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余绐秦,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时,宋成公王臣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宋昭公杵臼即位三年,宠信小人,疏远公族。穆襄的党羽发动叛乱,杀死了司马公子卬,司城荡意诸逃到鲁国,宋国大乱。多亏司寇华御事从中调解,请求恢复荡意诸的官职,宋国才勉强安定下来。此时,宋国听说楚国在厥貉会合诸侯,有攻打宋国的意图。华御事向宋公建议说:“我听说‘小国若不侍奉大国,就会亡国’。如今楚国让陈国和郑国臣服,唯一没有归顺的就是宋国了。请让我先去迎接楚王。如果等到楚国来攻打,再去求和,就来不及了。” 宋公觉得有道理,于是亲自前往厥貉,迎接楚王。并且准备了打猎的用具,邀请楚王在孟诸泽打猎。楚穆王十分高兴。陈侯请求作为前队开路,宋公为右阵,郑伯为左阵,蔡侯为后队,一起跟随楚穆王去打猎。楚穆王下令,让参与打猎的诸侯,清晨驾车出发,每辆车上都要装载取火用的燧石。众人合围许久后,楚穆王驱马进入右师,偶然追逐一群狐狸,狐狸钻进了深洞。楚穆王回头让宋公取燧石来熏狐狸,却发现宋公车上没有燧石。楚国司马申无畏上奏说:“宋公违抗命令,君王不宜亲自处罚,请让我惩罚他的车夫。” 于是,申无畏叱责宋公的车夫,打了他三百鞭,以此警示诸侯。宋公感到十分羞愧。这是周顷王二年发生的事情。当时,楚国最为强横,还派斗越椒到齐国、鲁国访问,俨然以中原霸主自居,晋国也无法遏制它。

周顷王四年,秦康公召集众大臣商议,他说:“寡人心中一直记着令狐之战的仇恨,至今已有五年了!如今赵盾在晋国诛杀大臣,对边境防务也不加整顿。陈国、蔡国、郑国、宋国纷纷倒向楚国,晋国却无力阻止,由此可见它已经衰弱了。此时若不讨伐晋国,还等什么时候呢?” 大臣们纷纷表态:“我们愿为君王效死力!” 于是,秦康公大规模检阅战车和士兵,让孟明留守国内,任命西乞术为大将,白乙丙为副将,士会为参谋,出动五百辆兵车,浩浩荡荡地渡过黄河向东进发,一举攻克了羁马。

赵盾得到消息后,急忙谋划应敌之策。他亲自率领中军,将上军大夫荀林父调任为中军佐,以填补先克留下的空缺。任用提弥明为车右。让郤缺代替箕郑父担任上军元帅。赵盾有个堂弟叫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他主动请求担任上军之佐。赵盾说:“你年轻气盛,喜好逞勇,还没有经过足够的历练,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于是,任用臾骈担任此职。任命栾盾为下军元帅,填补先蔑的空缺;胥臣的儿子胥甲为副将,填补先都的空缺。赵穿又请求率领自己的私人武装,隶属于上军,以立功报效国家。赵盾同意了他的请求。军中缺少司马一职,韩子舆的儿子韩厥,自幼在赵盾家中长大,后来成为赵盾的门客,此人贤能且有才干。赵盾便将他举荐给晋灵公并得到任用。三军刚从绛城出发时,队伍十分整齐严肃。刚走了不到十里,突然有一辆车冲进中军。韩厥派人前去询问,驾车的人回答说:“赵相国忘记携带饮具,我奉他的军令前来取,所以才急忙追来。” 韩厥大怒,说道:“兵车的行列已经排定,怎能允许乘车之人擅自闯入?按照军法应当斩首!” 驾车的人哭着说:“这是相国的命令啊!” 韩厥说:“我忝居司马之位,只知道有军法,不知道有相国。” 于是,韩厥斩杀了驾车之人,并毁掉了那辆车。诸位将领对赵盾说:“相国举荐了韩厥,可韩厥却杀了相国的车夫。此人忘恩负义,恐怕不能任用。” 赵盾只是微笑,随即派人召见韩厥。将领们都以为赵盾定会羞辱韩厥,以报这一箭之仇。韩厥来到后,赵盾却走下座席,以礼相待,说道:“我听说‘侍奉君主的人,应公正无私而不结党营私’。你能够如此严格执法,没有辜负我的举荐。好好努力!” 韩厥拜谢后退下。赵盾又对诸位将领说:“将来执掌晋国政权的,必定是韩厥!韩氏家族要昌盛了。”

