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登高而望高位
糖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登高而望高位,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糖醋人,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瞻基瞧见此景,嘴角微微抽动。
若换个情境,再换成一位良家女子,他此刻的形象大概就与《水浒传》里的某位恶少清场相差无几了吧。
于谦也颇为自觉,见众人纷纷离去,同样从地上站起,拍了拍衣衫上的尘土,正欲离开。
忽而,朱瞻基的声音自背后传来:
“你便是于谦?”
于谦闻声回头,目光落在被锦衣卫环绕的朱瞻基身上,嘴角浮现一丝讥诮:
“哦?莫非锦衣卫特地来捉我?我适才所言,难道这般快就传至贵人耳中了?这是要拿我去邀功于圣上?”
“放肆!”
张懋听出于谦言语间的挑衅,面色骤沉,正欲呵斥,却被朱瞻基挥手制止:
“无碍。”
朱瞻基微笑以对,对于谦的冷嘲热讽并不动怒。
毕竟眼前此人乃未来大明的支柱,即便对方出言辱骂,他也愿意包容。
于谦并未理会张懋的斥责,而是仔细打量朱瞻基一番,淡然说道:
“看来,你在锦衣卫中地位不低啊。”
锦衣卫多着便装,朱瞻基出行时亦身着常服,与身旁侍卫并无二致。
于谦因此误判其身份,视作锦衣卫高层。
朱瞻基未做辩解,只是瞥见于谦脸上的瘀痕,开口道:
“方才见他们对你出手,甚是狠辣,我马车内恰有伤药,可派人替你医治。”
于谦闻言微怔,一时未能适应朱瞻基的善意,下意识端详对方片刻,确信并无戏谑之意后,才猛然意识到事情或不像他起初所想。
似乎这些锦衣卫,并非为擒他而来。
7017k
------------
尚未缓过神来,于谦已被朱瞻基引上马车。
待见张懋果然取出伤药时,他心中不禁微微一震。
平日里,锦衣卫给文人留下的印象总是蛮横跋扈。
但此刻,他却发现这些人似乎与自己想象的有所不同。
张懋拿出伤药后,于谦连忙拱手致谢:
“多谢大人!”
听到这位将来拯救大明的英雄向自家朱家的人致谢,朱瞻基心中暗笑,摇摇头说道:“这没什么,不过是一些药而已,小事一桩,不用谢了。”
于谦一脸疑惑,不明白“应该的”
是什么意思?
张懋已经开始替于谦处理脸上的伤了。
这些小伤对武将出身的张懋来说不算难事,毕竟习武之人受伤是常事,久而久之自然懂得如何处理,他对付这种皮肉伤游刃有余。
朱瞻基看着张懋给于谦处理伤口时才开口说道:“听闻你从浙江一路北上,途中历经诸多波折,如今来到应天。
算算日子,你应该看过第一期报纸了吧。
听说衍圣公孔缙已弃文从武,那么作为读书人,你为何反对北伐呢?依我看,你行事作风不像迂腐之人,且北伐对我大明有益,按理说你该支持才是。”
张懋对待这个反对战事的人下手不算轻柔,于谦不时吸一口气,虽疼但并未出声。
朱瞻基发问后,于谦表情带痛,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拱手对朱瞻基说道:“在下于谦,字廷益,浙江杭州府钱塘人氏,请问大人尊姓大名?”
“嗯……”
朱瞻基略一思索,笑道:“姓黄,名顺,字台尊,比我年长些许,于谦可唤我台尊兄。”
“台尊?”
于谦听此字,略有惊讶,觉得奇怪。
毕竟每个人的字都蕴含深意,而这“台尊”
二字,无论台还是尊,都不常见。
前者有登高望远之意,后者指高位,合起来便是登高而望高位。
能取此字者,身份当非同一般。
于谦并未深究,只以为或许另有隐情。
这种事情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
“大人对在下有救命之恩,既如此,大人问及在下为何反对北伐,在下自不会隐瞒。”
于谦稍作停顿,神情严肃地说道:
“实则在下并不赞成北伐之举,并非为反对而反对,只因当下时机未至。
眼下大明百姓生活艰辛,旱灾、蝗灾频仍,田园荒废,村落凋敝,更兼西南尚未平定。”
“若此时贸然北伐,假使瓦剌真愿与我大明拼死一搏,倒也罢了,以我大明强盛之军势,瓦剌必败无疑。
然而实际情况是,瓦剌绝不会与我大明死战到底,一旦形势稍显不利,他们便会迅速撤退。
草原广袤无垠,即便我军获胜,想彻底歼灭瓦剌也非朝夕之功,需耗时长久。”
“可大军北上,日复一日所需的粮草绝非小数,偏偏如今天灾连连,即便朝廷富庶,这笔开销也难以维系太久。
倘若瓦剌避战而逃,我军即便有机会追击,也会因粮草匮乏不得不作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