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红绸裹石充贺礼——《礼记》中的"贽见"制度变异考,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红绸三尺裹山石,锦匣雕龙藏朽枝。

礼单煌煌三千字,半是虚文半是痴。

一、贽礼本相:玉帛背后的真心

周天子册封诸侯时,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这些玉器本非珍宝,而是丈量诚意的标尺。《礼记》载:“以禽作六贽,以等诸侯。”原始贽见礼的真谛,恰似山野樵夫赠你一束荆条:重在心意,不在贵贱。

春秋时,晏婴使楚,献上的贽礼竟是半袋齐国盐土。楚王讥其寒酸,晏婴却道:“盐乃民生之本,土乃社稷之根。”面子工程的原始形态,本应如此返璞归真。然至战国,贽礼渐成炫富战场,邯郸商人以珊瑚树充贽,茎干实为漆木,枝叶竟是铜丝缠帛。这便埋下异化的种子——真诚让位于形式,心意败给算计。

生存法则:学孔子收徒,束修十条干肉足矣。关键在《论语》那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礼轻意重,方是贽见本义。

二、虚礼变异:空盒子的政治学

东汉某县令赴京述职,呈给司徒的贽礼是个描金嵌玉的空匣,内附纸条:“匣纳天地清气,敬献明公。”司徒大笑,转手将空匣送给宦官,反成三方心照不宣的交易。这种“虚礼实送”之术,揭开面子工程的荒诞剧幕——礼物越是虚无,利益越是实在。

《金瓶梅》第六十回,西门庆给蔡京送生辰纲,清单写着“南海珊瑚树一株”,实则庭院摆件大小。而真正的厚礼,是夹在礼单里的盐引票据。正如《礼记》所言:“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面子工程的高手,总能把“往来”做成一本糊涂账:你送我红绸裹石,我回赠锦匣装沙,两厢账面却记着千金流水。

生存法则:效仿苏轼送佛印“清风明月”礼,空船去满载归。虚礼要虚得坦荡,如郑板桥赠上司“一窗竹影”,反得“风雅”美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称帝了,才告诉我父母是禁忌级?

满汉全席

我拿你当死敌,你拿我当老婆?

依然之心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易生E暗黑剑神

萌学园:成为法神的我HE了

晓眠Pro

辞职躺平后,我变超有钱了

寒风凌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