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目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史上最大盗墓事件(一),九门后续,叶目新,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崖壁上的工作顺利展开后,九门各当家,除了没有本职工作的陈皮,其余人都陆续出山。之后数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会进山一次。而作为行动领头人的张起灵,则一直留在现场。
张起灵当然不属于任何一家,但帐篷的位置是和右路张启山的族人一起。相隔一段距离,是平下三门其他四家的营地,各家地盘泾渭分明,相互间很少有直接交流,但还是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冲突,像是吴家伙计烧烤野味,烟熏到了霍家的外戚,陈皮的手下夜里喝酒作乐,吵得解家人无法休息之类。
每每发生这些事,领头人仍旧事不关己,张家当兵的则会端着枪去拉架,枪指在脑门上,拉架的效果总是好的。
张起灵并不亲自探洞,除非各家在洞中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来找寻他出手。余下大多数时间,他会在山顶或崖底看着远处发呆,偶尔也会突然进入哪个洞穴查看,这时往往就能摸出些隐藏在墙壁中的东西,但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又遵循了怎样的行动逻辑。
领头人的存在本身非常重要,深不可测得实力也毫无疑问赢得了九门各家的尊敬,但整个行动不是靠领头人运转起来的。
如此多人长期驻扎在深山里,要吃饭,要补给,马匹要喂,设备坏了要维修,山崖上各家做事的进度、质量要有人能掌控,后方营地古籍的分类和翻译工作同样需要有人管理,伤员要医治,死了人要处理后事,整个行动要正常运转,每一个环节从事前计划到具体实施都不能有太大的纰漏,否则必然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能统筹这样行动的人,不会是独狼,只能是一个习惯了带领人数众多的群体,并擅长调整不同群体间利益的人。
张日山往常的一天,从和各工种负责人开会开始,听取所有工种对现状和问题的报告,给出意见,询问一些他认为可能会有风险的具体情况。像是前日发生的地震规模虽然不大,负责运输的团队之后是否派人查看过物资进出的山路有无受阻;气温骤然升高是否会影响食物的储存;陈皮一周带人探过了六个山洞,解家怎么才探了两个;还有一个月要入冬了,取暖设备能不能按时准备好,覆盖所有人;霍家年底申请下山的人为什么比其他家都多;古籍翻译的进度缓慢,是否因为翻译人员不足;九门当家下次全体进山的时候,能不能保证探洞进度符合半年前定下的计划。
总之一年365天无休,一个人替所有人操心,遇上意外频发的日子,更是焦头烂额,但由此能免得佛爷亲自操持的辛劳,张日山的确是愿意的。
探洞的工作基本按照计划推进,24个月后,两路人逐渐合围到了崖壁正中1公里的区域,但尚未找到张起灵所说的古籍。没找到的原因很多,或许他们的确尚未探到正确的洞穴;或许古籍藏在某处洞穴的内壁之中没能被发现;或许其实已经找到了,只是翻译进度过慢,尚未确认出来;又或许所有人都被耍了,张起灵其实别有目的,这里根本没有他所说的东西。
随着洞穴探查接近尾声,九门人众人开始陷入一种即将大功告成的兴奋,张日山却不得不开始暗自焦虑,如果翻完了最后一个洞,还是没发现要找的东西该怎么办。他倒不是怕自己给不了佛爷和九门各当家一个交代,而是到时的确将骑虎难下。就此撤退,两年多的辛苦都将付诸流水,重头来过,洞中却没什么能让九门再探的筹码。
张日山开始每天花更多时间守在崖底,期待能有突破性的发现,也看着开始在同一区域活动的九门人,防止发生冲突,更重要的是观察张起灵是否有异动,毕竟他才是那个最该着急人。
如此又过了两个多月,他等的那个突破真的来了,张家人最先找到了那个洞穴。
感谢耐心看到此处的大家,虽然没什么彩蛋。
* 其实四川发现的那些仙人洞,都在平原地区几百米高的山上。而四姑娘山峰顶足有五六千米,山谷都有三千五,比长白山高多了。所以他们没从日隆进四姑娘山,而是从灌县也就是都江堰,进了卧龙保护区,这样海拔低一些,景观上也比较符合吴邪描述的郁郁葱葱的景象。另外,卧龙保护区凑巧就是63年设立的。
*峭壁之所以是1000米,是因为小花当时爬了四个小时。美国有个叫Alex honnold的Free Solo王者,攀登1005.84米的Freerider Route时就花了3小时56分。
*之所以从两边往中间排查,是因为“那个洞”根据霍老太的情报,在中段较高的位置,而发现那个洞的时候,工程应该收尾了,否则九门某些人66年以后可不得继续挖。如此一来,比起平均分配作业区域和人手,恰巧在第三年端午找到了那个洞,从两侧向中间推进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按着200人x2年半这个条件,推测洞穴的数量大概是八千多。
*关于这个项目张日山能负责统筹运营,领头人做不到,我是实事求是的。张日山毕竟二十岁出头就能在佛爷去北平的时候一个人看着长沙的一摊事儿。而领头人虽然确实个人能力非凡,但是也确实不太擅长集体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