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6章 危难之处显身手,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危难之处显身手

林朝阳的上一部小说《楚门的世界》是在去年8月出版的,当时宣传的声势很浩大,国内不少地方报纸、杂志乃至电视台都有报道。</p>

小说出版后,如林朝阳以往的作品一样,立刻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p>

但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评论界的声音却不乐观了起来。</p>

一些评论家认为林朝阳在《楚门的世界》描写的社会已经脱离了现实。</p>

这些人认为一旦脱离现实主义道路,便犹如一具脱离了躯壳的灵魂,无所依靠。</p>

读者在这样的世界中固然能够获得一时的新奇与刺激,但却难以从中找到与现实生活的深刻连接。</p>

这样的论调在《楚门的世界》发行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大行其道,并且影响了相当一部分读者对小说的观感。</p>

口碑的毁誉参半,直接导致《楚门的世界》在上市热销期过后的几个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p>

到去年2月份,《楚门的世界》上市半年后,小说单月销量已经跌破了10万册,这样的情况在林朝阳以往的作品是非常少见的。</p>

在许多反对和批判《楚门的世界》的评论家、读者眼中,小说销量的下滑就是对他们的观点最好的印证。</p>

看到这样的结果,这群人无不是欢欣鼓舞。</p>

尽管在舆论上,他们没有办法压制那些支持林朝阳和《楚门的世界》的声音,但现实情况已经证明了他们的观点是对的。</p>

这更让他们有了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骄傲。</p>

同时心中对于那些林朝阳的忠实支持者们产生了深深的鄙夷,认为这不过是一群冲着名气盲目崇拜的跟屁虫罢了。</p>

然而,就在这些人洋洋自得的时候,事情却迎来了反转。</p>

去年5月下旬,国内有媒体突然报道《楚门的世界》改编电影在刚刚结束的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三项大奖。</p>

这个消息立刻在国内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p>

这年头《大众电影》一期行销数百万份,国内的电影爱好者数以亿计。</p>

大家没参加过戛纳电影节,但多少是有点了解的,那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电影节。</p>

《楚门的世界》改编电影竟然在电影节上连拿三项大奖?</p>

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介绍也能嗅到其中浓厚的现实主义味道。</p>

但就是这样一部耗费了陆遥无数精力,呕心沥血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发表之后却并没有获得界多少好评。</p>

许多人在看完这部小说后普遍认为小说的创作手法太过落伍,赘述过多,情节毫无新意,完全是一部失败的作品。</p>

小说第一部11月先在《花城》发表,12月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不管是口碑还是销量都不如人意,这也被许多人视为现实主义没落的又一佐证。</p>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时间与《寄生虫》仅间隔了一个月,受到的欢迎和评价却是天差地别的。</p>

一下子扭转了先前界关于现实主义未来发展的悲观论调和看法。</p>

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寄生虫》的特别与优秀。</p>

而且《寄生虫》还有一点讨巧的地方,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故事。</p>

小说中所展现的老金一家子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对立、人性的挣扎与丑陋。</p>

作者在笔触之间,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毫不留情、不加掩饰的,正对了国内批判的风气。</p>

林朝阳(中国)研究会会长的竞争当然是一种玩笑,众人一直在林朝阳家待到晚饭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开。</p>

又过了两天,李士非给林朝阳打来电话,说为《寄生虫》举办的作品研讨会情况有点变动,想跟他商量商量。</p>

早在去年《寄生虫》的手稿交给花城出版社时,李士非就提出了要在出版之际为这部小说在京举办作品研讨会。</p>

结果《寄生虫》1月上旬出版,因为时间靠近年根儿,花城方面就把时间挪到了年后。</p>

“有什么变动?”</p>

李士非的语气有些不好意思,“朝阳,你介不介意把《平凡的世界》也加入到研讨中?”</p>

《平凡的世界》?</p>

“那研讨会主题……”</p>

李士非说道:“主题升级一下,改为‘现实主义’,这个事吧……”</p>

李士非解释了一下原因。</p>

这次为《寄生虫》举办研讨会,花城方面是想把规格定的高一点,因此专门找到了《文艺报》《小说评论》两家杂志,希望可以联合举办。</p>

之所以会临时加入《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方面听说了他们要举办研讨会的消息,也想过来参与一下。</p>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是《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单位,这部小说又刚好是在《花城》杂志发表的。</p>

