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双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回 扫千军穷逐涂殚人 奏凯歌高唱破阵乐,紫鸾记,桫椤双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交战在即,苑君璋望来望去,虽可见唐阵中秦王帅幡,却不见李世民人影,他不禁心生疑虑,即来于宋金刚说道:“宋王,李世民贯用侧翼突袭,不可不防。”宋金刚一点头,环顾左右,说道:“西北谷中,凶氛笼聚,多半有诈,传尉迟恭去护右侧翼。”他话音刚落,对面鸣锣击鼓,呐喊摇旗,唐军群威群胆,已分两路冲突上来,宋金刚不敢怠慢,当即驱兵应战,两军杀作一团。
阴风恶天宇,戈甲遍荒郊;猋骑策雷电,杀气黯青霄。徐世积、秦琼、程咬金击北阵,罗士信、秦武通、翟长孙击南阵,两军厮搏,肝髓流野,血肉横飞,昼昏日淡,鬼哭神惊。直酣战至午时,两军旗鼓相当,正难分胜负之际,西北谷中果然一声炮响,突出一彪人马,以李世民为首,殷开山居其后,直奔宋军右翼而来。宋金刚于此早有戒备,还自鸣得意,只见他扬刀呼喝,中军旗旛应声而动,尉迟敬德急忙操鞭驰出,迂回而上,便去接李世民那路人马。
介休城下正杀得天翻地覆,而雀鼠谷东原上林中,八百黑甲骑业已整装待发。不过独孤彦云却仍一脸愁容、杨玄瑛见状,便说道:“毕竟是直面旧主,独孤公子若有顾虑,大可不必现身,在此等候即可。”独孤彦云强颜说道:“玄瑛妹子毋需操心,在下自有分寸。”杨玄瑛点头说道:“宋金刚收余烬背水一战,此役也不可轻敌,你我还当自勉。”独孤彦云说道:“多谢玄瑛妹子提醒。”两人正说到此处,西北远方隐约传来一声炮响,杨玄瑛闻之说道:“秦王伏兵已出,也该你我准备上阵了。”话音未落,澧兰快马奔来,兴奋不已说道:“公主,秦王殿下击敌阵右侧翼,宋金刚果然中计,引大军转向面北,主攻秦王而去。”杨玄瑛点头“嗯”了一声,转身登上战马,取出流云槊操在手中,扬声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若可换得天下太平,纵是杀伐恶业、身堕无间又何妨!今敌阵背对我,定当痛击之!”说话声中,沅芷、澧兰仗剑一指,策马而出,黑甲骑众纷纷亮刀,齐声呼喝,亦随其杀往林外。
另一头宋金刚见李世民现身,其部正与尉迟敬德交战,他急功近利,忙引阵面北转向,以期先行剿灭李世民本部,奠定胜局。宋军一拥而上,战阵重心右移,宋金刚还连连催促众士去围李世民,怎想忽闻声后隆隆作响,惊若雷震,他回头看去,只见一众黑骑,如火如荼,奔压而来,尚不及宋军诸将转身引兵还战,黑甲骑横冲直撞,已突入宋军后背,喊打砍杀。陌刀削铁如泥,玄铠坚不可摧,凡黑甲骑过处,宋军人仰马翻,靡倒一片,直教宋金刚瞧得面如死灰,进退失据。
骤逢唐军三面合击,腹背受敌,宋军将士鸡飞狗走,穷于应付,左支右绌,一乱涂地。宋军自绛州北遁至此,本就意志不坚,如今又处落劣势危局,未出多时,便军心崩散,丢盔弃甲,四下逃遁。宋金刚还在嘶心裂肺嚷喝,手忙脚乱指点,苑君璋冲上前来,疾声呼道:“宋王,大势已去,快走吧。”宋金刚愣了半晌,说道:“传令退入介休城中,以城拒敌!”苑君璋忙说道:“宋王,此事万万不可,介休孤城一座,又无余粮,宋王凭何拒敌?”宋金刚闻言,又环顾四周,唯见唐骑纵横驰骋,逐赶剿杀溃兵游勇,连张万岁、尉迟敬德、寻相等将,亦失散乱军之中,不知所踪。败局已定,计无可施,宋金刚也只能望之兴叹,含恨而道:“走太原,会合大汗再说!”说着他携本部众骑奋力拼战,直杀到槊血满袖,总算决围而出。
