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萱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蓝调与象脚鼓的跨洋对话,特种兵重生回到校园,作者萱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台下先是寂静,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位非洲裔学生跳上舞台,加入了手鼓伴奏;韩国女生用伽倻琴弹出东方韵味的和弦;就连那个曾嘲笑他的金发女生,也用电子琴模拟出雨林的雨声。当阿泰最后一次敲响竹筒鼓,整个舞台仿佛变成了清迈的稻田,不同肤色的手在空气中划出相同的节奏弧线。

“这才是我想看到的即兴!” 教授激动地冲上舞台,“不是对某种风格的模仿,而是真实灵魂的对话!” 他转向阿泰,眼里闪着光,“能告诉我,你刚才用的节奏型,灵感来自哪里吗?”

“来自稻田,” 阿泰的声音有些颤抖,“还有青蛙、风和…… 家乡的月光。” 他掏出手机,向教授展示班兰村的照片,讲述竹筒鼓如何记录四季的声音。教授突然握住他的手:“阿泰,我想邀请你在音乐学院开一场工作坊,让大家听听‘月光的节奏’。”

两周后的工作坊上,阿泰带来了特殊的 “教具”—— 半干的稻田泥土、新鲜的棕榈叶、以及刻着祖先手印的老竹筒鼓。他让学生们赤脚踏上泥土,感受大地的脉动;用棕榈叶吹出鸟鸣,学习自然的音阶;最后,每个人用竹筒鼓敲出自己家乡的节奏,共同编织成一首跨越七大洲的旋律。

“音乐不是方程式,” 阿泰站在教室中央,身后的投影播放着班兰村的四季更迭,“它是泥土里长出的稻穗,是指尖流过的溪水,是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的自由。” 金发女生突然举起手:“那我们的智能设备,该放在哪里?”

阿泰笑了,他点开手机里的视频,班兰村的孩子们正在用感应垫记录一场暴雨的声音:雨滴打在铁皮屋顶的劈啪声、远处雷声的低频震动、甚至虫豸躲雨时的窸窣声,都被转化为闪烁的光轨和跳动的音符。“它们是耳朵,” 阿泰说,“帮我们听见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声音。”

工作坊结束时,教授送给阿泰一本《非洲传统节奏图谱》:“我曾以为传统需要被拯救,直到看见你如何让传统与未来共舞。” 阿泰翻开书页,突然在西非鼓乐章节里发现熟悉的节奏型 —— 那与泰国农耕号子竟有惊人的相似。

波士顿的雪不知何时停了,阿泰抱着竹筒鼓走在校园里,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手机响起,李洁发来消息:“未来旋律 cEo 下周去班兰村,说要亲自体验‘泥土里的音乐治疗’。” 阿泰笑了,抬头望向东方,想象着此刻的班兰村,稻田里的青蛙是否又唱起了新的夜曲。

他摸出一片棕榈叶,放在唇边轻轻吹奏。路过的非洲学生听见旋律,兴奋地用斯瓦希里语喊:“这像我们的迎宾曲!” 阿泰笑着点头,心里突然明白 —— 原来所有土地的心跳,都在用不同的语言,唱着同一首关于生命的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荒沙主宰

黄火青

爹,你穿越明末了

孟先生的猫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辣笔小欣

剑来:桃花客

南云鸿羽

睁眼新婚夜!换个丈夫,幸福一生

满月一家

文豪1978

坐望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