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有娘在,这天还塌不下来!
回顾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有娘在,这天还塌不下来!,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回顾云生,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亚夫说的很有道理,刘启也明白他的顾虑,此时此刻他只能选择相信周亚夫。
刘启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走到桌案前,掏开了下面的暗格,从里面拿出来了一个虎符。
“朕已经等这天很久了,这个虎符乃是高皇帝当年调兵所用,传至今日,朕一直带在身边。
凭此符,你可节制天下兵马,接了此符后,你的军令便如朕亲临,如不从者可军令处置。
另外,朕赐你先斩后奏之权、临机专断之权,战场上的一切,全部由你节制!”
周亚夫激动坏了,从刘启的话中就能听出,这虎符究竟有多重要。
周亚夫接过这虎符,便是真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
刘启给了他这份信任,因此他在心里发誓,誓死效忠刘启!
决心已定,刘启没有丝毫犹豫,将虎符递给了周亚夫。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三个月内,臣定会为陛下肃清叛逆,绝无虚言!”
———————————————
次日,周亚夫便开始整顿军马。
三天后,周亚夫便带领着大军开拔,浩浩荡荡的赶往前线。
三营的人马加上南北二军,凑出了十万之众,也算和吴楚联军有一战之力。
刘启看着几乎搬空了的京城,内心无比的复杂。
这是刘启登基后第一次面对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刘启始终没有信心。
在刘启自己看来,这完全是孤注一掷,将宝全押在了周亚夫身上。
实际上,真正该担心这场叛乱结局的,应该是吴王刘濞。
刘濞本来希望自己起兵后,能得到其他诸王的响应,多路人马共同进攻中央朝廷。
如果这样的话,刘濞的胜算会大很多。
但齐王刘将闾突然变心,将消息泄露给了朝廷,从而使朝廷有所防备。
刘启下的赦免令,安定了其他观望的诸侯王的心,使他们从摇摆不定变成支持中央朝廷。
刘濞是亡命之徒,其他人可不是,没真正逼到份上,谁也不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
刘濞起兵时制定的计划虽好,但现实却给了刘濞重重一击。
齐王刘将闾突然反叛,不仅将消息泄露给了朝廷,更是坚定地站在朝廷这边。
再加上济北王刘志被郎中令挟持,无法参与造反,导致齐地这边的压力暴增。
济南王、淄川王、胶东王、胶西王只能先联合起来,待攻破齐国后,再去和吴楚大军会师。
实际上,齐地的这四个国家完全就是凑数的,起兵后便围攻齐国的临淄城,打了半个月,愣是连城墙都没攻破。
赵国这边虽然联合匈奴起兵,但是被驻守在雁门和云中的李广、郅都二位将军牵制,死活没能找到南下的机会。
现在看来,虽是七国叛乱,但实际上能够左右全局的,只有吴楚联军这一路。
……
但此刻的刘启并不清楚前线的战况,只知道七国叛军声势浩大,而且是连连取胜。
刘濞想要获胜,就必须速胜,先拿下梁国后,打通各国之间的联系,才有资格进攻函谷关。
毕竟七国的叛军蓄谋已久突然出击,地方上的守将没有防备,战败也属正常。
越往后拖,朝廷获胜的概率越大。
刘启的心里很不安定,现在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批改奏章,只能借着出去走走的机会散散心。
刘启在皇宫里漫无目的走着,小太监不知道皇帝要去哪儿,只能在后面默默跟着。
半个时辰后,刘启抬起头,却愣在了原地。
自己竟然来到了母后的宫殿!
自从父皇和云伯走后,刘启可以依靠的长辈也只剩下了窦太后和馆陶长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