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综合分数第一名
星月掩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综合分数第一名,游泳教练在水下狂C我,星月掩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73年末的西云,冬雨绵绵,潮湿的寒气渗入骨髓。12月8日这天清晨,西云军区大院里早已人头攒动。参加考试的干部们清一色穿着65式军装,红领章、红帽徽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格外醒目,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凝结成霜。
考场设在军区大礼堂,斑驳的墙面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标语依稀可见。木质长条椅上,考生们正襟危坐,粗糙的牛皮纸试卷散发出淡淡的油墨味。
第一天上午首先进行的是政治理论考试。大礼堂里,“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标语下,考生们伏在简易的木桌上奋笔疾书。
符卫东仔细审阅着试卷上“运用实践论分析军事训练问题”的论述题,钢笔在印有“最高指示”抬头的试卷上沙沙作响。他时而停顿思考,时而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确保每个观点都能准确引用教员语录。
午休时分,雨势稍歇。冼韵怡撑着一把泛黄的油纸伞,拎着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铝饭盒匆匆走来。饭盒里装着热气腾腾大米饭,配上符卫东最爱吃的酸菜炒猪大肠,还有几块肥而不腻的南乳扣肉。
下午的军事理论考试转移到了作战室。瓦片屋顶被雨点敲打得噼啪作响,符卫东正在解答“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特点”的题目。结合援安南抗漂亮的实战见闻,他从战略持久战写到战术速决战,笔下的战例分析让监考的戴首长频频点头。
实战推演环节格外引人注目。沙盘上模拟的是典型的北山岩溶地貌,符卫东熟练运用教员“十六字诀”游击战术,用竹签做成的小旗在石灰岩山峰间排兵布阵。几位监考的军区领导不时交换眼色,纷纷露出满意神情
第二天考文化课,符卫东在语文卷上写下《纪念白求恩》的读后感。数学考试时,他熟练地计算着弹道轨迹,草稿纸上画满抛物线。理化综合题考到炸药参数,这恰是他的专长。
下午的军事技能考核将气氛推向高潮。雨中训练场上,符卫东在400米障碍跑中矫健如豹,翻越两米高墙时干脆利落。最后的步枪射击环节,虽然雨水模糊了视线,但他五发子弹仍全部命中靶心。报靶员挥舞的红旗,为这场持续两天的鏖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傍晚时分,浑身湿透的符卫东走出考场。冼韵怡撑着油纸伞等在榕树下,铝饭盒里装着热腾腾的老友粉和姜糖水。远处的高音喇叭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旋律穿透雨幕,仿佛在诉说这代军人特有的坚韧与执着。
三天后的清晨,获得入学资格的名单终于公布了,符卫东占据了榜首位置。而同团获得入学资格的还有3营的副营长杨长征,而家属院出了名的伍采苹爱人——黄勇也赫然在列。
这十个人是接受为期一年教学资格培训的,还有30名接受3个月短期培训。一年期学员需系统学习军事理论、战术指挥、组织协调等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全面军事素养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而3个月培训的学员,重点强化专业技能与应急处理能力,结业后将充实到各作战部队的关键岗位。
虽然培训周期与内容差异显着,但结业考核时,两类学员都会参与实战化演练,以此检验学习成果,确保能快速适应军区的各项任务需求。
冼韵怡对符卫东有能入学的事情,是绝对信心满满的,但他竟然拿了个综合分数第一名的成绩,这倒让她有点儿始料不及。
待晚上符卫东回到家时,冼韵怡笑着调侃道:“符同学,冼老师正式通知你,下学期开始你就是我的学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