,朕定不会亏待他;若他真有叛国行径,朕也绝不姑息。”苏瑶心中大喜,赶忙叩谢:“陛下圣明,臣妾代李逸将军及边疆将士谢过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看着苏瑶,心中对她的胆识和言辞颇为赞赏,但刘康在一旁却冷笑道:“一个女子,竟然敢在朝堂之上妄言,莫不是与李逸有私情,想要为他开脱?” 苏瑶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她反驳道:“宰相大人,您仅凭猜测就污蔑李将军,可有证据?若没有证据,随意诋毁朝中大臣,这恐怕也有失宰相的风范。”
刘康被苏瑶怼得哑口无言,心中对她更是恨之入骨。皇帝见此情景,便下令让苏瑶去调查此事,若能找到李逸被冤枉的证据,便还他清白。
苏瑶领命后,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觉看到一线希望。她深知,这是救李逸的唯一机会,必须全力以赴。
出了朝堂,苏瑶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着手展开调查。她首先想到,既然刘康污蔑李逸通敌叛国,那关键或许就在粮草被劫一事上。于是,她决定从粮草运送的相关人员入手。
待苏瑶退下后,皇帝立刻宣赵太师进宫,将此事托付于他。赵太师领命后,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收拾行囊,快马加鞭赶往边疆。
另一边,刘康得知苏瑶进宫为李逸求情,心中暗恨。他急忙找来几个心腹商议对策:“这苏瑶坏我好事,赵太师此去,恐怕会查出些端倪。你们快想想办法,如何能让李逸的罪名坐实。”
一个心腹眼珠一转,献计道:“大人,我们可在赵太师前往边疆的途中设下埋伏,将他截杀。如此一来,便无人能为李逸洗刷罪名了。”
刘康沉思片刻,点头道:“事不宜迟,你们速去安排,务必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于是,一场新的阴谋在赵太师前往边疆的途中悄然展开,而远在边疆的李逸与焦急等待消息的苏瑶,都还不知晓这即将到来的危机。
苏瑶四处打听,得知负责粮草押送的是一位名叫王福的官员。她几经周折,找到了王福的府邸。苏瑶表明来意,王福却面露难色,支支吾吾不肯多说。
苏瑶见状,诚恳地说道:“王大人,李逸将军一心为国,如今却蒙此大冤。您若知晓内情,还望能如实相告,这不仅是救李将军,也是为了朝廷的公正啊。”
王福犹豫再三,终于长叹一口气,说道:“苏姑娘,实不相瞒,粮草被劫一事有蹊跷。原本此次押送粮草的路线极为隐秘,可不知为何会被敌军知晓。而且,就在粮草被劫的前一天,我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威胁我若不配合,便会对我家人不利。”
苏瑶心中一凛,忙问:“那信呢?可还在?这或许是关键证据。”王福无奈地摇摇头:“信我看完就烧了,当时害怕惹祸上身。不过,我记得信上的字迹有些特别,笔画歪歪扭扭,像是故意伪装的。”苏瑶虽有些失望,但还是从王福的描述中获取了重要线索。她谢过王福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调查朝中与敌军勾结的可能线索。
与此同时,刘康得知苏瑶开始调查此事,心中又急又怒。他叫来几个亲信,恶狠狠地说道:“绝不能让苏瑶找到证据,你们想办法给她使绊子,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她。”
亲信们领命而去,开始在暗中监视苏瑶的一举一动,准备随时出手破坏她的调查。
苏瑶在调查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有人在跟踪自己。但她毫不畏惧,反而更加小心谨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暗中的敌人周旋。
她一边躲避跟踪,一边继续寻找线索。偶然间,她从一位老太监口中得知,刘康曾在宫中与一位神秘人秘密会面,之后不久,就传出了李逸通敌的谣言。
苏瑶意识到,这个神秘人或许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她顺着这条线索,四处打听神秘人的身份,终于查到此人是一个与敌军有往来的江湖术士。
瑶一路奔波,脚下的鞋底早已磨得薄了几分,每一步都带着疲惫与执着。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她凭借着过人的机敏和一股子不放弃的劲头,一点点拼凑起来。那江湖术士行事极为诡秘,藏身之处隐匿在深山老林之中,四周弥漫着潮湿腐朽的气息,交错的藤蔓和低矮的灌木仿佛张牙舞爪的怪物,随时准备将人吞噬。