因此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提出了合办研讨会的想法。</p>

本来花城方面并不打算这么早为《平凡的世界》举办作品研讨会,毕竟小说才写了三分之一。</p>

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找了过来,提出了这个要求,花城方面也不太好拒绝。</p>

《平凡的世界》的是在《花城》杂志,第一部才刚发表了不到三个月,未来还会继续发表第二部、第三部。</p>

第一部小说的口碑不理想,对《花城》来说也有影响,如果能够借着作品研讨会为《平凡的世界》造造势,扭转一下口碑,未尝不是好事。</p>

只是这样一来,对林朝阳来说就有点不公平了。</p>

《寄生虫》的作品研讨会从年前就开始筹办了,对外联系宣称的也都是林朝阳作品研讨会。</p>

如此才获得了《文艺报》《小说评论》以及诸多评论家、作家的热烈响应。</p>

现在没有“蹭热度”这一词汇,但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p>

所以李士非才会专门来电跟林朝阳商量,并且言语间姿态放的很低。</p>

“没关系,那就一起搞嘛,一起搞还能热闹一点。”</p>

以李士非对林朝阳的一贯了解,他知道林朝阳大概率是会同意这件事的,但林朝阳的大度从容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p>

他当了三十多年编辑,太了解作家们的性格了,一般的作家碰到这种事就算是同意,也少不了要表达一番不满。</p>

从林朝阳的语气中,他没有听出丝毫愤懑和不满的情绪,反而带着欣然。</p>

这样的格局,实在让人敬佩。</p>

两人又聊了一阵作品研讨会的细节问题,李士非在电话中说道:</p>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下周三,下周三咱们燕京见!”</p>

“好。”</p>

一周之后,林朝阳正在院里陪冬冬玩,陆遥突然提着行李登门。</p>

一见面,寒暄了两句,陆遥就重重的握住了林朝阳的手。</p>

“朝阳,谢谢了!”</p>

陆遥的这声“谢谢”里满是真诚。</p>

《平凡的世界》寄托了他的全部心血,第一部发表后不管是在评论界还是在读者群体,都没有取得他理想中的口碑。</p>

这样的结果对于陆遥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p>

“说这些话干什么。”林朝岔开了话题,问陆遥:“住的地方安排了没有?”</p>

“《花城》帮忙给安排了人文社的招待所,我说不用,上你这来住就行。”陆遥笑着说道。</p>

“欢迎欢迎!走,我先带你过去西院安排一下。”</p>

两人说着去到西院,给陆遥安排了个房间,陆遥放下行李,和林朝阳站在院中聊天。</p>

冬日的暖阳撒在宽敞的院子里,温暖祥和,远处天空传来燕京城独有的鸽哨声,清脆悦耳。</p>

陆遥眯着眼睛,表情惬意,“还是你这地方好啊,真是神仙般的日子!”</p>

“是你心情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林朝阳笑呵呵的说了一句。</p>

陆遥脸上不觉露出笑意,这也确实是个原因。</p>

从去年开始,因为小说发表的一波三折,他已经遭遇了一波打击。</p>

小说发表后的口碑不佳,再次给了他一记重拳。</p>

直到最近,《平凡的世界》要在燕京举办作品研讨会,并且是四家合办,总算是让陆遥阴霾了大半年的心情照进了一束阳光。</p>

作品在燕京召开作品研讨会或座谈会,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心愿。</p>

一来是因为燕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拥有着当前中国最密集的信息资源与发布渠道。</p>

在京召开作品研讨会能够最快捷、有效的传播信息。</p>

二来燕京也是中国文化的高地,这里毕竟是众多国家级文化机构的大本营,名家如云,权威遍地,可以说是牢牢的掌控着中国文化界的话语权。</p>

很多外地作家都说燕京的码头很大、水也很深,一部作品要想得到全国性的认可,那首先要得到燕京文化界的认可。</p>

这一点,不光是陆遥心知肚明,就是一般的爱好者也深谙其中的道理。</p>

两人站在院中聊天,林朝阳问起《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进程。</p>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创作完成是在1985年的年末,当时陆遥只是完成了小说的初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羁中马

成为领主的我被迫种田

逆流水水

苍蓝星,亦是宝可梦大师!

Dr莫比乌斯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小小鱼虾

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小麦菠萝西

旧神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