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广11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无为而无不为,修仙修傻了,普广111,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怡宝恭敬问道:“老君,您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该如何理解?为何不刻意求德反而有大德呢?”

老子手抚长须,说道:“上德之人,其德出于自然本心,行事顺应道,并非为了博取名声或回报才去践行德,就像天地化育万物,默默无言,毫无居功之心。他们的德在行动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不刻意彰显,不自我标榜,这才是真正的德。而那些刻意去表现自己有德行,生怕失去德之名的人,实则已偏离了德的真意,只是徒有其表,内心并未真正体悟德之内涵,故曰无德。”

小普若有所思后问道:“老君,‘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上下德在行为与动机上的差异,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老子微微点头,道:“上德之人无为,是因其深知道的规律,一切顺应自然,不刻意去做什么,也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下德之人虽有德行之举,却往往带着某种目的去行动,或是为了得到赞誉,或是为了获取利益。吾辈当效仿上德,于世间行事,去除刻意与功利之心,让行为从本心出发,遵循自然之道,不被外界的功名利禄所迷惑,方能真正践行德之真谛,使自身德行圆满。”

怡宝又追问道:“老君,‘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从道到礼的演变,是不是意味着社会道德在逐渐衰退呢?”

老子目光深邃,说道:“然也。道是万物之源,德是依道而行的自然体现。当人们逐渐远离道,便只能依靠外在的规范来维系社会秩序,从德到仁,从仁到义,再到礼,道德的内涵逐渐变得形式化、表面化。礼虽有其规范社会、约束行为之作用,但当人们只注重礼的形式,而内心缺乏忠信,礼就沦为一种空洞的仪式,甚至成为引发纷争与混乱的源头。如繁文缛节过多,人们疲于应付,反而忽视了真诚与善良的本心,导致虚伪盛行,道德崩坏。”

小普接着说:“老君,‘前识者,道之华,而无实’,这前识是指什么?为何说它是道之华而无实呢?”

老子神色凝重:“前识者,即那些自认为有先见之明、能预测未来的人或观念。他们往往脱离实际,仅凭主观臆断或一些表面现象就妄下论断,看似高深莫测,实则只是道的虚华表象,没有实际的根基。就像空中楼阁,虽看似美丽,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真正有道之人,注重的是实际的行动与内心的体悟,而非这种华而不实的预测与判断。”

怡宝眼睛一亮,问道:“老君,‘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真,不处其华。故去彼取此’,这是不是说我们在生活里要追求内在的厚实与真诚,摒弃浅薄与虚华呢?”

老子微笑道:“善哉。于世间,当以质朴真诚之心为根本,远离那些表面的、虚伪的东西。不被虚荣的礼仪、空洞的预言所左右,坚守道与德的内涵,于言行中展现真正的品德与智慧,如此方能在人生之途,契合于道,收获内心的安宁与生命的圆满。”

小普与怡宝皆拱手行礼,深感此章内涵深刻,决意于今后悉心体悟践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地外探险

酒边云

离婚后,她光芒万丈

鹿火火1

从前有个协谷镇

艾搭不理

有没有一种可能散人也能制霸全服

沽酒郎

开局一艘列车,我掠夺诸天文明

风秋莫

野情,燃烧

阿珍她爱上了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