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诺12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北朝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然诺1213,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天早晨我咳出血来,染红了正在批的军报。羽林卫刚报说柔然犯边,墨迹在血渍里晕开,像极了那年蝗灾时的黑云。我最后望了眼案头的青铜朱雀灯,火苗噗地灭了。恍惚间听见孩童的笑声,转头却只看见永寿殿的纱帐在风里飘荡,龙床底下那双沾满泥水的靴子,原来一直没离开过。

崇光宫的青砖地总泛着潮气,我把奏折摊在膝上批阅,墨汁顺着纸缝洇开,像极了当年冯姑母教我临帖时故意打翻的砚台。那年她握着我的手写\"制衡\"二字,笔锋在\"衡\"字的最后一捺突然发力,生生戳破了宣纸。

\"陛下可知,这满朝文武就像秤杆上的星子?\"她抽走我手里的紫毫,在砚台边沿轻轻刮着,\"重了这边,就轻了那边。\"我当时盯着她腕间的翡翠镯子出神,那抹绿莹莹的光,后来总出现在我杀乙浑党羽的噩梦里。

推行俸禄制前夜,我在太庙跪了整宿。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烛火中忽明忽暗,拓跋什翼犍的鎏金牌位上落着灰,我想起史官说他当年用马鞭指着中原说\"彼可取而代之\"。如今他的子孙却要学汉人发俸禄,不知这位鲜卑雄主在地下作何感想。

独孤老尚书撞柱那日,血溅了三尺远。他临死前瞪着我嘶吼:\"陛下是要断了鲜卑儿的脊梁!\"我攥着染血的《均田令》草案,突然想起十二岁那年秋狩,他手把手教我拉弓时说过:\"鹰隼折了翅膀,不如草鸡。\"

冯姑母在长秋宫设宴那晚,特意让膳房做了奶酥烙。我嚼着熟悉的甜味,听她漫不经心地提起:\"听说陛下要把独孤家的牧场分给汉人士族?\"银匙碰在越窑青瓷碗上,发出玉磬般的清响。我盯着她发髻间的金步摇,那凤凰嘴里衔的东珠,正是我及冠时赐的贡品。

走出宫门时下起细雨,黄门侍郎举着伞追出来。我摆摆手,任雨丝打在滚着貂绒的朝服上。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泛着水光,倒映着两侧新栽的槐树影子。这些树苗是从河东迁来的,等它们长成时,不知这洛阳城里还有几人记得平城的白桦林。

灭佛诏书颁布后第七日,永宁寺的主持慧远求见。老和尚的袈裟补丁摞补丁,捧着化缘的钵却镶着七宝琉璃。\"陛下可知,当年太武帝灭佛,最后落得什么下场?\"他浑浊的眼珠盯着我案头的青铜朱雀灯,火苗突然爆了个灯花。

我让羽林卫把他架出去时,经卷散了一地。有张《地藏本愿经》飘到脚边,朱砂批注写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突然想起冯姑母礼佛时总爱念这段,不知她此刻在长秋宫焚的什么香。

退位诏书是我亲手写的。笔尖悬在\"禅位\"二字上良久,墨滴在明黄绢帛上,像极了那年独孤尚书溅在獬豸纹地衣上的血。五岁的宏儿被抱来按手印时,哇地哭出声。冯姑母掏出块糖塞给他,那糖纸是我小时候集过的波斯银箔。

住进崇光宫那夜,我在露台摆了盘残棋。黑子被白子围得水泄不通,就像当年我被困在乙浑府邸。忽然想起第一次杀人的情景,那个告密的黄门令喉咙里喷出的血,居然和御膳房的樱桃毕罗一个颜色。

最后一次咳血染红了柔然战报,我想召镇北将军入宫,喉咙却像塞了团棉絮。烛火摇曳中,似乎看见冯姑母站在纱帐后,还是我六岁那年穿的那袭月白襦裙。她伸手要抱我上龙椅,袖口的檀香味混着血腥气,熏得我睁不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飞渡关山

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

何时胜此时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

我官场崛起,退婚的女友开始倒追

跪行的背影

惊!刚开播,就被金渐层偷家了?

魂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