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告状人孙悟空,年龄等信息在牒文之中,是东土唐朝前往西天取经的僧人唐三藏的徒弟。状告有人假冒妖精,摄走人口之事。有托塔天王李靖和他的儿子哪吒太子,家教不严,致使亲生女儿私自下凡,在下方陷空山无底洞变化成妖邪,害了无数人命。如今又把我的师父摄到幽深之处,渺无踪迹。如果不告状,实在觉得他们父子不仁,纵容女儿成精害人。恳请怜悯批准,将他们拘传到案,收服妖精,救出师父,并依法惩处他们的罪行,那就感激不尽了。特此上告。”

八戒和沙僧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哥啊,告得有理,肯定能胜诉。你一定要早点回来,稍微晚一点,恐怕妖精就会伤害师父的性命。” 行者说:“我很快!很快!饭煮熟、茶烧开的功夫我就回来了。”

好个大圣,拿着牌位和香炉,纵身一跃,驾着祥云,直往南天门外飞去。守天门的大力天丁和护国天王看到行者,一个个都恭敬地弯腰行礼,不敢阻拦,让他进去了。行者一直来到通明殿下,张、葛、许、丘四大天师迎面行礼,问道:“大圣来此有何事?” 行者说:“我有状纸,要告两个人。” 天师们惊讶地说:“这个泼皮,不知道要告谁。” 没办法,只好把他引进灵霄殿下启奏,玉帝下旨宣他进殿。行者把牌位、香炉放下,向玉帝行礼完毕,呈上状纸。葛仙翁接过状纸,铺在御案上。玉帝从头看了一遍,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将原状批作圣旨,宣西方长庚太白金星领旨,到云楼宫宣托塔李天王见驾。行者上前奏道:“希望天主好好惩治他们。不然,又会生出其他事端。” 玉帝又吩咐道:“原告也一起去。” 行者说:“老孙我也去?” 四天师说:“万岁已经下了旨意,你就和金星一起去吧。”

行者真的跟着金星,驾起云头,很快就来到了云楼宫。原来这云楼宫是托塔天王李靖的住所。金星看到宫门有个童子在一旁侍立。那童子认得金星,马上跑进去通报说:“太白金星老爷来了。” 天王于是出来迎接,又看到金星捧着玉帝的旨意,立刻吩咐焚香。等他转身,瞧见行者也跟了进来,天王顿时又恼怒起来。你知道他为什么发怒吗?当年行者大闹天宫的时候,玉帝曾封天王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吒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率领天兵去收降行者,可多次交战都没能取胜。五百年前那次战败的仇怨,天王心里一直有些恼恨行者,所以才发怒。他忍不住问道:“老长庚,你带来的是什么旨意?” 金星说:“是孙大圣告你的状子。” 天王本来就心烦,听到 “告” 字,更是怒火中烧,大声说道:“他告我什么?” 金星回答:“告你纵容假妖摄陷人口之事。你点上香,自己打开旨意看看吧。” 天王气呼呼地设好香案,对着天空谢恩。拜完之后,展开旨意一看,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如此这般,气得他用手拍着香案说:“这个猴头!他告错人了!” 金星说:“先别生气。现在御前有牌位、香炉作证,说是你的亲生女儿呢。” 天王说:“我只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叫君吒,在如来身边做前部护法。二儿子叫木叉,在南海跟随观世音菩萨做徒弟。三儿子就是哪吒,在我身边,早晚跟着我上朝护驾。女儿才七岁,叫贞英,还不懂人事,怎么可能去做妖精!不信,我把她抱出来给你看。这猴头太无礼了!别说我是天上的元勋,有先斩后奏的职权,就算是下界的普通百姓,也不能随便诬告。律法上说:‘诬告要罪加三等。’” 说完,他对手下喊道:“拿缚妖索把这猴头捆了!” 庭下的巨灵神、鱼肚将、药叉雄帅等一众天兵,立刻一拥而上,把行者捆了起来。金星连忙说:“李天王,别闯祸啊!我是和他一起在御前领了旨意来宣你的。你那索子太厉害,要是一时把他捆坏了,可就麻烦了。” 天王说:“金星啊,像他这样胡乱诬告,怎么能容他!你先坐下,等我拿砍妖刀砍了这个猴头,再和你一起去见驾回旨!” 金星见他要拿刀,吓得心惊胆战,对行者说:“你做事太莽撞了。御状哪能这么轻易就告的?你也没调查清楚,就这么乱来,要是伤了性命,可怎么办?” 行者却一点儿也不害怕,笑嘻嘻地说:“老官儿,放心,不会有事的。老孙我做事,向来是先输后赢。”

