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一条蛟龙进谢府,二先生的字帖!
舟中落雨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4章 一条蛟龙进谢府,二先生的字帖!,校草的抹布日常txt,舟中落雨声,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心中不禁好奇,她究竟是何方神圣?出自大隋三真教,又为何会来到大齐的汴京?</p>
陆华再次开口道:“谢先生,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p>
“反正我是无所谓,就当来汴京看看风景罢了。”</p>
黑袍男子听后,抬头看着谢鸿。</p>
谢鸿摇了摇头道:“此心不改。”</p>
黑袍男子这才缓缓低下头去,再不说话。</p>
你不经意间瞥见了黑袍男子兜帽下刚刚抬头,露出的一小半脸庞,上面布满了细碎的银色鳞片。</p>
你并未露出震惊之色,反而生出了一个念头——妖魔种?</p>
你曾听谢原提及过,妖魔种除了由精怪演变而来,吞人吃心增加道行,随之它们会慢慢呈现出人形。</p>
而当它们修炼到大妖的境界时,就已经几乎与普通人无异了。</p>
这时,谢鸿将目光转向你,说道:“当日你在鸿景院中谈论的仁人志士的体悟,说得很好。”</p>
“今日我叫你来,是听说你书法出众,想请你帮我书墨。”</p>
谢鸿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静静地等待着。</p>
你微微躬身,走向书桌,目光瞬间被那张纸上的字迹所吸引,眼神不由得一震。</p>
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书写者的深厚功底,你心中断定,这应该是谢鸿亲笔所写。</p>
你早就听闻谢鸿以书法和文章闻名于世,与二先生更是挚友,他的书法尤其出色,工于楷书,同时也擅长隶、行、草书。</p>
如今,他的字体被称为“楷鸿体”,深受世人追捧。</p>
书院的三先生盛赞其说:“世人尽学终南贴,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汴京谢家子,下笔便到乌丝阑。”</p>
终南山贴,乃是二先生游历终南山祭拜燕王陆沉所写,后被抄拓传遍天下。</p>
世人喜书法者,无不在家中“奉为圭臬”。</p>
你仔细端详着纸上的字迹,只见其笔画清晰,结构严谨,上面写的话倒是熟悉。</p>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p>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知之,而遏之。”</p>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p>
这寥寥几行字,却尽显谢鸿书法风格的清丽刚劲。</p>
董绍董先生给予你的字帖,据说乃是他临摹二先生的字拓下。</p>
二先生的字多是形散神备,在于神不在于形。</p>
当年大先生也赞曰:“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何人得一分,便是当世大家,已不似人间之字!”</p>
两人风格迥异,并不相同。</p>
在大齐,书坛亦有定论,谈及书法,若偏爱楷书,则谢鸿之名,必为绕不开的“不周山”,要是其书法的技艺学之深后,领悟其精髓,方能再拜二先生的之门径。</p>
你一时凝视其字,内心不禁对谢鸿的书法造诣生出敬仰。</p>
盛名无虚士。</p>
谢鸿已经缓缓出声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p>
你拿起毛笔,点燃墨汁,有谢鸿的字在前,你更是写的心无旁骛,全神贯注。</p>
谢鸿走到书桌旁,看向你所写,一双黯淡无光的眼眸之中,竟然露出些许神采,嘴角也是露出几分笑意。</p>
“写的好!”</p>
“天下学他者,都是先学楷书立基,才敢学他的字。”</p>
“可是哪里知道,他自小从没有临摹过一份字帖,全是随性而写。”</p>
“你也是如此,从没有学过其他之字,初生牛犊不怕虎,方才有了他的真意。”</p>
他平静的语气的终于有了一丝波澜。</p>
陆华也是走近一看,笑道:“果然是,笔若八面出锋、风樯阵马,就像寡妇失了身。”</p>
此话乃是书院大先生对二先生字的“别开生面”的评价。</p>
书院四位先生,性格大不相同。</p>
书院大先生,性情豁达不羁,偏爱游历四方,以笔墨记录天下奇景,其游记名动天下,更写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p>
书院二先生,一生如同游侠,行走四方,四海为家,快意恩仇。</p>
书院三先生,为人严谨,出身北方显赫贵族,乃是全才,性情不苟言笑,其游历天下诸国之时,曾挂六国担任相印。</p>
书院四先生,即今日之苏相,棋艺天下无双,昔日不过陋巷之中一介书生,脸上常挂和煦笑意。</p>
你停墨悬笔,沉思片刻,此句乃《圣语》之精髓,其后更有深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p>
谢鸿不由发出一声叹气,却没有念出后面的句子。</p>
谢鸿轻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
你再次提笔,将这几句话落于纸上,心中却泛起一丝疑惑,此等言论,非儒家经典所载,而是道家之言。。</p>
陆华听后,倒是轻轻一笑。</p>
谢鸿继续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p>
你又是落笔一气呵成,这两年你除却儒家四书五经之外,也是其他书籍也有涉猎,此句出自佛家六祖惠能的《坛经》,是一句佛家之经书,乃是讲本心自足,心生万物之理。</p>
谢鸿的声音继续传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p>
你提笔疾书,这是兵家之精髓,道出了善于用兵者必先立于不败之地,洞察先机,不放过任何一丝胜机。</p>
谢鸿转过身来,淡淡道:“也就这几句话了。”</p>
你缓缓放下笔。</p>
谢鸿看了一眼,又抬起头看了你一眼道:“下去吧,有劳了。”</p>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学他的书法,我这里有一本字帖,是他当年亲手所写,就当作这次的酬劳吧。”</p>
谢鸿从书桌后拿出一个黄木厚重木盒,有些缅怀的打开,里面是一个系着红绳的书卷。</p>
你恭敬地接过谢鸿手中的字帖,深深一礼道:“多谢茗山叔父。”</p>
你眼中有着火热之色,握着字帖,便告辞退出竹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