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算什么东西
盛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算什么东西,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盛达,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样式完全仿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唯一的不同是使用传统布疙瘩扣代替现代纽扣。
同时,另一款更超前的设计也被绘出,交由许娘子负责,不过其优先级稍低,杜寒允许她完成其他防寒装备后再着手制作,即棉大衣。
此款棉大衣与现代军用大衣毫无二致,唯一区别依旧在于扣子的材质。
这么多衣服听起来数目不少,但和三千多个干活的年轻女子相比,简直不算什么。
这些女子展现出来的生产能力极为惊人,仅仅四天便完成了任务,紧接着又开始制作军大衣。
同时,匠人们也接到了新的指令。
杜寒绘制了一套单兵携具的设计图,包括腰带、Y型挂带、装备盒、背包等,所有部件都必须用牛皮制成。
对于明代而言,杜寒引进的皮带扣无疑是一项重大创新,这种结构简单、固定牢固、操作便捷的方式,不知为何在这片土地上的普及速度极慢。
杜寒向许铁匠说明,这批物资虽然重要,但并非刻不容缓。
他要求先为五百名老兵制作装备,其余部分一个月内完成即可,切勿因此影响到其他生产。
目前,反射炼钢炉尚未启用,火帽枪的生产还未展开,现使用的只是两个普通的中小型炼铁炉,主要用于熔化铁水以铸造成炮弹及弹壳,所以许铁匠的工作压力并不大。
“将军请放心,我无需一个月,半月之内定能将所有装备完成,至少五千套!”为了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许铁匠在听完杜寒的要求后,立刻主动缩短了工期。
“很好,那我就拭目以待。”杜寒说完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停下脚步,突然想起一件事,“许叔,我为你设计了一种缝纫工具,用它来做事半功倍。”
“缝纫工具?什么样的工具?”许铁匠听得一头雾水,若换了别人这么说,他或许不会轻信,但杜寒的话让他不得不信。
毕竟杜寒带来的惊喜太多了。
“这是一种能够自动缝线的工具,把纸笔拿来。”
待纸笔递上后,杜寒坐下桌边,画出了一个手摇缝纫补鞋机的图纸,并附上了各部件的具体设计图。
就是后世常见的那种手摇补鞋机。
“这是……这玩意儿真能自己缝线?”许铁匠有些摸不着头脑。
“许叔,你造出来试试就知道了。”杜寒并未多作解释,现在讲再多也是徒劳,等实物摆在眼前时,他们自然就会明白如何使用。
“行吧。”
许铁匠答应一声,不再追问。
如今已经制作了许多小型手动工具,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十分实用,让许多工作变得简便。
既然杜寒说这个外形奇特的手摇机可以缝线,许铁匠凭直觉认为它一定能做到。
棉服加工完成后,杜寒立即下令分发下去,但他并未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根据性别差异进行了分配。
所有的男性,不分年龄与身份,皆需更衣,违者必受军规处罚,而女性则无需强制,是否领取衣物悉听尊便。
一夜之间,西山营寨焕然一新,所有男子弃旧衣,着新棉,竟无人因拒穿新衣而受罚,反倒因争夺棉衣挨揍者不少。
天气渐寒,谁不想早些穿上保暖之物?更何况旧衣早已破损不堪。
至于女子,她们对这类款式颇为抗拒,仅领取了棉鞋与手套,鲜有人愿意领取那些被她们视为怪异且丑陋的新衣。
后来,许娘子亲自登门拜见杜寒,请他拨发一些棉花与布料,好让女眷们自行制作喜爱的衣裙。
杜寒未加阻拦,他亦期待看到五彩斑斓的景象。
然而西山营寨物资虽丰,布料堆积如山,却无适于女子的色彩,尽是灰扑扑的棉布。
就在许娘子准备带走布料之际,恰逢海军一艘船只在前往大陆途中遇到一艘满载棉花及各色布料的商船,还有若干张熟牛皮。
梅大志看见商船上棉花甚多,未作多言,直接将船扣下。
说来也是巧合,这商船竟是熟人范杰护送而来。
范杰见到杜寒立于码头时,双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
“范掌柜近来可好?”杜寒心中暗笑,但对范杰态度依旧友善,全无上次那般凶狠模样。
“托将军洪福,尚且安好……安好……”范杰定了定神,见杜寒如此热情,也忙堆起谄媚笑容,“将军近日可好?”
“范掌柜此行欲往何处?”杜寒一边查看满船货物,一边随口问起。
“回禀将军,小人此行……”范杰忙鞠躬答道,又偷偷瞄了瞄杜寒脸色,见他依然温和,心中稍安,胆子也大了些,“冬季寒冷,北方不产棉花,故特意运了些过去。”
“原来如此,但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杜寒转身继续微笑注视着范杰,“去北方为何要从这里绕路?”
“回将军,这些布料本是从山海关出境后,再运至前屯装船,因此才会在此出现。”范杰战战兢兢地回道,内心忐忑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