晋军在河曲扎营,臾骈献计说:“秦军积蓄力量数年,才发动这次进攻,其锋芒难以抵挡。我们应该深挖战壕,加高壁垒,坚守不出战。他们无法长期僵持,必然会撤退,等他们撤退时再出击,就能够万无一失地取得胜利。” 赵盾采纳了他的计策。

秦康公求战不得,便向士会询问计策。士会回答说:“赵氏新任用了一个人,名叫臾骈,此人智谋过人。如今他们坚守营垒不战,大概就是采用了臾骈的计谋,想拖垮我们的军队。赵盾有个庶子叫赵穿,是晋国先君的女婿。听说他请求担任上军之佐,赵盾没有同意,而是任用了臾骈,赵穿心里肯定怀恨在心。如今赵盾采用臾骈的计谋,赵穿必定不服,所以他才率领自己的私人武装随行,他的意图是想夺取臾骈的功劳。如果我们派轻装部队去挑战晋国的上军,即便臾骈不出战,赵穿也一定会凭借勇猛前来追击,这样我们就能趁机与他们一战,不也可以吗?” 秦康公听从了他的计谋,于是派白乙丙率领一百辆兵车,袭击晋国上军并进行挑战。郤缺和臾骈都坚持按兵不动。赵穿听说秦兵来袭,立即率领自己的一百辆私人武装车迎战。白乙丙掉转车头就跑,车跑得非常快,赵穿追了十多里,没能追上,只好返回。他责怪臾骈等人不肯齐心协力一同追击,便召集军吏大骂道:“我们带着干粮,身披铠甲,本来就是为了求战,如今敌人来了却不出击,难道上军的人都是妇人吗?” 军吏说:“主帅自有破敌的谋略,不一定要在今天出战。” 赵穿又大骂道:“你们这些鼠辈能有什么深谋远虑?简直就是怕死!别人怕秦国,我赵穿可不怕!我要独自冲向秦军,拼死一战,以洗刷坚守壁垒不出战的耻辱。” 于是,他又驾车前进,对着众人呼喊:“有志气的,都跟我来!” 然而,三军之中没有人响应。只有下军副将胥甲感叹道:“此人真是条好汉,我应当去帮助他。” 正要出兵。

