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诺12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唐少帝李重茂,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然诺1213,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景龙四年六月初二,蝉声哑得像裂帛。我正在给波斯猫梳毛,这猫是上月波斯使臣献的,眼珠子像两汪翡翠。羽林军撞开院门时,猫儿惊得抓破我手背。母亲冲进来,裙裾上沾着可疑的污渍:\"快!快换上衮冕!\"那件赶制的玄衣纁裳大得离谱,金线绣的山纹硌得锁骨生疼。被架上步辇时,我瞥见太平姑姑的翟衣消失在宫墙拐角,她发髻间的金步摇晃出点点寒光。

紫宸殿的龙椅冷得像块冰。我数着冕旒上的玉藻,十二串白玉珠子后头,母亲的脸扭曲成奇怪的形状。她训斥尚书左仆射时,鬓间的九树花钗叮当作响,让我想起均州屋檐下的铁马。七月初三的夜格外漫长,更漏滴到丑时三刻,宫墙外突然响起闷雷。不,是脚步声。李隆基的陌刀挑开帷幔时,我闻到他甲胄上的血腥气,却觉得比母亲的龙涎香好闻得多。

被拽下龙辇那日,秋阳晒化了丹陛上的蜡。解下天子绶玺时,我摸到玉玺边角有道裂痕——据说当年祖母称帝时摔过传国玉玺。退回十六王宅的路上,有个小宫女偷偷塞给我一包槐花糕,糕上的蜂蜜粘住了包着的桑皮纸。展开来竟是三哥重俊的字迹:\"待来春...\"后面的字被糖渍晕开了,像极了那年他眉间的箭伤。

在均州守陵的日子,最怕下雨。漏雨的灶屋里,我拿衮服接水,十二章纹泡涨后褪出诡异的青紫。地方官送来的糙米总掺着碎石,有次崩掉了老宦官半颗牙。他含着血沫子笑:\"当年伺候章怀太子时,东宫的狗都比这吃得好。\"冬至夜巡陵,北风刮起纸钱灰,迷蒙中竟见三哥倚在碑旁啃胡麻饼。走近了才看清是野狐在刨供品,那畜生绿莹莹的眼,像极了安乐公主的波斯猫。

开元二年春,我在汉江边钓鳖。宣旨太监来时,我的麻履正卡在石缝里。听到\"房州刺史\"四个字,岸边洗衣的妇人吓得打翻了木盆。赴任路上特意绕道均州,坍塌的官舍废墟里,野蔷薇开得正好。折下一枝别在驴车辕头,刺扎进掌心时,忽然想起母亲被废那日折断的金步摇。

房州城的瘴气比诏书更毒。府衙梁柱间的白蚁,总在雨夜啃出细碎的声响。某日审理田产案,堂下老农布满茧子的手,让我想起父亲画地图时的笔杆。散衙后照例去城隍庙喂野猫,却见个戴帷帽的女子在树下烧纸。夜风掀起轻纱,露出半张酷似太平姑姑的脸——次日听说,郧国公夫人昨夜暴毙。

今年上元节,我在灯市买了盏兔子灯。竹骨上糊的素绢,倒像极了当年含元殿的窗纱。提灯走过酒肆时,听见说书人在讲\"唐隆政变\",说今上如何英明神武。我摸着袖袋里的蟠螭玉佩,忽然笑出声。笑声惊得灯烛摇曳,墙上影子忽长忽短,仿佛十五岁那年的自己,戴着永远不合尺寸的冕旒,在空荡荡的丹墀上原地打转。

槐花扑簌簌落在砚台里,把刚写好的《汉江渔父词》染出淡黄斑痕。远处孩童用槐花编冠冕,清脆的笑声漫过宫墙废墟。史官大约正在润色《中宗本纪》,我的名字或许会夹在某个脚注里,像当年母亲鬓角摇摇欲坠的珍珠——终究是要坠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飞渡关山

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

何时胜此时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

我官场崛起,退婚的女友开始倒追

跪行的背影

惊!刚开播,就被金渐层偷家了?

魂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