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又成反思文学了
“哎呀!我就说《当代》不愧是名刊种子,编辑同志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眼光独到。</p>
你说也是巧了,我那部小说刚写完,老李就来找我,这小说真就是给你们杂志准备的。”</p>
“哈哈,说的没错!”祝昌盛爽朗的笑道。</p>
晚上回到家,林朝阳告诉陶玉书:“我那小说被《当代》录用了,会发表在今年的的,《人民》编辑部也被安排到了这里办公。</p>
相比在人文社时的办公条件,《人民》编辑部如今的办公条件无疑要比以前艰苦了很多。</p>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是去年由文协主办,《人民》承办,之前因为《人民》还没跟人文社分家,所以名义上人文社也是奖项的主办方。</p>
只是今年《人民》被文协收回到作家出版社旗下,主办方也就没有人文社的事了。</p>
去年是奖项首次评奖,作为中国界被界一大批人痛骂,而这回,他的文章却被许多人奉为了圭臬。</p>
反思的风正逐渐兴起,作为最早在公开媒体上提出这個概念的人,林朝阳的《牧马人》也顺理成章的被许多人归到了反思的队列中来。</p>
另外还包括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方志的《内奸》等一批作品。</p>
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因为一篇文章,林朝阳刚挨完骂又开始受捧,这事既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反讽意味,又充满了魔幻主义的荒诞不经,让每一个熟知事情来龙去脉的人都忍不住发笑。</p>
“不过要说《牧马人》是反思也没什么问题,这篇小说的反思精神超越了单纯的宣泄和控诉,即便是放在反思当中也当得起是一面旗帜。”崔道义赞许道。</p>
这两年伤痕蔚然成风,以揭露和批判嗡嗡嗡期间的社会悲剧和个人苦难为主要内容,其社会意义和价值自然不可否认。</p>
相比伤痕更加情绪化的宣泄,反思的思想性和哲理色彩要更浓厚一些,对于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和人性弱点也不单纯的止于报复性的批判,而是具有更加理性的剖析和反思。</p>
这两者很难说孰优孰劣,但两者的流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了几分新旧交替的色彩。</p>
林朝阳以《牧马人》一篇小说横跨两种思潮,在界许多有识之士看来,颇有几分传奇性。</p>
当然了,这种变化可能连作者本人都没有关注到。</p>
只不过文坛总有一些好事者,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有吃瓜心理,才让这种讨论有了市场。</p>
“光凭着这份见识,朝阳就比如今文坛的绝大多数人高出了一个层次。”崔道义感叹着说道。</p>
王扶点了点头,“确实有见识,最主要的是有胆识,敢于表达态度。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p>
她又说道:“昨天我听荣大吹说,他们拿到了林朝阳新写的小说,还是长篇。”</p>
王扶口中的荣大吹,是《当代》的编辑荣世辉,人文社的资深编辑。因为热爱吹牛,才得了这么一个雅号。</p>
“啊!”崔道义惊讶的出了声,“长篇?这才几个月?”</p>
“我当时也纳闷,据说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写出来的。”</p>
崔道义再次惊讶,“不到一个月?抄也没那么快吧?荣大吹的话听听就好了。”</p>
可他一想到林朝阳写出了新小说,自己却不知道,还被《当代》给截胡了,心里就一阵难受。</p>
“太快了,这也太快了!”崔道义自己嘀咕了好一会儿,又问王扶,“知道小说写的什么吗?”</p>
“不知道,荣大吹就说是意识流。”</p>
“意识流?他怎么写起这个了,这个流派国内可没人写吧?”崔道义感觉自己今天不停的在惊讶。</p>
“谁知道呢?年轻人接收知识的速度快,总是有些新奇想法。”</p>
崔道义跟王扶聊着天,长吁短叹,满心遗憾。</p>
数日后,章德宁一脸喜色的跑到燕大图书馆。</p>
“朝阳,你的《牧马人》得奖了!”</p>
“什么奖?”</p>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啊,《人民》办的那个奖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