话还没说完,天王抡起刀,朝着行者的头就砍了下去。这时,三太子哪吒赶忙上前,用斩妖剑挡住了刀,喊道:“父王,消消气。” 天王顿时大惊失色。咦!父亲看到儿子用剑架住自己的刀,一般来说应该喝退儿子,为什么天王反而大惊失色呢?原来天王生下这个儿子的时候,他左手掌上有个 “哪” 字,右手掌上有个 “吒” 字,所以取名哪吒。这太子出生第三天就下海净身,结果闯了大祸,踏倒了水晶宫,还捉住蛟龙要抽它的筋做绦子。天王知道后,担心留下后患,就想杀了他。哪吒又气又愤,拿刀割下自己的肉还给母亲,剔出骨头还给父亲;还了父母的精血后,他的一缕灵魂直接跑到西方极乐世界向佛祖求救。当时佛祖正在和众菩萨讲经,突然听到有人在宝盖幢幡下喊 “救命”。佛祖慧眼一看,知道是哪吒的灵魂,就用碧藕做他的骨头,荷叶做他的衣服,念动起死回生的真言,哪吒这才重新获得了性命。之后哪吒运用神力,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哪吒要找天王报仇,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没办法,只好向佛祖如来求助。如来以和为贵,赐给天王一座玲珑剔透的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都有佛像,光芒耀眼。如来让哪吒把佛当作父亲,这才化解了冤仇。所以大家都称天王为托塔李天王,就是这个原因。今天天王因为在家闲着,没有托着那座塔,担心哪吒趁机报仇,所以才吓得大惊失色。他赶紧回手,从塔座上拿起黄金宝塔,托在手中,问哪吒:“孩儿,你用剑架住我的刀,有什么话要说?” 哪吒扔掉剑,叩头说道:“父王,我们在下界确实有个女儿。” 天王说:“孩儿,我只生了你们兄妹四个,哪里又冒出个女儿来?” 哪吒说:“父王忘了?那个女儿原本是个妖精,三百年前成了精,在灵山偷吃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派我们父子率领天兵去捉拿她。抓住她的时候,本应该把她打死,可如来吩咐说:‘积水养鱼是为了不钓鱼,深山喂鹿是希望它们能长生。’当时就饶了她的性命。因为这份恩情,她拜父王为父,拜我为兄,在下方供奉牌位,祭祀香火。没想到她又成了精,陷害唐僧,被孙行者找到了她的巢穴,把牌位拿了去,就用这个作为证据告了御状。她是结拜的恩女,不是我们同胞的亲妹妹。”

天王听了,惊讶不已,说道:“孩儿,我真的忘了。她叫什么名字?” 太子说:“她有三个名字:她原本的出身,叫金鼻白毛老鼠精;因为偷了香花宝烛,改名叫半截观音;如今她到了下界,又改名叫地涌夫人。” 天王这才恍然大悟,放下宝塔,亲自去给行者解绑。行者却趁机刁难说:“谁敢解我!要么连绳子一起把我抬去见驾,老孙我的官司才能赢!” 这可把天王吓得手软,太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众家将都尴尬地退了下去。