她的发丝被汗水浸湿,一缕缕贴在脸上,眼神却愈发坚定。在这密不透风的丛林里,她仔细辨别着每一丝可疑的迹象,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终于,在一处山坳的尽头,她发现了一座破旧不堪的木屋。木屋的墙壁千疮百孔,像是被岁月和风雨反复鞭笞过。
苏瑶的心猛地一紧,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缓缓靠近。靠近木屋时,她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仿佛要冲破胸腔。她的手微微颤抖着,缓缓伸出,轻轻推开那扇半掩的门,一股陈旧的霉味扑面而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未知与危险。
她屏气敛息,蹑手蹑脚地朝着那屋子靠近,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生怕弄出半点声响。好不容易挨到门口,她轻手轻脚地推开那扇半掩的门,缓缓潜入屋内。
可刚一进去,她便察觉到异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危险的气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死寂的空气里陡然传来一阵轻微却又极具压迫感的衣袂摩挲声。刹那间,原本昏暗的屋内,黑影如鬼魅般从四面八方疾射而出。这群黑衣人仿佛是从黑暗中直接凝化而成,他们脚步轻盈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狠厉,眨眼间就将苏瑶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手中的利刃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森冷的寒芒,那冰冷的锋刃好似随时都会划破空气,刺向苏瑶。
“苏姑娘,你不该多管闲事,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为首的黑衣人冷笑道。
苏瑶面色镇定,神色间不见丝毫慌乱,可内心却如飞速运转的齿轮,暗暗思索脱身之计 。她眼角余光快速扫过四周,试图在这重重包围中寻得一丝破绽,脑海中不断回忆着自己所学的武功招式和应对策略,盘算着如何出其不意,突出重围。
苏瑶的面色平静如水,不见一丝波澜,可那看似沉静的眼眸深处,却藏着只有久经沙场的人才能读懂的警觉与锐利。她呼吸平稳,每一次吐纳都像是在给自己积蓄力量。虽然身处这被黑衣人层层包围的绝境之中,她的脊背却挺得笔直,仿佛从未将眼前的危险放在眼里。
然而,在这镇定自若的表象之下,她的内心早已开启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在她脑海中划过,她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迅速而冷静地分析着局势。她的眼角余光如同一把精准的雷达,以极快的速度扫过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成为突破口的地方。
她的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自己多年来所学的武功招式,那些曾经日夜苦练的画面在眼前一一浮现。每一招每一式的发力点、破绽以及应对方法,都在她的脑海中飞速地过了一遍。她仔细地观察着黑衣人的站位和行动规律,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破绽,哪怕只有一个极小的缝隙,她也能凭借着自己的敏捷身手和过人的智慧,撕开这看似坚不可摧的包围圈,出其不意地突出重围。
终于,苏瑶捕捉到黑衣人包围圈的一个细微破绽 —— 左前方两名黑衣人之间的间距,在一次移动中出现了短暂的变大。她没有丝毫犹豫,脚尖轻点地面,整个人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疾射而出。与此同时,她运起 “清风拂柳” 这一轻功绝技,身形飘忽不定,令黑衣人难以捉摸她的行动轨迹。
冲出包围圈的瞬间,苏瑶踏入了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子高耸入云,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阳光只能透过层层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激烈的战斗奏响一曲紧张的乐章。苏瑶巧妙地利用竹子作为掩护,时而在竹间穿梭,时而借助竹子的弹性弹向空中,躲避黑衣人的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