此时,上军元帅郤缺急忙派人将赵穿的事情报告给赵盾。赵盾大惊,说道:“这个狂夫独自出击,一定会被秦军擒获,不能不救!” 于是,他传令三军,一同出击,与秦军交战。

再说赵穿冲入秦军营垒,白乙丙迎战,两人交战了三十多个回合,双方都有伤亡。西乞术正准备夹击,却看到对面晋国大军一起杀来,双方不敢混战,便各自鸣金收兵。赵穿回到本阵,问赵盾:“我本想独自击破秦军,为各位将领雪耻,为何这么快就鸣金收兵了?” 赵盾说:“秦国是大国,不可轻视,应当用计谋打败他们。” 赵穿说:“用计用计,我可受够这窝囊气了!” 话还没说完,有人来报告:“秦国有人来下战书。” 赵盾让臾骈去接待。使者呈上战书,臾骈转交给赵盾。赵盾打开一看,战书上写道:“两国的战士都未曾受挫,希望明日一决胜负!” 赵盾说:“谨遵命令。” 使者离开后,臾骈对赵盾说:“秦国使者嘴上虽然请战,但他的眼神游移不定,四处张望,似乎心神不宁,大概是害怕我们。他们今晚必定会逃走。我们可以在河口设下伏兵,趁他们渡河的时候发动攻击,必定能大获全胜。” 赵盾说:“这个计策非常好!” 正要下令设伏,胥甲得知了这个计谋,告诉了赵穿。赵穿便和胥甲一同来到军门,大声喊道:“众军士听我一言:我们晋国兵强将广,难道会比秦国差?秦国来约战,我们已经答应了;现在又想在河口设伏,搞偷袭,这岂是大丈夫所为?” 赵盾听到后,把他们召来说:“我原本没有这个意思,你们不要扰乱军心!” 秦国的间谍探听到赵穿和胥甲在军门说的话,秦军于是连夜逃走,又侵入瑕邑,从桃林塞撤了回去。赵盾也率领军队班师回朝,回国后追究泄露军情的责任。因为赵穿是国君的女婿,又是自己的堂弟,便特意免去对他的论处;专门将罪责归到胥甲身上,削去他的官爵,将他驱逐到卫国安置。赵盾又说:“臼季(胥臣)的功劳不可磨灭!” 于是,仍然任用胥甲的儿子胥克为下军佐。髯仙写诗议论赵盾处理此事不公:“同呼军门罪不殊,独将胥甲正刑书。相君庇族非无意,请把桃园问董狐。”

周顷王五年,赵盾担心秦军再次来袭,便派大夫詹嘉驻守瑕邑,以守住桃林塞。臾骈进言说:“河曲之战,为秦国出谋划策的是士会。此人在秦国,我们怎能高枕无忧呢?” 赵盾觉得有道理,于是在诸浮的别馆,召集六卿商议此事。(这六卿分别是:赵盾、郤缺、栾盾、荀林父、臾骈、胥克。)这天,六卿都到齐了,赵盾开口说:“如今狐射姑在狄国,士会在秦国,这两人都在谋划危害晋国,我们应该用什么计策应对呢?” 荀林父说:“请召回狐射姑,恢复他的职位。狐射姑虽然只擅长处理境外事务,但他父亲子犯有旧日的功勋,应该延续对他的赏赐。” 郤缺说:“并非如此。狐射姑虽然有旧日功勋,但他有擅自杀害大臣的罪行。如果恢复他的职位,如何能警戒将来的人呢?不如召回士会。(士会为人温顺且智谋过人,而且他逃到秦国并非他的罪过。狄国偏远,秦国却逼近我国,想要消除秦国的危害,首先要除掉它的帮手,所以说召回士会才是正确的。)” 赵盾说:“秦国正宠信重用士会,我们去请他,他肯定不会回来,用什么计策才能让他回来呢?” 臾骈说:“我有个好友,是先臣毕万的孙子,名叫寿余,也就是魏犨的侄子。他如今在魏国拥有食邑,虽然在国内享有世袭爵位,但没有担任实际职务。此人很善于随机应变,要招回士会,就全靠他了。” 接着,臾骈凑到赵盾耳边,说:“如此这般…… 你觉得怎么样?” 赵盾大喜,说:“那就麻烦你帮我办成此事。” 六卿散去后,臾骈当晚就前往寿余家中拜访,寿余出来迎接,两人坐定。臾骈请寿余到密室,将招回士会的计策告诉了他,寿余答应了。臾骈回去向赵盾复命。

