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远虑深谋赴县城,初探虚实
蟹蟹蟹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远虑深谋赴县城,初探虚实,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蟹蟹蟹宝宝,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这臭豆腐,是绝顶的美味!独一无二!”
“只放在我这福源镇的小店里卖……实在是太屈才了!”
黄曼曼端着茶杯,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她倒要看看,这孙老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福源镇虽好,但终究地方有限。”
“黄姑娘,你想不想……把这臭豆腐的生意,做到县城去?”
孙海波眼睛发亮地看着黄曼曼,抛出了他的提议。
县城?
黄曼曼端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这个提议,倒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她原本的计划,是先在福源镇站稳脚跟,等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和人手,再考虑向外扩张。
没想到,孙海波竟然主动提了出来。
“县城?”黄曼曼重复了一遍,若有所思。
“没错!就是县城!”孙海波见她没有立刻拒绝,心中一喜,连忙加码。
“我们聚贤楼,在县城也有一家,规模比镇上这家大得多!”
“掌柜的,是我本家的一位兄弟,名叫孙渤涛。”
“黄姑娘,你想想,县城的人口、消费能力,那可远不是福源镇能比的!”
“你的臭豆腐,要是能在县城的聚贤楼打开销路,那利润……啧啧!”
孙海波没有明说数字,但那语气里的诱惑,已经不言而喻。
黄曼曼垂下眼眸,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思绪。
孙渤涛……
也姓孙……
她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名字——孙永胜。
当今圣上最倚重、也是大齐王朝唯一一位异姓铁帽子王,定国公,孙永胜将军。
这位将军以赫赫战功闻名天下,他的姓氏,几乎无人不知。
聚贤楼能在福安县这样不大不小的地方,连开两家,一家在镇,一家在县,还都做得有声有色……
说这孙家和那位定国公孙将军毫无关联,黄曼曼是不信的。
哪怕只是沾亲带故,甚至只是同姓,借了那位将军的势,也足以让孙家在地方上获得诸多便利了。
这个孙海波,看似只是个镇上的酒楼掌柜,心思倒是活络。
主动提出带她去县城,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臭豆腐的生意,也是想借此机会,向那位堂兄卖个人情,甚至……打探一下她这臭豆腐的底细?
黄曼曼心思电转。
去县城,对她而言,利大于弊。
福源镇的市场确实有限,想要快速积累财富,实现她的目标,县城是必须拿下的。
有孙海波这个本地人引荐,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至于孙家的背景……
她现在羽翼未丰,知道了也没用,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
只要能赚钱,合作共赢,其他的,暂时不必深究。
想到这里,黄曼曼抬起头,看向孙海波,眼神平静无波。
“孙老板的好意,我心领了。”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我自然愿意去县城闯一闯。”
孙海波一听,顿时大喜过望!
“太好了!黄姑娘果然是爽快人!”
他猛地一拍手!
“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动身!”
“我这就让人去准备马车!”
“黄姑娘,你还得辛苦一下,再准备两份样品,一份是配酸菜的,一份是配那泡菜的,给县城那位堂兄尝尝鲜!”
黄曼曼点点头。
“没问题。不过,我需要些新鲜豆腐和油。”
“好说!好说!后厨都有!”孙海波立刻吩咐下去。
黄曼曼也不耽搁,借用聚贤楼的后厨,很快就重新炸好了两份臭豆腐。
一份配上爽口的酸菜,一份淋上她特制的、酸辣开胃的泡菜汁。
用干净的油纸仔细包好,确保香味和温度能保持一段时间。
一切准备就绪,孙海波已经叫来了马车。
这马车,可比杨二牛家的牛车气派多了。
车厢宽敞,铺着软垫,跑起来又快又稳。
黄曼曼和孙海波上了车,车夫一甩鞭子,马车便轻快地驶出了福源镇,朝着县城的方向奔去。
马车的速度很快。
黄曼曼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树木。
她心里估算了一下,从福源镇到县城,坐这马车,竟然只需要半个时辰左右。
半个时辰,也就是现代的一个小时。
这可比她坐牛车从镇上回下溪村(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还要快上一些!
当然,马车的速度是牛车远远比不上的。
“孙老板,”黄曼曼放下车帘,看向对面的孙海波,“我有些好奇。”
“嗯?黄姑娘请讲。”孙海波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这福源镇离县城如此之近,为何镇上的聚贤楼,生意还能这般红火?”
按理说,交通如此便利,镇上有点闲钱的人,恐怕更愿意去商品更丰富、选择更多的县城消费才对。
孙海波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得色。
“黄姑娘有所不知。”
“一来嘛,是托了最近那‘野生稻’的福。”
“县里州府都来了不少大人,还有许多闻风而动的粮商、富户,都聚集在咱们福源镇和周边的村子。”
“人一多,吃喝嚼用自然就上去了,我这聚贤楼,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黄曼曼点了点头,这个原因她之前也想到了。
“二来呢,”孙海波继续说道,“咱们福源镇虽然小,但地理位置特殊。”
“它连接着周围十里八乡好几个村子,南来北往的客商,图个方便,也愿意在咱们镇上落脚歇息。”
“县城虽大,但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天天往县城跑的。”
“我这聚贤楼,在镇上开了这么多年,靠的就是口碑和熟客。”
“当然,”孙海波话锋一转,看向黄曼曼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往后,有了黄姑娘你这‘臭豆腐’坐镇,我这聚贤楼的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黄曼曼笑了笑,没有接话。
马车一路疾驰。
半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了一片更加密集、高大的建筑轮廓。
空气中,也似乎弥漫着比福源镇更加喧嚣繁华的气息。
福安县城,到了。
马车穿过略显拥挤的街道,最终在一座更加气派、门脸更加宽阔的“聚贤楼”门前停了下来。
这座聚贤楼,足足有三层高,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比福源镇那家,确实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黄姑娘,到了!这就是县城的聚贤楼!”孙海波率先跳下马车,热情地招呼道。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