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2章 吾辈拍马难及也,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吾辈拍马难及也
香江人过圣诞,也过元旦,12月的月末整座城市显得格外的热闹和忙碌,林氏影业也是如此。</p>
先有张婉婷执导的《秋天的童话》开机,这部电影投资号称1000万港元,请来了周润发和钟楚红,在现在的香江电影市场绝对是大卡司了。</p>
这种大投资,2000万票房只能保个本,要赚钱必须依靠外埠收益。</p>
好在《英雄本色》上映后,周润发在湾岛、东南亚、日韩地区已经红的发烫了。</p>
只要电影别拍成一堆屎,赚钱根本不是问题。</p>
《秋天的童话》开机后,又有王晶的新片《最佳损友》也在筹备开机,他携《精装追女仔》大卖之势再开新片,同样引发了许多同行的关注。</p>
不仅是同行,很多报纸、杂志也非常关注林氏影业的动向,现在皇子大厦的楼下已经开始有狗仔队出没了。</p>
除了这两位导演,林氏最近又多了一位导演。</p>
杜琪峰从新艺城跳槽到林氏影业,迫切的想要表现自己,这天他拿了个剧本来到公司。</p>
陶玉书对他的积极当然很高兴,刚翻开剧本打算看看,她放在桌上的大哥大响了起来。</p>
“黄生,这件事我已经跟麦生知会过了。我们林氏也要发展,并不是去故意挖你们新艺城的墙脚。</p>
你们新艺城人才济济,阿杜没多大名气,又大半年没开戏了……”</p>
当杜琪峰听到陶玉书喊对面的人作“黄生”时,立刻变得有些坐立不安。</p>
等挂断了电话后,陶玉书冲杜琪峰笑了笑。</p>
“黄生很看重你,不想放你离开啊!”</p>
“是啊,离开之前他找我谈过。不过黄生在公司话语权不高,再加上我上部戏的票房确实不理想。”</p>
杜琪峰解释了一句,然后又问道:“林太,不会给你们惹麻烦吧?”</p>
陶玉书脸色轻松,“大家都在电影圈,人员流动再正常不过了。都是一个行业,本来就是竞争关系,有什么惹不惹麻烦的。”</p>
自从《英雄本色》续集的事没谈拢之后,林氏跟新艺城的关系变得微妙了起来。</p>
虽然还没到敌对的程度,但显然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之前的关系。</p>
杜琪峰见状没再说什么,而是继续跟陶玉书阐述着剧本。</p>
在新艺城,拍喜剧片是每一个导演都要做的功课,只要你没牛逼到让三位老板觉得你可以自己独立开戏,那么就必须拍喜剧片。</p>
杜琪峰本来他是可以复制徐克、林岭东在新艺城的发展轨迹,成为顶梁柱导演之一。</p>
可没想到《开心鬼》中这样写道:</p>
“初读《寄生虫》我总有种熟悉的感觉,回想半天,才想起这种感觉来自于初中时所读的《变形记》。</p>
这部由卡夫卡所创作的小说虽与《寄生虫》在内容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但在叙事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p>
比如那贫乏物质生活带给人的感官上的冲击,比如两部小说不约而同的都写到了人因环境而产生的隔离和冷漠……</p>
董事长家的豪宅代表着财富、地位和权力,老金一家居住的半地下室则代表着贫穷、卑微和边缘化;</p>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气味”代表的同样是阶级的差异和底层人民身上无法摆脱的贫困印记。富人对穷人身上气味的嫌弃,反映的是阶级之间的隔阂和对立……</p>
穷奢极欲,追求享乐,肆意浪费,整个社会沉浸于肤浅的、虚幻的繁华之中,难以自拔。</p>
《寄生虫》如同一把匕首,以他锋利的刃刺破了香江社会最不堪的一面,给这个腐朽的社会以最深刻的批判。</p>
所有看过这部小说的读者将不得不思考社会公平、贫富分化这些宏大的命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一定会成为香江社会的一剂良药。”</p>
《明报》日销过十万份,是香江大报,也一直为香江社会各个阶层所追捧。</p>
《香江社会的一剂良药——谈小说<寄生虫>》这篇文章刊登当天便在广大的读者群体当中引起了巨大的影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