大圣在地上打滚耍赖,非要天王去见驾。天王实在没办法,只好哀求金星帮忙说情。金星说:“古人说:‘万事都要留有余地。’你做事太急躁了,把他捆了不说,还要杀他。这猴子可是出了名的难缠,你现在让我怎么办!就像你儿子说的,虽然是恩女,不是亲女,但毕竟有这么一段情义,不管怎么辩解,你都脱不了干系。” 天王说:“老星,你快想想办法,让我能摆脱罪名。” 金星说:“我也想帮你们和解,可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天王笑着说:“你把当年招安他、给他授官衔的事说一说,他或许就会罢休。” 于是金星走上前,摸着行者说:“大圣,看在我的面子上,解了绳子去见驾吧。” 行者说:“老官儿,不用解。我会滚法,一路滚着就能到。” 金星笑着说:“你这猴子太绝情了!我以前也对你有过一些恩情,这么点小事,你都不依我?” 行者问:“你对我有什么恩情?” 金星说:“你当年在花果山为妖,降伏虎龙,强行消去生死簿上的名字,带领群妖在大地上肆意妄为,上天想要捉拿你,是我极力上奏,玉帝才降旨招安,把你宣上天堂,封你做弼马温。后来你吃了玉帝的仙酒,再次招安,也是我极力上奏,封你做齐天大圣。你又不安分,偷桃盗酒,还偷了老君的仙丹,如此种种,才有了现在无灾无祸的你。要不是我,你哪能有今天?” 行者说:“古人说得好:‘死了都别和老头儿葬在一起,他们太会翻旧账了!’我也就是做个弼马温,闹了闹天宫,没什么大不了的。算了,算了,看在你老人家的面子上,还是让他自己来解吧。” 天王这才敢上前,解开绳子,请行者穿上衣服,坐到上位,一一上前施礼。

行者朝着金星说:“老官儿,怎么样?我说了先输后赢,做事就得这样。快催他去见驾,别耽误了救我师父。” 金星说:“别急。折腾了这么一会儿,也喝杯茶再走吧。” 行者说:“你喝他的茶,收了他的好处,放跑犯人,轻视圣旨,你这是什么罪过?” 金星说:“不喝茶!不喝茶!连我都被你赖上了!李天王,快走!快走!” 天王哪里敢去,怕行者无中生有,耍赖胡言乱语,自己没法和他辩解。没办法,又央求金星帮忙说情。金星说:“我有句话,你能听我的吗?” 行者说:“刚才被绳捆刀砍的事,我都看在你的面子上算了,还有什么话?你说!你说!说得好我就听,说得不好可别怪我。” 金星说:“‘一场官司要打十天。’你告了御状,说妖精是天王的女儿,天王说不是,你们两个在御前反复争辩,要知道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时间,那妖精把你师父困在洞里,别说成亲了,要是真有了孩子,都能生个小和尚了,那岂不是误了大事?” 行者低头想了想,说:“对啊!我离开八戒、沙僧的时候,说很快就回,现在都折腾这么久了,不会晚了吧?…… 老官儿,既然听你的,那这旨意怎么回缴?” 金星说:“让李天王点兵,和你一起下去降妖,我去回旨。” 行者问:“你怎么回旨?” 金星说:“我就说原告脱逃,被告免提。” 行者笑着说:“好啊!我看在你的面子上算了,你倒说我脱逃!让他在南天门外点好兵等我,我才和你回旨缴状。” 天王担心地说:“他这一去,要是乱说,我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行者说:“你把老孙我当成什么人了?我也是个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怎么会说污蔑你的话?”

天王连忙向行者道谢,然后行者和金星回去复旨。天王点起本部天兵,直接出了南天门外。金星和行者回到玉帝面前,奏道:“陷害唐僧的,是金鼻白毛老鼠精,她假托天王父子的牌位。天王知道后,已经点兵去收妖了。希望天尊赦免他的罪过。” 玉帝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降下天恩,免去追究。行者立刻驾着云光,来到南天门外,看到天王、太子率领天兵在等候。嘿!那些神将,风滚滚,雾腾腾,迎接着大圣,一起落下云头,很快就到了陷空山上。

