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广11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儒道激辩,修仙修傻了,普广111,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况女子于世间,亦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诸多,或相夫教子,或操持家务,或于市井之中营生,皆不可或缺。
您将女子与小人同列,莫不是忽视了女子之诸多善举与功绩?
且若按夫子有教无类之说,无论何人皆可教化,又何必独独对女子之教存此偏见?”
孔子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道:
“怡宝,你之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吾之言语,或因当时情境,未虑后世之变。
然儒家之道,本就在不断修正、完善。
女子之能与善,吾亦有所见,如孟母三迁,育子成贤,此乃女子智慧与远见卓识之体现。”
怡宝得理不饶人,继续说道:
“夫子,您既知儒家需与时俱进,却仍拘泥于旧有的对女子之成见。
若以儒家仁道为基,当平等视之众人,不应有此性别之差。
且昔者,舜帝之妻娥皇、女英,辅佐舜帝,德馨流芳;许穆夫人,才情绝世,为救国难奔走呼号。
此皆女子之楷模,夫子又何忍以一言蔽之?”
孔子一时语塞,沉默片刻后,又道:
“吾虽有失偏颇,然儒家经义,亦在传承中被曲解或误读,吾亦望后世之人能明辨是非,正确理解儒家真意。”
怡宝步步紧逼:
“夫子,您为儒家先圣,一言九鼎,既知有误,为何当时不加以详明阐释,以免后世争议?
如今却似推诿于后人,此非大丈夫所为。”
孔子长叹一声,竟无言以对。
他望着怡宝,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与思索,似在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言论与理念。
小普在旁,见怡宝与孔子辩得难解难分,心中暗自钦佩怡宝之勇气与聪慧,亦对孔子能坦然面对质疑有所感悟,深知学问之道,就在这不断地质疑与解答之中逐渐明晰、深入。
他仿若一位默默的旁观者,见证着智慧的火花在这激烈的辩论中四溅,为日后自己的求道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