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乱棍打死一只耳?
百李山中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6章 乱棍打死一只耳?,爸爸的擎天柱让我看第二集,百李山中仙,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乱棍打死一只耳?
乱棍打死一只耳?</p>
“嗷唔……吼……”</p>
看到黑虎,一只耳发出一声咆哮。它记得这个大黑胖子,记得它们曾经交过手,记得这个大黑胖子打法相当猥琐了。</p></p>
“嗷……”黑虎也看到了一只耳,它也记得一只耳这个家伙,记得自己的几个伙伴都是被一只耳害死的。</p></p>
黑虎往前一蹿,吼声消失,它也落入了雪里。</p></p>
和一只耳在雪里扑腾不一样的是,黑虎消失了。</p></p>
但很快,一只耳发现了不对,因为雪面呈一条线型在崩塌。</p></p>
很快,一条狭窄的通道出现了。</p></p>
青老虎的绝技出现在了黑虎身上。</p></p>
这就是头狗的魅力,它无法言传,但它能身教,将自己的本事教给后辈。</p></p>
黑虎明显是学到了精髓,而跟过来二黑、白龙,一前一后沿着黑虎开辟出的道路行进。</p></p>
这时的一只耳有些慌,于是它更卖力的扑腾起来。</p></p>
它比野猪、狍子要灵活许多,没被雪拔住,但它行进得很慢。</p></p>
相反,赵家狗帮在黑虎的带领下,毫无困难的在雪中穿行。</p></p>
一只耳就好比溺水挣扎,连狗刨都生疏;而赵家狗帮的猎狗,它们直接开始了潜水。</p></p>
一只耳不断腰腹发力,提身向前扑腾。</p></p>
终于,一只耳来到一棵花曲柳附近。</p></p>
花曲柳就是水曲柳长得大到一定程度,木材破开后,有着花花溜溜的纹路,所以又叫花曲柳。</p></p>
这花曲柳长在簸箕崴子里,树根往上半米都没在雪中,但它粗大的树腿破土而出,在雪里似小拱桥一般。</p></p>
一只耳前掌踩住树腿,一登一提身,将身往上一拔,一蹿一纵。</p></p>
它上树了!</p></p>
传说猫教老虎留一招,留的就是上树这一招。</p></p>
一只耳没上太高,这花曲柳主枝旁边分出一侧枝,由于被主枝压制,这侧枝横往旁长,并有枯坏的趋势。</p></p>
它也不高,距离雪面不过半米多的距离。</p></p>
一只耳就像走钢丝一样,颤颤巍巍地上了侧枝。它尾巴要是还在,不会这么困难,尾巴没了,使得它对平衡的掌握极差。</p></p>
“嗷嗷……”黑虎出雪,同样蹬着树腿往上一蹿,但黑虎不是上树,因为一只耳就在它头顶。</p></p>
黑虎蹿起,咬向一只耳后小腿,一只耳艰难地抬腿,整个虎险些从树杈掉下来。</p></p>
这时,二黑、白龙,一连串的猎狗都到了,它们把嘴从雪中伸出,朝上面的一只耳发出怒吼。</p></p>
一只耳进退两难,不是这兽王怂,远处一声声枪响震得它心惊胆寒。如今又身处这么个破地方,一只耳一身战力无法施展。</p></p>
“嗷呜……吼……”一只耳将身一纵,不向前不向后,而向簸箕崴子左肋扑去。</p></p>
那边是岗梁子,那里人行、爬犁过,即便昨天下了一场大雪,那里的雪也不会太深。</p></p>
可这花曲柳,距离那岗梁子百八十米,一只耳纵跃能力虽强,但也蹿不了那么远了。</p></p>
当它落下时,整个虎就陷在了雪里。</p></p>
“汪汪汪……”</p></p>
“嗷嗷嗷……”</p></p>
这一下,赵家狗帮乱营了。</p></p>
所有猎狗下意识地扑奔一只耳,这一扑,大多数狗都陷在了雪里。</p></p>
但狗在雪里扑腾时,状况比一只耳要好的多。</p></p>
这种情况,和开春领狗撵狍子、野猪、鹿一样,将这些动物从无雪的阳坡撵到有雪的背阴坡。</p></p>
狍子什么的,到背阴坡就陷住,但猎狗却无恙。</p></p>
这是狗的身体构造决定的,它比那些山牲口更灵活。</p></p>
老虎倒是比狗还灵活,但它沉。</p></p>
野兽威猛与否,取决于它的体重。但在大雪里,体重过大就吃亏了。</p></p>
不光一只耳吃亏,黑虎、二黑、白龙在雪里瞎扑腾时,也不如青龙它们灵活。</p></p>
顷刻间,青龙、黑龙、黄龙、小花、青老虎五狗呈扇子面,围住一只耳后座。</p></p>
打围行里说到猎物的后座,就是腰部往后,后腿、大胯、屁股、尾巴。</p></p>
这样,让一只耳很没有安全感。</p></p>
它猛地转身,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沉,这时青老虎纵起前半身,张嘴向一只耳咬来。</p></p>
“嗷!”一只耳悍然起身,三腿撑身,一只前掌拍向青老虎。</p></p>
虎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都远在狗之上。</p></p>
它这一掌后发先至,一巴掌就将青老虎拍在了雪中。</p></p>
“嗷……”拍落青老虎的一只耳,将头微微一摇,仅剩的那只虎耳翻动,活灵活现真如脑后生眼。</p></p>
这才是所谓的吊睛白额虎!有人说吊睛白额是虎吊眼梢,额头有花纹。</p></p>
实则不然,虎耳一翻为白,再一翻为黑白似瞳,所以虎耳又称假虎眼。</p></p>
据说假虎眼向前翻,是虎不欲死战。而如今,假虎眼朝后,说明一只耳正处于盛怒之下。</p></p>
“吼……呜……”</p></p>
虎啸山林。</p></p>
虎吼声压过漫天风声,狗叫声在这时也变了,变得急促中略带恐慌。</p></p>
“听……嘡!”</p></p>
忽然,天空炸响。</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