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晋成帝司马衍
然诺12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晋成帝司马衍,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然诺1213,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亲政后最难的是平衡各方势力。王导的琅琊王氏像盘根错节的老榕树,庾家的颍川势力又如新发的竹笋。有次在覆舟山围猎,我故意让王导之子王恬和庾家子弟比试骑射。看着他们较劲的模样,忽然想起小时候看蚂蚁打架的时光。那日回宫后,我连夜拟了道诏书,把江北六郡的屯田事务划给了寒门出身的虞潭。
推行土断法那年,江东的世家闹得最凶。会稽谢氏的老族长在太极殿前长跪,我让宫人给他送去蒲团,自己躲在屏风后听他们哭诉。后来改\"检籍\"为\"括户\",特意让虞允文这样的庶族官员督办。有天批阅奏章到深夜,突然发现墨汁在绢帛上洇开的纹路,竟和当年苏峻之乱时的血渍有几分相似。
最欣慰的是看着郗鉴将军训练北府兵。每次去京口巡视,总爱看那些农家子弟在江滩上操练。有回有个小卒的草鞋破了,我解下腰间玉佩要赏他,郗鉴却拦住说:\"陛下,北府儿郎要的是军功,不是珠玉。\"后来在广陵大破石虎的那支奇兵,据说就是那个草鞋破洞的小卒带的头。
咸康四年的上巳节,我在华林园曲水流觞时突然咳血。医官说是多年忧劳所致,开的药方里加了二钱朱砂。那晚梦见父皇抱着我在宣阳门看雪,醒来时发现枕畔的奏章被泪水打湿了一片。之后的日子总爱去太学看学生们辩经,听他们争论\"王弼注\"和\"郑玄注\",恍惚间又回到父皇握着我手教认字的时光。
最后一次上朝是腊月初八。那天特意穿了父皇留下的旧裘袍,在朝堂上说起要重修洛阳太学时,看见王导的孙子王珣眼睛发亮。退朝时扶了下龙椅的扶手,发现鎏金的龙首竟被磨得发亮,这才惊觉自己已经在这位置上坐了整整十七年。
临终前那夜特别清醒,召来了庾冰等大臣。看着他们跪在榻前,突然想起当年在石头城那个递麦饼的老兵。最后说的话自己都惊讶:\"记得给北府军冬衣多加半斤棉。\"窗外的雪下得正紧,恍惚间又听见四岁那年母后的玉镯碰在脸上的声响。
宫漏滴到三更时,我让内侍把案头那卷没批完的屯田奏章拿来。朱笔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墨汁滴在\"丹阳\"二字上,渐渐晕染成建康城的地图形状。最后一点气力消散时,仿佛看见温峤将军的白马踏雪而来,马上依稀是当年躲在翟车里的那个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