但李世民还不容敌魁轻易走脱,眼见宋金刚引百余骑奔太原方向,他即于左右喝道:“此役志灭刘、宋,图一劳永逸。介休孤城,不必理会,传令三军将士,乘胜追袭,未得我令,不可停歇!”众将得此号令,争先恐后,猛追穷寇。沙尘滚滚,骠骑昂昂,唐军趁势长驱而进,马不停蹄,至平遥城下,再得捷报:日前李靖、刘季真已克复平遥,而其进取太原之时,逢刘武周闻宋金刚一败如水,片甲不留,他当即大骇而走,潜遁马邑,故李靖等抵太原城郊之时,仆射杨伏念立刻举城降唐。至于宋金刚,他回不了太原,亦于半途转道,改奔雁门。
是夜,唐军小憩一宿,又于次日继续启程追亡。毕竟是大获全胜,振奋人心,三军上下,无人觉的疲累饥渴,竟马不停蹄驰上勾注山头。当李世民率军入雁门郡城之时,先锋秦琼、程咬金又早已扫荡马邑,大胜归来,报刘武周、宋金刚势穷力屈,弃马邑孤身投奔定襄突厥处罗可汗。而此际,后军亦有人来禀,寻相、张万岁、尉迟敬德收残兵还守介休,因其孤立无援,粮草殆尽,献城乞降。
至此,刘、宋悉平,并州战事,历时一年,终于落下帷幕。功成行满,李世民携众将登上北魏长城遗迹,远眺雁北高原,环瞰塞下山河,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可他俄然回过头来,却乍见垣下三军将士,经千里转战,浴血厮搏,如今个个伤痕累累,衣甲残破。再回想这些日来,众将士不舍昼夜,卧雪眠霜,栉风沐雨,更未得一顿饱食,未得一夜好睡,各中酸甜苦辣还教人感慨万千,更令他热泪盈眶,唏嘘而道:“此役得平刘、宋,非我一人之绩。众英不辞辛苦,杀敌致果,实乃居功至伟。”诸军将士见李世民登垣,已是欢欣鼓舞,现下闻得此言,更是激动万分,群情鼎沸,当即齐声高呼“万岁”,声动天地,凌惊寰宇。
此情此景,杨玄瑛瞧在眼里,也是思潮起伏。想李世民虽贵为秦王,可自出师来,不仅运筹决算,亲临阵敌,更始终与将士同甘共苦,和衷相济,实属不易。众志成城,百万一心,有如此将帅兵卒,又何愁不能扫平四海,想到此处,不能自已,她便上前说道:“征伐劳苦,破敌艰辛,将士之功,不可磨灭。今当奏凯乐一曲,歌以永志!”李世民大喜过望,说道:“素闻玄瑛姐琵琶技艺精湛绝伦,妙不可言,我愿与众洗耳恭听。”话音未落,漓兰已递上紫鸾琵琶。杨玄瑛接过琵琶,说道:“既有昔日兰陵王五百壮士退周师,留一阙';入阵曲';传颂后代,今日我当以此阙';破阵乐';祝捷,盼秦王义武恢扬,再接再厉,扫除凶秽,廓清天下!”说话声中,她斜抱琵琶,弹挑丝弦,铮铮亢亮之音,自指尖而起,霎时彻响雁门山头。
琴音激厉,曲魄豪迈,时而似钲鼓齐鸣,千军摇喊,时而似兵戈交响,万马奔腾,声势磅礴,气象恢宏,城下将士闻之,勃然奋志,纷纷取兵击节,放声应曲齐唱道: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戎歌慷慨,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情至深处,教人难以自拔。李世民壮怀激烈,更取闟戟一枝,足踏乐律,扬戟起舞,又引吭高歌道: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不过,尽管并州平定,但关东仍有各路诸侯争霸,郑主王世充、夏王窦建德,中原逐鹿,究竟谁可问鼎,还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