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湖畔惊雷议稻计,巧言难平众口忧
蟹蟹蟹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湖畔惊雷议稻计,巧言难平众口忧,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蟹蟹蟹宝宝,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曼曼看着那盆里挤挤挨挨、绿油油的嫩芽,心潮澎湃,一刻也等不及了!
这可是关乎全村人未来的大事!
必须得尽快让大家知道!
她端着那沉甸甸的瓦盆,风风火火就去找了杨富贵。
杨富贵正蹲在自家门槛上抽着旱烟,眉头紧锁,显然还在琢磨着家里的事儿。
“爹”
黄曼曼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杨富贵抬起头,看到她手里那盆绿意盎然的东西,愣了一下。
“曼曼,你这是……”
黄曼曼献宝似的把瓦盆往前一递,眼睛亮晶晶的。
“爹,你看!这是我培育出来的秧苗!”
她压低了声音,把昨天在山边“发现”野生稻幼苗,并推测其能四季生长、快速成熟的事儿,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当然,系统和催熟剂的事,她是一个字都没提。
只说是自己观察了好久,发现这玩意儿不一般。
杨富贵听得眼睛越瞪越大,旱烟袋都忘了往嘴里送。
四季稻?!
长得快?!
他猛地站起身,凑近了仔细看那瓦盆里的嫩芽。
这芽儿……确实看着就透着一股子不寻常的生命力!
“曼曼,你说的是真的?!”杨富贵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黄曼曼用力点头:“千真万确!我觉得,这可能是老天爷给咱们杨家村的活路!”
杨富贵激动地搓着手,在原地转了两圈。
“不行!这事儿太大了!得马上召集全村人!”
他当机立断:“你等着,叔这就去敲钟!”
第二天一大早,正是春耕农忙,家家户户都准备下地干活的时候。
“铛——铛——铛——”
村头那口破钟,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这钟声,一般只有出了大事才会敲。
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的,扛着锄头准备出门的,喂着鸡鸭的……杨家村的村民们,一个个都愣住了。
“咋回事啊?敲钟干啥?”
“这不年不节的,谁家出事了?”
“该不会又是谁掉井里了吧?”
议论声中,大家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骂骂咧咧地朝着村口的晒谷场聚拢过来。
春耕不等人,耽误了农时,那可是要饿肚子的!
谁心里没点火气?
杨富贵站在晒谷场中间临时搭起的一个土台上,脸色严肃。
看着底下黑压压一片,带着不满和疑惑的村民,他清了清嗓子,运足了气。
“都静一静!静一静!”
他是村长,说话有分量。
村民们看他一脸郑重,渐渐安静下来,等着他发话。
“今天把大家伙儿叫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宣布!”
杨富贵目光扫过众人,刻意顿了顿。
然后,他侧过身,把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黄曼曼让了出来。
黄曼曼深吸一口气,将手里的瓦盆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看清楚。
“乡亲们!”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股莫名的穿透力,“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村民们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打量着那盆绿油油的嫩苗。
“这不就是草芽子吗?”有人嘀咕。
“看着跟稻子苗有点像……”
黄曼曼朗声道:“这不是普通的草芽子!这是我在山边发现的,跟咱们冬天吃的野生稻长在一起的幼苗!”
她顿了顿,看着村民们脸上将信将疑的表情,继续说道:
“我注意这东西很久了!发现它长得特别快!我估摸着,有个几个月,就能长成咱们吃的那种野生稻!”
“几个月?!”人群里有人惊呼。
要知道,粟米从种下到收割,也得小半年呢!
黄曼曼点了点头,语气沉重起来。
“但是!大家也看到了,这野生稻长得好的地方不多,而且现在天暖和了,挖的人越来越多!”
“再这么挖下去,山上的野生稻只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咱们就只能回去啃那些产量低得可怜的粟米棒子了!”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
去年冬天那场雪灾,还有那野生稻带来的短暂饱足,大家都记忆犹新。
谁也不想再回到以前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黄曼曼趁热打铁,抛出了更诱人的消息。
“而且,我发现,这野生稻,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开春,它就一直在长!”
“它不像粟米一年只能收两次,这东西,很可能是四季都能长的!”
四季?!
这话如同一个炸雷,在人群中炸开!
“啥?一年四季都能长?”
“我的老天爷!那不是一年到头都有粮食吃了?!”
“真的假的啊曼丫头?”
村民们彻底激动了!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和狂喜!
如果这是真的,那好日子,可真就要来了!
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再也不用担心青黄不接饿肚子了!
就连平时最爱挑刺,嘴巴像刀子一样的赵婆子,此刻也忍不住咂咂嘴:“要是真能四季长,那可真是菩萨保佑了!”
而一直看黄曼曼不顺眼的风老太,这次也罕见地没吭声,只是眼神复杂地盯着那盆秧苗。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黄曼曼话锋一转。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啥咱们村种的粟米,长得那么蔫巴,产量那么低?”
这个问题,把兴奋的村民们问得一愣。
是啊,为什么呢?地不够肥?种子不好?
黄曼曼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给出了答案。
“是因为水不够!”
“庄稼离不开水!咱们这地,太旱了!”
村民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话在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