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薛姨妈说:“看这样子是砒霜中毒,我们家里肯定没有这东西。不管是香菱还是宝蟾,肯定有人帮着买了砒霜,等刑部的人来了,肯定能问出来,到时候谁也赖不掉。现在先把媳妇的尸体放平,好等官府的人来验尸。” 几个婆子上前把尸体抬放好。宝钗说:“男人都出去,你们把女人用的东西检查一下。” 这时,有人发现炕褥底下有一个揉成一团的纸包。金桂的母亲看见后,立刻捡起来打开,里面什么也没有,便随手扔开了。

宝蟾看到后说:“这可就是证据了。这个纸包我认识,前几天耗子闹得厉害,奶奶回娘家跟舅爷要的,拿回来放在首饰匣里,肯定是香菱看见了,拿来毒死奶奶的。要是不信,你们看看首饰匣里还有没有。” 金桂的母亲便按照宝蟾说的地方,拿出匣子,里面只有几支银簪子。薛姨妈说:“怎么好多首饰都没了?” 宝钗让人打开箱柜,里面全是空的,便说:“嫂子的这些东西被谁拿走了,这可得问问宝蟾。” 金桂的母亲心里有些发虚,见薛姨妈质问宝蟾,便说:“姑娘的东西,她怎么会知道。” 周瑞家的说:“亲家太太可别这么说。我知道宝姑娘天天跟着大奶奶,怎么会不知道!” 宝蟾被问得没法,又不好胡乱抵赖,只好说:“奶奶自己经常把东西带回家,我怎么管得了。” 众人听了都说:“好你个亲家太太!哄着姑娘拿东西,哄完了就让她寻死来讹我们。行啊,等会儿验尸的时候就这么说。” 宝钗让人:“到外面告诉琏二爷,别放夏家的人走。”

屋里金桂的母亲手忙脚乱,骂宝蟾道:“你这小蹄子,别胡说八道了!姑娘什么时候拿东西回我家了。” 宝蟾说:“现在东西是小事,给姑娘偿命才是大事。” 宝琴说:“有了东西,就知道谁该偿命了。快请琏二哥哥去问清楚夏家儿子买砒霜的事,回来好回刑部的话。” 金桂的母亲着急地说:“这宝蟾肯定是撞邪了,乱说一气。我们姑娘什么时候买过砒霜。要是这么说,肯定是宝蟾毒死了她。” 宝蟾急得大喊:“别人冤枉我也就罢了,你们怎么也冤枉起我来了!你们不是经常跟姑娘说,让她别受委屈,把他们家闹得家破人亡,到时候把东西一卷,再找个好姑爷。这话有没有说过?” 金桂的母亲还没来得及回答,周瑞家的就接过话茬说:“这可是你们家的人说的,还有什么好赖的。” 金桂的母亲气得咬牙切齿,骂宝蟾道:“我对你不薄啊,你怎么能用这话来害我!等会儿见了官,我就说是你毒死了姑娘。” 宝蟾气得瞪大眼睛说:“请太太放了香菱吧,别白白害了别人。我见了官,自有我的说法。”

宝钗听出了话里的门道,便让人把宝蟾放开,说:“你本来就是个直爽人,何苦白白受冤枉。你有话就索性都说出来,大家都明白,这不就把事情解决了嘛。” 宝蟾也害怕见官受苦,便说:“我们奶奶天天抱怨,说:‘我这么好的人,怎么就碰上了我那个糊涂娘,没配给二爷,偏给了这么个窝囊废。要是能跟二爷过上一天,死了也愿意。’每次说到这儿,就恨上了香菱。我一开始没在意,后来看她跟香菱好了,我还以为是香菱教了她什么,没想到昨天那碗汤没安好心。” 金桂的母亲接过话来说:“你更是胡说八道了,要是想毒死香菱,怎么反倒把自己毒死了?” 宝钗便问香菱:“香菱,昨天你喝汤了吗?” 香菱说:“前几天我病得起不了头,奶奶叫我喝汤,我不敢不喝,刚要挣扎着起来,那碗汤就洒了,还让奶奶收拾了半天,我心里过意不去。昨天又听见叫我喝汤,我喝不下去,正没办法,刚要喝的时候,头又晕了。只见宝蟾姐姐把汤端走了。我正高兴,刚合上眼,奶奶就自己喝着汤,让我尝尝,我就勉强也喝了。”

宝蟾没等香菱说完,就说:“对,我说实话吧。昨天奶奶让我做两碗汤,说要和香菱一起喝。我心里不痛快,心想香菱哪配我做汤给她喝。我就故意在一碗里多抓了一把盐,还做了记号,本来想给香菱喝的。刚端进来,奶奶就拦住我,让我到外面叫小子们雇车,说今天要回娘家。我出去说完,回来就看见那碗盐多的汤在奶奶跟前。我怕奶奶喝着咸,又要骂我。正没办法的时候,奶奶到后面去了,我瞅准机会,就把给香菱的那碗汤换了过来。也是该着,奶奶回来就拿着汤到香菱床边,说:‘你尝尝。’香菱也没尝出咸来。两个人都喝完了。我还笑香菱没味觉,哪知道这狠心的奶奶想毒死香菱,肯定趁我不在的时候把砒霜撒进去了,也不知道我换了碗,这可真是天理昭彰,自己害了自己。” 众人前前后后一想,觉得宝蟾说得一点没错,便把香菱也放了,扶着她仍旧躺在床上。

