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 开张大吉,麻烦上门,汴京风云录,杵凌,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三郎扛着一大包散发着复杂气味的猪杂碎和骨头,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原材料有了着落,接下来就是“硬件设施”。
他先是溜回自己的破窝棚,把东西藏好。然后贼眉鼠眼地在瓦子区转悠起来。这片区域龙蛇混杂,到处是破烂玩意儿。没花多少工夫,他就从一个倒塌的土墙边“捡”到一个破了大洞的铁锅,又从一个废弃的灶台里“借”了几块耐火砖,甚至还顺手牵羊……呃,是“征用”了旁边没人住的破屋门口倚着的几根手臂粗的干柴。
至于碗筷和桌椅?开玩笑,路边摊要什么桌椅!到时候找块人流量大的空地,炉子一支,大锅一架,食客们站着吃或者蹲着吃,那才有氛围!碗?自带!或者……到时候看情况,能不能“借”几个。
调料是个关键。没有辣椒、花椒、孜然这些灵魂伴侣,串串香的魅力至少减半。赵三郎跑了趟附近的杂货铺,对着一堆他不认识的香料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类似花椒、茴香、桂皮的东西,辣椒这玩意儿这个时代好像还没普及,只能先作罢。他用身上最后的四文钱,抠抠搜搜地买了一小撮花椒和几颗八角。盐是必需品,好在不贵。至于提鲜增香的酱油……他只能厚着脸皮去相熟的包子铺老板娘那里蹭了一小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对,是只欠清洗和熬汤了。
清洗内脏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赵三郎忍着恶臭,提着那包杂碎来到汴河边,找了个僻静的角落,用河水反复搓洗。草木灰、粗盐都用上了,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才勉强把那些猪大肠、猪肺、牛肚之类的东西收拾干净,累得他腰酸背痛。
回到窝棚,他用“借”来的砖头搭了个简易炉灶,把破锅架上,倒入河水,将大骨头敲碎扔进去,又放了八角、桂皮和几片捡来的老姜去腥,点燃柴火,开始熬制高汤。
趁着熬汤的功夫,他又找来些竹子,削成一根根长短适中的竹签,把处理好的杂碎和一些野菜(也是“借”来的)切块,一一串好。
当浓郁的骨汤香气混合着香料的味道开始在破窝棚里弥漫时,赵三郎感觉自己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尝了一口汤,虽然比不上后世加了各种科技与狠活儿的老汤,但也算鲜美醇厚。
把串好的食材往滚烫的骨汤里一放,随着热气升腾,一股难以言喻的香味开始扩散开来。
“嗯,差不多了!”赵三郎找了个破木板当托盘,把煮好的串串捞出来,淋上点盐水和蹭来的酱油,撒上碾碎的花椒面。
“赵氏秘制串串香,开张!”
他端着这“开张第一锅”,信心满满地走出了窝棚,准备去巷口人多的地方试试水。
刚走到巷口,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堵在那里,正是昨天在赌档揍他的“骰子张”手下的那几个打手,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眼露凶光的家伙,外号“铁头”。
“哟,这不是三郎嘛?”铁头皮笑肉不笑地走过来,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木板上,“行啊小子,这才一天不见,就捣鼓上新玩意儿了?闻着还挺香。正好哥几个也饿了,拿来孝敬孝敬?”
赵三郎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麻烦还是找上门了。他这小身板,硬刚肯定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