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屈膝妥协,北宋帝国兴亡史,海历,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朝这边已经提前把答案给准备好了,而身为主考官的辽国在这之后才把试卷交到宋朝的面前。萧特默和刘六符以辽国皇帝钦使的身份正式向赵祯递交了国书,出乎意料的是,耶律宗真在这份国书里表现得很有教养和礼节,完全不像是一个正在敲诈勒索的强盗。
这份国书的开头是这样的:弟大契丹皇帝谨致书兄大宋皇帝。看上去气氛还不错,可紧接着耶律宗真就直入主题:大哥,你好,我来跟你说点事。那个关南十县之地本来是石敬瑭那个老小子送给我们大辽的,可后来柴荣那个狂悖之徒竟然趁人之危把关南之地全部吞并,这件事招致人神共怒,所以你看柴荣那小子在那之后立马就遭报应暴毙而亡。再后来就是你们宋朝了,可你们不但没有把关南之地还给我们,你的爷爷太宗皇帝还在攻取太原之后率兵进掠幽燕之地,从此导致我们双方几十年间兵祸不断。大哥你看,这些是不是都是你们的错?我们辽国可是一直都在被你们所欺负!当然了,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可现在你们又在搞什么?李元昊可是我们辽国的家臣,打狗还得看主人,就算是他真的该死,可你们怎么也不给我们提前通报一声就去打他呢?等到你们都动手打人了才派人过来通报,但我怎么清楚这其中到底谁是谁非呢?你是不是应该针对此事再给我一个明确的解释呢?还有,你们宋朝最近在边境都干了些什么?当初的盟书里可是写得明明白白,不许挖大沟,不许增筑城墙,不许增加驻兵,可这些你们全都做了,你们想干什么?你们这样让我不但很没有安全感,而且还让我觉得大哥你是在防范和猜疑我?对此,小弟我深感心寒。以上种种,小弟我深感受伤不浅,为了弥补我心灵上的创伤,我希望大哥能把关南十县还给我们辽国,如此我们就能继续做好兄弟,后世子孙也可长享和平。还望大哥理解小弟这一番苦衷,好好考虑一下小弟的这个小小的要求。
以上便是这封国书的大致内容,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一个小孩在地上打滚求哥哥给他一点糖吃,可要明白这是国书,这些话也都是外交辞令,这里面所隐藏的深意绝非如文字所展现的这般柔和。更何况,在写下这份国书的同时,耶律宗真这个所谓的小弟已经在宋朝的北部边疆亮出了数十万把明晃晃的契丹马刀。
面对耶律宗真在这份国书里种种近乎于无理取闹的言辞和指责,宋朝的君臣们又聚在一起商议该如何回复。此次参加议事的人员不但有两府的大臣以及富弼等参与了此次辽国使者接待工作的官员,宋朝在京官员当中的顶尖才俊也位列其中,诸如翰林学士、知制诰、枢密直学士这一类的人更是一个也不能少。对辽的外交可是件大事,这国书该怎么回复、该如何遣词造句更是丝毫不能马虎,而这些正是这些大才子的长处。
在集体传看了辽国的这份国书后,宋朝这帮士大夫是气不打一处来。对于耶律宗真在国书里的种种指责,他们决定逐条予以驳斥,但在宋太宗北伐幽燕这件事情上他们却找不到驳斥的点,就感觉这事确实是宋朝的不对。
就在众人纷纷皱眉之际,曾经的科场状元郎、此时的大宋翰林学士王拱辰跳了出来高声说道:“这有何难?太宗陛下当年攻打刘继元实为一统华夏,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可辽国人却派兵直入石岭关准备帮助刘继元,这明显就是辽国先对我们动手,所以太宗陛下才在攻陷太原之后北上提兵问罪。这能算是我们的错吗?”
此言一出,在场的各位大才子无不叹服。虽然这种说辞其实有些牵强,毕竟赵光义在攻打太原之前就想好了要连带着辽国一起打,但面对不讲道理的人就得这样以牙还牙。赵祯听了这话也是茅塞顿开,他对身旁的宰相吕夷简小声说道:“王拱辰这人真是个妙人,他竟然能扯到这一层,要不然这件事还真的不好给驳回去!”
至此,国书应该如何回复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另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刘六符的一份外交抗议和威胁。刘六符对宋朝在两国边境地带大举挖沟掘壕并且往湖泊和水塘里大量注水表示强烈抗议,这些都是当年太宗朝时期为了阻挡辽国骑兵的快速进犯而想出的应对办法,刘六符对负责接待他的宋朝御史中丞贾昌朝说道:“你们整这些水坑干啥?如果两国真的开战,这些东西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我辽国数十万大军每人随身带一捆草就能瞬间把这些水坑给填平了!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和相互之间的信任,我劝你们赶紧停止这种行为!”
贾昌朝利用这次议事的机会也顺带把刘六符的这份外交抗议转达给了赵祯并奏请该如何回复,赵祯又把这问题扔给了面前的这帮大才子。为了平息刘六符的怒火,有人就建议顺从辽国人的要求,以免再给对方故意找茬的借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