八戒和沙僧眼巴巴地等在那里,满心焦急,忽然瞧见天兵簇拥着行者来了。呆子赶忙迎上前,对着天王恭敬施礼道:“真是辛苦你们了!太麻烦你们啦!” 天王说道:“天蓬元帅,你有所不知。只因我父子曾受她一炷香的供奉,才致使那妖精肆意妄为,困住了你师父。来得晚了,还请莫怪。这座山就是陷空山了吧?只是不知道她的洞门朝着哪个方向开?” 行者接口道:“这条路我可熟了。只是这洞叫无底洞,周围足有三百多里,妖精的巢穴多得很。前阵子我师父被困在那两滴水的门楼里,如今再看,静悄悄的,连个鬼影都没有,也不知她又搬到哪里去了。” 天王信心满满地说:“不管她设下多少计谋,终究逃不出天罗地网。到了洞门前,再做计较。” 于是众人一同前行。嘿,大约走了十几里路,就到了那块大石头旁。行者指着那缸口大小的门说道:“瞧,就是那儿。” 天王神色凝重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谁敢打头阵?” 行者毫不犹豫地说:“我来!” 三太子也不甘示弱:“我奉旨前来降妖,理应我打头阵。” 八戒那莽撞的性子一下子就上来了,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打头阵还得看我老猪!” 天王连忙说道:“别吵吵,听我安排。孙大圣和太子带领兵将进洞,我们三人在洞口把守,来个里应外合,让那妖精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好叫她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 众人齐声应道:“是!”

你看那行者和三太子,率领着兵将,朝着洞里一溜烟儿地冲了进去,驾起云光,一闪一闪的。抬头望去,果然是个奇特的洞穴:

日月依旧,光芒洒下,照耀着这片山川。珍珠般的渊潭,美玉似的井泉,升腾着温暖的烟雾,更有许多令人称奇的景致。层层叠叠的朱楼画阁,高耸的赤壁,青青的田野。春天有嫩绿的杨柳,秋天有娇艳的莲花,这般洞天福地,世间罕见。

转眼间,他们停下云光,径直来到妖精的旧宅。众人挨门挨户地搜寻,吆喝声此起彼伏,一重又一重,一处又一处,把这三百里地的草都踏平了,却哪里见得着妖精的影子?又哪里找得到三藏的踪迹?大家纷纷议论:“这孽畜肯定早就出了这个洞,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了。” 可他们哪里知道,妖精正躲在东南方向的黑角落里。往下看,另有一个小洞。洞里有一扇小小的门,一间矮矮的屋子,盆栽着几种花卉,屋檐旁长着几竿翠竹,黑气弥漫,暗香扑鼻。原来老妖精把三藏摄到这里,逼迫他成亲,还以为行者再也找不到了呢。谁能料到,她命中注定该当休矣。那些小妖在里面叽叽喳喳,挤作一团。中间有个胆子稍大些的,伸长脖子,往洞外瞧了一眼,冷不丁一头撞上了一个天兵,顿时叫嚷起来:“在这里呢!” 行者顿时怒从心头起,握紧金箍棒,一下子冲了进去。里面空间狭小,窝着一群妖精。三太子指挥天兵一拥而上,那些妖精哪里还有地方可躲?

行者顺利找到了唐僧,还有那龙马和行李。老妖精见无路可逃,只得对着哪吒太子磕头求饶。太子严肃地说:“这是奉了玉帝旨意来捉拿你,可容不得小觑。我父子只因受了她一炷香,差点就惹出大祸!” 随即喝道:“天兵,取下缚妖索,把这些妖精都捆了!” 老妖精自然免不了要吃一番苦头。众人带着妖精,驾着云光,一同出了洞。行者嘴里乐呵呵的。天王打开洞口,迎向行者说道:“此番可算找到你师父了。” 行者连忙说道:“多谢了!多谢了!” 接着便带着三藏拜谢天王,随后又谢过太子。沙僧和八戒都嚷着要把老妖精碎尸万段,天王劝阻道:“她是奉玉帝旨意捉拿的,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还得去回旨呢。”

于是,一边天王同三太子领着天兵神将,押着妖精,前往天庭奏明情况,听候发落;另一边行者簇拥着唐僧,沙僧收拾行李,八戒牵过马,请唐僧上马,一同踏上大路。这正是:割断情丝出苦海,打开枷锁脱樊笼。毕竟不知他们接下来的旅程会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美总裁的超级保镖

幕九阳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百万仙帝,我将无敌

白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