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露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造反,从细犬开始七十二变,陆露秀,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来这就是几大巨头幕后的玩法。</p>
他明白了,</p>
便微微点头,道:</p>
“行,那我提前准备,到时候陪师兄去一趟。”</p>
“时间就定在明天中午,院里会和,到时候我带你和霍师妹去地方。”</p>
寇明说罢,最后道:</p>
“好啦,我此番才从府城回来,还要去向诸位大师傅和掌柜的请安,就先走一步。”</p>
“师兄慢走。”</p>
陈苦目送着这位青衫读书人走远。</p>
转头看向了秦升,眼中意思很明白,不由开口问道:</p>
“你们大家不是说这位大师兄是个读书人,性格很温文尔雅吗?怎么现在这看起来,比我师傅杨箓禅还要性情中人?”</p>
秦升挠了挠头,憨憨笑道:“陈师弟,你第一次见大师兄,所以不知道,大师兄对我们自己人很温和的,对于外人,就……一向强势。”</p>
陈苦不由转头看向了青衫读书人离去的方向。</p>
不得不承认。</p>
这寇明回来跟他见面才第一次而已,就已经用言谈举止和品性吸引了他,让他觉得这个人不愧能在提名选举代表的那天,得到七把交椅的一致认可。</p>
这家伙,好似天生就是一种‘完美继承人’的胚子,不论是品性,武学天赋,还是管理能力以及对外方针,能够很容易就把所有人都笼络到自己身边,拧成一股绳。</p>
陈苦自觉有着变化图的加持,在修行上不弱于这个人,但其他方面,还真的是拍马也赶不上。</p>
一盏茶后,</p>
在大掌柜的面前,青衫读书人请安之后,也说到了刚才和陈苦的见面:</p>
“师傅,陈苦师弟人很好。”</p>
“哦?你回来见过陈苦了,怎么样?对他的具体评价如何?”秦嗣藩好奇询问道。</p>
青衫读书人微微抬头,道:“如果要从药王堂里找一个人,跟我一起将药王堂带到府城当中,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他,在我看来,他的未来已经超越了他师傅杨箓禅,以后府城才是他的天地。”</p>
“你竟对他评价如此高?”秦嗣藩震惊。</p>
青衫读书人说道:“师傅你不是也一样吗,说他为神龙,我觉得恰如其分,或许,未来我们药王堂能够再进一步,陈师弟的存在,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p>
“再进一步……你这次去府城,从各位东家那边得到支持了吗?”秦嗣藩眸光微微一亮。</p>
青衫读书人缓缓说道:“居安思危,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纷乱如此,药王堂里的这些行当同样如此,药王堂和其他两家三足鼎立,共同平分宝蛟县的金山银山,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始终以‘协商大会’来稳固秩序,但其实只是做的文雅了一些,发展和扩张,是不变的主题,其他两家这一百多年来也都在做类似的准备,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就看谁率先发起进攻,并能够统一全县,做宝蛟县真正的‘一县之主’。”</p>
秦嗣藩沉声问道:“你发现了什么端倪吗?”</p>
青衫读书人轻声道:“鱼龙会目前隐藏的很好,但柴铁铺已经暴露了一些,我得到消息,他们正在暗中私造‘神力弩’。”</p>
“神力弩?”</p>
秦嗣藩声音沉重:</p>
“消息当真?可有证据?”</p>
神力弩是什么东西?那是军队制式神器。</p>
大纪王朝尚武,允许民间百姓和江湖势力私造刀、枪、剑、戟、弓,却绝对禁止两样东西,那便是‘甲胄’和‘弓弩’。</p>
因为,这两样东西,一旦被成批量制造出来,那将是能够威胁当地朝廷政权稳定的大杀器。</p>
单单是最低一级的‘神力弩’,放在一位练力境圆满的武夫手里,配备十人,埋伏之下,便有机会在几百丈之外,弓弩连发,射杀一尊至少三境玉肌巅峰的武夫。</p>
所以,秦嗣藩下意识就问有没有证据。</p>
如果有证据的话。</p>
直接将此事告发至官府上官云处,便可轻松将柴铁铺当做反贼镇压,不费一兵一卒的铲除柴铁铺这个巨头。</p>
“有证据,但没法告,因为……”</p>
青衫读书人眸光微微一眯,道:</p>
“此事宝蛟县衙完全知情,换句话说,正是在宝蛟县衙的默许之下,柴铁铺才能拿到铸兵之权,我在府城得到的消息是:宝蛟县衙欲扶持柴铁铺而立,将柴铁铺拥立为宝蛟县的‘朱衣商人’。”</p>
衙门以朱为贵,所以红服朱衣,往往就是当官的象征。</p>
红衣商人,既是……</p>
有官府身份的商人。</p>
“什么?宝蛟县衙要让柴铁铺一统宝蛟县诸行?”秦嗣藩头皮微微一炸,心中发麻:“这,这消息你到底是从什么途径得来?这可不能开玩笑?”</p>
柴铁铺私造神力弩,的确是造反,但若是红衣商人背景的话,那就和造反完全没有一点关系了。</p>
青衫读书人平静道:“从知府衙门得来,负责此事的虽不是县令上官云本人,而是县丞戚万山,柴铁铺私造神力弩的事,正是由他盖印,送上虬龙府衙去由府衙斧准,此事虽然秘密,但师傅也清楚,我家在府衙当中有些耳目,所以才能及时传出这一消息。”</p>
“虬龙府衙……”</p>
秦嗣藩身躯一震,再不怀疑这一消息的真假。</p>
而后,再看向寇明,道:</p>
“那,几位东家的意思呢?”</p>
青衫读书人回头看向了堂外的宝蛟县:“早做打算,先发制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