第二天早上,赵盾奏报晋灵公,说:“秦人屡次侵犯晋国,应该让河东各城邑的长官,各自组织训练军队,在黄河岸边扎营,轮流戍守。并且责成拥有食邑的人前往监督此事,如果有失职的情况,就立即削夺其食邑,这样他们才会用心防范。” 晋灵公批准了这个奏请。赵盾又说:“魏国是大邑。如果魏国带头,其他城邑就不敢不听从。” 于是,赵盾以晋灵公的命令召见魏寿余,让他监督有关部门,组织军队前去戍守。寿余上奏说:“臣承蒙主上录用先世的功劳,在大县享受衣食,从来不懂军旅之事。况且黄河沿岸绵延一百多里,到处都可以渡河,让军士们暴露在外戍守,没有什么益处。” 赵盾发怒说:“你这个小臣,怎敢阻挠我的大计?限你三日内,把军籍呈报上来!再敢违抗,就按军法处置!” 寿余叹息着退下,回到家中闷闷不乐。妻子询问原因,寿余说:“赵盾无道,让我去督守河口,这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你可以收拾家财,跟我一起去秦国,投奔士会吧。” 他吩咐家人准备车马。当晚,寿余要酒痛饮,又以饭菜不干净为由,鞭打了厨师一百多下,还不停地抱怨,说要杀了厨师。厨师跑到赵府,告发寿余想要背叛晋国投奔秦国。赵盾派韩厥率兵前去抓捕。韩厥故意放走寿余,只擒获了他的妻子儿女,关进了监狱。寿余连夜逃到秦国,拜见秦康公,诉说赵盾如何强横无道,说:“我的妻子儿女被关进监狱,我孤身一人逃脱,特地来投降。” 秦康公问士会:“这是真的吗?” 士会说:“晋国人多狡诈,不可轻信。如果寿余真的投降,他拿什么来献功呢?” 寿余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是魏国土地和百姓的数目,献给秦康公说:“明公如果能收留我,我愿意献上自己的食邑。” 秦康公又问士会:“魏国可以夺取吗?” 寿余用眼睛看着士会,还踩了踩他的脚。士会虽然逃到了秦国,但心里还是想着晋国,看到寿余这样的举动,暗中领会了他的意思,便回答说:“秦国放弃河东五城,是为了与晋国结为姻亲之好。如今两国交战,连年不息,攻城夺邑,全凭实力。河东各城,没有比魏国更大的了,如果能夺取魏国并占据它,再逐步收复河东之地,也是长远之计。只是担心魏国的官员害怕晋国讨伐,不肯归附我们!” 寿余说:“魏国的官员虽然是晋国的臣子,但实际上是魏氏的家臣。如果明公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河西,远远地作为声援,我有能力让他们归附。” 秦康公看着士会说:“你熟悉晋国的情况,必须和寡人一起去。” 于是,秦康公任命西乞术为大将,士会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前进。

到达河口后,秦军安营扎寨完毕,前哨报告:“河东有一支军队驻扎,不知道是什么意图?” 寿余说:“这肯定是魏国人听说有秦兵来了,所以做好了防备。他们不知道我在秦国。如果能有一个熟悉晋国情况的东方人,和我一起先去,向他们晓以祸福,不怕魏国的官员不归附。” 秦康公命令士会和寿余一起去,士会叩头推辞说:“晋国人有如虎狼一般的性情,残暴难以捉摸。倘若我去劝谕他们,他们听从了,那是国家的福气。万一他们不听从,把我扣押起来,君王又因为我办事不力,加罪于我的妻子儿女,这对君王没有益处,而我的身家性命却白白遭受灾祸,到了九泉之下,后悔都来不及啊!” 秦康公不知道士会是在使诈,便说:“你应该尽心尽力前往。如果能得到魏国的土地,我会重重封赏你。倘若被晋国人拘留,寡人一定会送还你的家眷,以表明我们的交情。” 秦康公还指着黄河发誓。秦国大夫绕朝劝谏说:“士会是晋国的谋臣,他这一去就如同大鱼游进深谷,肯定不会再回来了。君王为何轻信寿余的话,把谋臣拱手送给敌人呢?” 秦康公说:“这件事寡人能够承担后果,你不必怀疑。” 士会同寿余辞别秦康公后出发。绕朝慌忙驾车追赶送行,把一条皮鞭赠送给士会,说:“你不要以为秦国没有有智谋的人,只是主公不听我的话罢了。你拿着这条鞭子,赶快策马回去,晚了就会有灾祸。” 士会拜谢后,便驾车疾驰而去。史臣写诗道:“策马挥衣古道前,殷勤赠友有长鞭;休言秦国无名士,争奈康公不纳言。”

士会等人渡过黄河向东而去。他们究竟如何回到晋国,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美总裁的超级保镖

幕九阳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快穿后普通人被金手指带飞了

南荒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