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状的姚佳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满门忠烈,矢志报国,晚唐:归义天下,不可言状的姚佳辰,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家父重病时,亲手所刺,只为激励张某忠于朝廷,莫忘国事。
家父临终前,卧床数月,他在病榻上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呼三声‘东出,报国!’后,含恨而终。”
此时的张承奉,已是泪流满面。
而张承业也比他好不到哪去,同样是热泪盈眶。
张承业从张承奉的言语之中,甚至能够身临其境,体会到张淮鼎临终时的不甘与遗憾。
“使君一家,祖孙三代矢志报国,可谓满门忠烈,承业必将此事禀奏圣人!”
然而,他并不知道,尽忠报国这四个大字,不过是张承奉在前往大斗城之前,让张进达临时刺的。
至于张淮鼎临死大呼勤王报国,那也是张承奉杜撰的。
而他今日所为,不仅是要感动张承业,同时也是希望借张承业之口,传进长安天子。
想要谋求河西节度使,光是收复甘、肃二州可还不够,还得让李晔明白自己的志向,知道自己的忠心。
如果说大唐还有忠臣的话,那只能是汴梁的朱全忠,与他河西的张承奉。
巡视过牧场,二人在当天夜里回到了甘州城。
明日,张承业就将动身回朝,今夜使团所居住的院落,注定不可能平静。
敲门声此起彼伏,张承奉的亲随们穿梭于回廊之中,他们敲开随行使者的房门,以重金相赠。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张承业的耳朵。
他等了好一会,始终不见有人来向自己行贿,也让张承业为了婉拒张承奉的好意,而提前打好的腹稿落了空。
清晨,天色微亮,张承奉已经带着一千精骑早已等候在院落外。
张承业闻讯出门,只见张承奉坐在马背上,朗声笑道:
“甘州新定,道路不宁,且容我礼送张公出境。”
张承业受宠若惊,推辞道:
“使君事务繁忙,岂敢劳烦使君相送。”
张承奉动容道:
“事务繁忙,可以委任僚属,但今日一别,不知此生是否还有机会能与张公重逢。
我与张公相识不过数日,却有相见恨晚之感,如今不舍离别,欲要相送,还请张公成全。”
张承业大受感动,便也不再推辞。
又是一趟二百里的旅途,来时走了三天,去时,却足足行了六日。
在此期间,张承奉与张承业食则同席,寝则同榻,感情与日俱增。
却也有一个疑问,一直缠绕在张承业的心头。
当再次来到大斗拔谷,二人相遇之地,张承业终于问了出来:
“张某此行,使君礼遇甚厚,然而,使君派人贿赂同行使者,为何独独不曾为我送来金银?”
张承奉坦然道:
“我以重金贿赂使者,是不想他们在君前进谗,并非有求于人。
我知道张公是道德长者,又何须以黄白之物,来辱没我们之间的情谊。”
说着,张承奉认真道:
“承奉自幼孤苦伶仃,如今自觉与张公意气相投,愿以兄事公,还望张公准许承奉的不情之请。”
张承业疑惑尽去,笑道:
“我在家中排行第七,若是使君不弃,尽管唤我一声七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