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章 为啥会抑郁?可能是身体 “求生系统” 出了 BUG,跟着番茄学物理,一个书架,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这和抑郁又有什么关系?”骁睿皱起眉头,调出抑郁症患者的大脑成像数据,
“医学上普遍认为抑郁是神经递质失衡导致的,难道根源其实是意识和求生逻辑的矛盾?
毕竟顾神也提到过,意识判定死亡的标准,和传统认知不同。”
弹幕中突然飘过一条高亮评论:
【精神科医生】:“我接诊过的患者中,很多人在出现抑郁症状前都经历过重大生存威胁!这和顾神说的求生逻辑前置条件完全吻合!”
洛尘眼睛一亮,迅速将这条弹幕钉在屏幕上方:“你看!结合顾神之前提到的‘意识判定死亡’理论,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求生逻辑’高压状态,意识可能会误判‘生存失败’,进而引发情绪崩溃。
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菌群 - 肠 - 脑轴的紊乱会直接影响神经递质分泌……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不能完全将抑郁归因于这一机制,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差异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
去年有研究发现,给抑郁小鼠移植‘快乐菌群’后,它们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提升了 40%!
这不正说明,微观层面的变化,会影响意识,进而影响我们的主观情绪和感受,而这一切,都没脱离求生逻辑的范畴。”
骁睿兴奋地敲击键盘,调出意识共振的脑波图:“那是不是意味着,通过集体意识共振激活水中信息,有可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水与意识’关系,也许人类的主观喜好本身就是一种寻找生存优势的信号!
顾神之前说过意识共振可以激活水中信息,也许当我们陷入抑郁,正是缺少这种积极的共振,才让求生逻辑陷入混乱。
大家在弹幕里分享的经历,说不定就能成为解开这个谜题的关键线索!”
此时,弹幕已经被各种猜想刷屏:
【科幻作家】:“细思极恐!我们喜欢的音乐、食物,甚至伴侣类型,难道都是身体这个‘超级生物体’为了求生做出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