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1章 林陶玉书,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具体的实施办法是由明报企业单独建立一个网络新闻部,创办一份网络新闻出版物,出版物暂为中英双语。</p>

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汇总亚洲范围内的重要新闻,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全球各地的订阅用户。</p>

陶玉书已经给这份网络新闻出版物起好了名字,就叫「亚洲新闻摘要」。</p>

光听名字,可谓逼格满满。</p>

陶玉书还想好了,以后真要是建立新闻门户网站,就叫亚洲新闻网。</p>

办大事,必须得有格局。</p>

这名字就很有格局。</p>

又过了几天,快到圣诞了,林朝阳打算带着陶玉书出门过过二人世界,一直在等陶玉墨下班回来好带孩子。</p>

结果等了好长时间也没见陶玉墨回来,他只好给砂糖游戏打了个电话。</p>

「你忙什么呢?怎么还不下班?」</p>

「忙工作呗!」陶玉墨说。</p>

嘿,林朝阳感觉今天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p>

平时都是晚出早归的,到了公司就是玩游戏、吃上午茶,今天竟然加上班了?</p>

「你先回来。」</p>

「回去干嘛?」</p>

「带孩子啊!」</p>

陶玉墨愤怒的质问道:「今天圣诞节,你让我带孩子?你们夫妻俩干什么去?」</p>

「我们你就管了。你带他们俩出去玩玩,费用我报销,还有加班费。」</p>

放在平时,林朝阳要说给「加班费」,陶玉墨也就干了,可今天她却没有表现得十分反常。</p>

「我差你那点加班费吗?」说完这句话,她就挂断了电话。</p>

林朝阳握着电话摸不着头脑,这什么情况?</p>

小姨子没回来,林朝阳把两个孩子一起带上,等跟陶玉书汇合后,他把小姨子今天的反常表现讲给了陶玉书。</p>

「你可真是不关心她!」</p>

陶玉书甩给了他一张《信报》,陶玉墨的采访就登在上面,另外还配了张美照。</p>

「玉墨还是挺上相的,就是这笑容有点太憨了。」</p>

林朝阳评价了一句,又问:「她采访见报就见报了呗,怎么还加上班了?」</p>

「估计是受到鼓舞了吧。」陶玉书说。</p>

不至于吧?小姨子平时表现得那么咸鱼,一个采访就奋发图强了?</p>

听着他的怀疑,陶玉书摊了摊手,「谁知道呢?」</p>

亲姐俩一个卷王、一个咸鱼,确实不太符合常理,莫非是一个采访把小姨子体内的隐性卷王基因给激活了?</p>

林朝阳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道理,不过还有待观察,万一是三分钟热度呢?</p>

一转眼,元旦已过。</p>

林氏影业出品的《纵横四海》已经在香江电影市场肆虐了半个月时间,看起来却没有丝毫疲态。</p>

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2650万港元,打破3000万大关已成定局,唯一的悬念是有没有机会破4000万。</p>

现在依旧以每日近百万的夸张数字收割票房,挤压了诸多双旦期间上映影片的生存空间。</p>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纵横四海》明星号召力强、影片质量过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老对手嘉禾、新艺城的拉跨。</p>

新艺城就不用提了,整个公司已经完全是一盘散沙,早已不复当年之勇。</p>

嘉禾现在只剩下程龙这个顶梁柱,而程龙的新片《飞鹰计划》现在还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之中。</p>

1991年将至,林氏影业用一部《纵横四海》称霸了影坛,也向市场宣告了自己如今在香江影坛的强势地位。</p>

最近这段时间林氏影业即将上市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不少娱乐周刊还煞有其事的报道了各种关于林氏影业即将上市的小道消息。</p>

有的说林氏影业要在3月份上市,有的说林氏影业要拿出几千万股股票给旗下导演、编剧、演员认筹,还有的说林氏影业上市筹资后要拍几部大卡司电影。</p>

各种小道消息的传播在《纵横四海》热卖的加持下,越传越凶,一时真假难辨。</p>

就在此时,《香江政经周刊》突然发布了1990年香江亿万富豪排行榜。</p>

香江的财经报纸、杂志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喜欢搞这种富豪排行榜,目的无非是为了博取眼球,吸引读者关注,进而促进刊物销量。</p>

之前如《明报》《信报》等媒体搞这种排行榜,多是以家族性财团为单位,</p>

且计算的标的也都是家族财团所控制的公司市值,不会将财富量化到个人。</p>

香江人看报纸上的这些信息也只是推算富豪们的财富而已。</p>

中国人讲究财不露白,把富豪们的财富如数公布,这绝对是件得罪人的事,</p>

一些比较大的媒体轻易不会做这种事。</p>

真正有媒体第一次详细披露香江富豪们的具体财富,还是在1987年,那一年《福布斯》杂志首次对全球富豪财富进行排名。</p>

李嘉诚以25亿美元的身家排名全球富豪第26位,顿时让他声亚洲。</p>

《福布斯》是过江猛龙,不担心富豪们的反应,香江的本土媒体却不能不担心,因此在披露富豪们的财富时多少都会留些情面。</p>

《香江政经周刊》这次明明白白的将排出「亿万富豪榜」来,举动可谓十分大胆,一下子将全港市民的目光都给吸引了过去。</p>

在这份新鲜出炉的「香江亿万富豪榜」中,排名第一位的自然是蝉联了多年首富的李嘉诚,他以185亿港元居于首位。</p>

其后嘉道理、郭德胜、包玉刚、霍先生等也都是香江人再熟悉不过的老牌富豪们了,看起来没有任何惊喜。</p>

不过《香江政经周刊》显然是深请读者心理的,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今年的「富豪榜」尽是些老面孔时,人家惊讶的发现在富豪榜前十名当中竟然有个生面孔一林陶玉书。</p>

在《香江政经周刊》之前,香江媒体都是只列「十大财团」、「十大财阀」之类的排名,因此虽然陶玉书之前两年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财富,却始终未进入富豪名单。</p>

这次的「亿万富豪榜」排的太过详细,再加上她掌握的财富这两年确实膨胀的太快了,因此一不小心就挤进了前十名。</p>

《香江政经周刊》在列举陶玉书所掌握的财富时,计算的非常详细。</p>

以1990年12月30日收市价计,陶玉书掌握玉郎机构70.30%股权,价值20.78亿港元;明报企业56.05%股权,价值35.87亿港元;</p>

林氏影业100%股权,估值32亿港元;深水湾道75号别墅,市场价4200万港元,合计89亿港元(小数点后不计)。</p>

89亿港元,排在了1990年香江亿万富豪榜的第6位。</p>

在一众香江老富豪的名字之中,陶玉书的名字分外惹眼,尤其是她的名字前面还冠了个夫姓,一下子更惹眼了。</p>

自香江开埠以来,身家几十上百亿的男富豪比比皆是,但女富豪却是凤毛麟角。</p>

不仅如此,陶玉书那传奇般的创业经历也不逊于诸多白手起家的老牌富豪。</p>

只用了短短五年便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同时还如此年轻。</p>

1955年出生的陶玉书,年仅36岁。</p>

即便是在香江这样一个财富神童辈出的地方,陶玉书这样的年纪和经历也足以傲视群雄了。</p>

跟她比起来,什么股市杀手刘銮雄、罗门三杰,简直如过家家一般,不值一提。</p>

这份「1990年香江亿万富豪榜」甫一面世,便将陶玉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羁中马

旧神之巅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邪神登阶:女信徒叩门献祭

酸菜鱼椰子鸡

镇天鼎

只出三剑

重生:逼我当渣男是吧

绿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