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多给点稿费不过分吧,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知故问,人家都来了。”</p>
章德宁的话让陶玉书摸不着头脑,“什么意思?”</p>
见陶玉书这个表情,章德宁问:“他不是来跟朝阳说奖项的事吗?”</p>
“什么奖项,人家是来跟朝阳谈《梵高之死》的出版事宜的。”</p>
听到这个话,章德宁这才明白自己误会了情况,心情愉悦起来,不是抢她报喜功劳的就好。</p>
她脸上绽放出笑容,“《梵高之死》也要出版了?你们家财迷又能收获一大笔稿费了。”</p>
陶玉书白了她一眼,没人跟章德宁抢着报喜,她也不着急了,见林朝阳跟祝昌盛说话,她一头扎进了厨房帮陶玉书干活,准备在这里蹭个晚饭。</p>
祝昌盛确实是来跟林朝阳谈《梵高之死》的出版事宜的,转眼间这部已经发表了9个多月时间,收获了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发表的那期《当代》打破了百万份销量,影响力更是非同一般。</p>
一部《梵高之死》直接让原本在中国籍籍无名的西方画家成了国内家喻户晓的名字。</p>
不仅如此,前一段时间燕京出版社趁着《梵高之死》引发的这股风潮,直接引进了欧文·斯通为梵高写的传记作品《渴望生活——梵高传》。</p>
作品上市当月销量便突破20万册,到现在两个月时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30万册,按照这个速度,这部传记作品应该在一两年之内便可以突破100万册的销量。</p>
对于一部传记作品来说,尤其是传记的主角一年前在国内还没有多大的名气,能取得这样的销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奇迹。</p>
而创造这样一个奇迹销量的背后,最大的原因既不是主角梵高的传奇经历,也不是传记作者欧文·斯通的出众才华,而是《梵高之死》这部广受国人欢迎的长篇所带来的巨大影响。</p>
就好像后世那些畅销、动漫会有同人作品一样,《渴望生活——梵高传》也享受到了类似于原著对同人文的加持,销量一飞冲天。</p>
年初《梵高之死》在《当代》发表是以专号的形式,本来《当代》编辑部是没打算这么快出版《梵高之死》的。</p>
毕竟专号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跟单独出版划上等号的,读者买了专号,短期内再次购买图书的欲望并不强烈。</p>
可现在看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销售成绩,编辑部那边也坐不住了,一部靠着《梵高之死》影响力引进的作品都能卖的这么好,他们不敢想象出版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销量。</p>
反正都发表九个月了,编审校印再折腾一阵,没有一年也差不多了,够用了。</p>
因此在社里领导的授意之下,才有了祝昌盛今天的登门。</p>
听祝昌盛说完了他们的出版请求,林朝阳沉吟不语,祝昌盛见状问道:“朝阳,伱是有什么顾虑?”</p>
没什么顾虑,就是想加钱。</p>
当然了,这话肯定不能直接说,得委婉一点,要不然不符合他的人设。</p>
“《赖子的夏天》今年卖的不错吧?”林朝阳问。</p>
祝昌盛听见他这个问题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回答道:“挺好。加印德宁见他跟祝昌盛说完了话,才走了过来,“朝阳,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p>
“什么好消息?”</p>
“茅盾奖要评奖了,我们编辑部打算把你的《棋圣》报上去。”章德宁雀跃的说道。</p>
“哦。”林朝阳点点头,反应平淡。</p>
“你‘哦’是什么意思?”章德宁看着他的反应,感觉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凉水。</p>
“就是知道了的意思。”</p>
章德宁瞪了他一眼,“这可是国内第一个长篇的评选,而且还是以茅盾先生命名的奖项,你就不激动?”</p>
“这奖项都传半年了,谁不知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