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激战阿登
塞外一片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7章 激战阿登,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塞外一片雪,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当下错综复杂且严峻的局势,元首希特勒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甘,他迫切地渴望改写战局,重新夺回战争的主动权。此时的西线战场,已然成为决定德国命运的关键所在。
盟军在西线投入的兵力已超过二百多万,宛如一股汹涌的钢铁洪流,对德国形成了强大的压迫之势。他们不仅在人数上占据优势,武器装备更是精良齐全,各类先进的火炮、坦克、战机一应俱全,且燃料储备充足,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具备了极高的机动性与持续作战能力。
盟军的坦克部队配备了大量新型号的战车,其装甲防护与火力输出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相比之下,德军部分老旧型号的坦克在与之对抗时显得力不从心。在火炮方面,盟军的远程重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能够对德军的防线进行远距离的精准打击,让德军的前沿阵地与后方补给线路时刻处于威胁之下。
空军力量上,盟军战机数量众多,性能卓越。战斗机具备出色的机动性与空战能力,牢牢掌控着西线的制空权,使得德军的空中侦察与支援行动困难重重;轰炸机则凭借强大的载弹量,频繁对德国的工业设施、交通枢纽以及军事基地展开大规模轰炸,严重破坏了德国的战争潜力与军事部署。
而充足的燃料供应,更是让盟军的各类装备能够满负荷运转。无论是坦克在战场上的纵横驰骋,还是战机在空中的频繁起降,亦或是运输车辆在补给线上的穿梭往来,都离不开燃料的有力支撑。这使得盟军能够迅速调兵遣将,灵活地变换战术,对德军防线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
如此强大的盟军,无疑成为了德军在西线战场上的一大劲敌,给德国的防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也让元首希特勒改写战局的愿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在盟军于西线如潮水般的强大攻势下,德国局势岌岌可危,元首希特勒决心背水一战,发动阿登反击战,期望以此打乱盟军的战略部署与节奏,为德国在西线战场赢得转机。而这一重任,毫无悬念地落到了素有“救火大师”之称的莫德尔元帅肩上。
莫德尔元帅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大,他临危受命,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为了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莫德尔元帅力排众议,决定投入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参战。加上西线原有的可以调动兵力,此次参战兵力高达七十多万人,规模之大远超以往。同时,他还动用了四千多辆坦克,上万门大炮,无论是兵力还是物资投入,都远远超过历史上的那一次阿登反击战。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使得德军在战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火力优势,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莫德尔精心挑选了德国最精锐的部队,包括党卫军装甲师以及经验丰富的步兵师,这些部队在过往的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与坚韧的意志。同时,莫德尔元帅还积极协调各类武器装备的调配,确保参战部队配备最先进的坦克、火炮等武器,为即将到来的反击战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战争的成败,仅仅有陆军还是不够多,阿登反击战的的成功,有赖于空军的配合,此时的德国虽然战胜了苏联,但是在空军的实力和飞机数量上,远远不能和盟军相比。
为此元首不得不请求大明王朝空军的帮助。元首非常清楚,大明王朝生产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已经远超盟军一个档次都不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