先不说香菱被释放的事,且说金桂的母亲心里有鬼,还想狡辩抵赖。薛姨妈等人你一言我一语,反倒要她儿子为金桂的死负责。正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贾琏在外面喊道:“别多说了,赶紧收拾好,刑部的老爷马上就到了。” 这时,只有夏家母子着急起来,他们知道这次肯定要吃亏,没办法,只好反过来求薛姨妈说:“千错万错,都是我那死去的女儿不争气,这也是她自作自受。要是刑部来验尸,到底对府上的名声不好。求亲家太太把这事了结了吧。” 宝钗说:“那可不行,已经报官了,怎么能了结呢。” 周瑞家的等人好说歹说地劝道:“要是想息事宁人,除非夏亲家太太自己出去拦住验尸的人,我们就不追究了。” 贾琏在外面也把夏家的儿子吓唬住了,他只好答应到刑部去具结拦验。众人这才答应。薛姨妈让人买棺材把金桂收殓了,这里暂且不表。

再说贾雨村升任京兆府尹,兼管税务。有一天,他出城去查勘开垦的地亩,路过知机县,来到急流津。正要渡河,因为要等船夫,便暂且停下轿子。只见村子旁边有一座小庙,墙壁已经坍塌,露出几株古老的松树,显得很是沧桑。雨村下了轿子,悠闲地走进庙里。只见庙内神像的金身已经脱落,殿宇也歪歪斜斜,旁边有一块断碑,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看不太明白。雨村想要走到后殿,只见一棵翠柏下有一间茅屋,茅屋里有一个道士闭着眼睛打坐。

雨村走近一看,觉得道士的面貌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随从们想要大声吆喝,雨村制止了他们,慢慢地走上前,喊了一声:“老道。” 那道士微微睁开双眼,微笑着说:“贵官有什么事?” 雨村说:“本府出城查勘事务,路过此地,见老道静修,自得其乐,想来道行高深,我冒昧地想向您请教。” 那道人道:“来有来的缘由,去有去的方向。” 雨村知道这道士有些来历,便拱手行礼,问道:“老道是从哪里修炼而来,在此结庐?这座庙叫什么名字?庙里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是真心修行,为何不在名山;如果是想广结善缘,为何不在繁华的通衢大道?” 那道人道:“葫芦都可以安身,何必一定要在名山建造房舍。庙名早已隐没,断碑上还留存着一些痕迹。我独来独往,形影相伴,何须募捐修缮。哪里像那些‘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之辈!”

雨村原本是个聪明的人,一开始听到 “葫芦” 两个字,后来又听到 “玉钗” 一对,突然想起了甄士隐的事。他又仔细端详了道士一番,见他容貌依旧,便让随从们退下,问道:“您莫非就是甄老先生?” 那道人从容地笑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要知道真就是假,假就是真。” 雨村听他说出了 “贾” 字的谐音,更加确定无疑,便重新行礼道:“学生承蒙您慷慨资助,到了京城,有幸科举中第,担任官职。到了任上,才知道老先生已经超脱尘世,飞升仙境。学生虽然一直思念着您,但想到自己是个尘世中的俗吏,无缘再见仙颜。今天何其有幸,能在此相遇,求老仙翁指点迷津。如果您不嫌弃,京城的住处离这儿很近,学生愿意供奉您,以便能朝夕聆听教诲。” 那道人也站起来回礼道:“我除了蒲团之外,不知道天地间还有什么。刚才贵官所说的话,贫道一概不懂。” 说完,依旧坐下。

雨村心里又犯起了嘀咕:“想来如果不是士隐,怎么容貌和说话这么相似?自从离别,已经过去十九年了,他面色却依旧如旧,肯定是修炼有成,不肯说出自己的前世。但我既然遇到了恩公,又不能当面错过。看来不能用富贵打动他,至于他妻子女儿的私事,就更不必提了。” 想完又说:“仙师既然不肯说破前因,弟子心里实在不忍!” 正要行礼,只见随从进来禀报说天色将晚,催促赶紧渡河。雨村正没了主意,那道人道:“请贵官赶紧渡河,咱们后会有期,再晚风浪就要起来了。如果您真的不嫌弃,贫道日后还在这渡头等候您的教诲。” 说完,又闭上眼睛打坐。雨村无奈,只好辞别道人出了庙门。正要渡河的时候,只见一个人飞奔而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美总裁的超级保镖

幕九阳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