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主曹睿询问尚书孙资有何妙计,孙资启奏说:“以前太祖武皇帝收服张鲁时,历经危险才成功。太祖常对群臣说‘南郑之地,真是天然牢狱’。那斜谷道长达五百里,都是石穴,不是用兵的好地方。现在如果倾尽全国兵力去讨伐蜀国,东吴肯定又会趁机入侵。不如用现有的兵力,分派大将据守险要之处,养精蓄锐。不出几年,魏国日益强盛,吴、蜀两国必定会自相残杀,到那时再谋取他们,难道不是稳操胜券吗?请陛下裁决。”
曹睿听后,又问司马懿:“你觉得这说法怎么样?”司马懿回奏道:“孙尚书说得非常对。”于是曹睿听从了建议,命令司马懿分派众将把守险要之地,留下郭淮、张合镇守长安,还对三军进行了重赏,之后起驾返回洛阳。
孔明回到汉中后,清点军士,发现只有赵云、邓芝所部未归,心中十分担忧,便命令关兴、张苞各带一支军队去接应。两人刚要出发,忽然传来消息,赵云、邓芝回来了,而且没有折损一人一马,辎重等物资也都完好无损。孔明十分高兴,亲自带着众将出城迎接。赵云急忙下马,跪地说道:“我是败军之将,怎么敢劳烦丞相远迎呢?”孔明赶忙扶起他,拉着他的手说:“是我不能识别人才,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各处的兵将都有损失,只有你这里没有折损一人一马,这是为什么呢?”邓芝禀告说:“我带兵先走,子龙独自断后,他斩杀敌将,立下战功,敌人害怕,所以军事物资才没有丢失。”孔明称赞道:“真是位好将军!”于是拿出五十斤黄金赏赐给赵云,又取出一万匹绢帛犒赏赵云的部下。赵云推辞说:“三军没有立下功劳,我们都有罪,如果反而接受赏赐,那就是丞相赏罚不明了。请先把这些寄存在仓库,等今年冬天再赏赐给众军也不迟。”孔明感叹道:“先帝在世时,常常称赞子龙的品德,如今果然如此!”从此对赵云更加敬重。
这时,有人报告说马谡、王平、魏延、高翔回来了。孔明先把王平叫进营帐,责备他说:“我让你和马谡一起守街亭,你为什么不劝谏他,导致出现这样的失误?”王平说:“我再三劝说,要在当道修筑土城,安营防守。可马谡不听,还大发脾气。我只好自己带五千军在离山十里的地方扎营。魏兵突然到来,把山四面围住,我带兵冲杀了十多次,都冲不进去。第二天,蜀军就土崩瓦解,很多人都投降了。我孤军难支,就去投奔魏延求救。半路上又被魏兵困在山谷里,我拼死才杀出来。等我回到营寨,营寨已经被魏兵占了。我去列柳城时,遇到高翔,于是我们分兵三路去劫魏营,希望能收复街亭。但看到街亭没有伏兵,我就起了疑心。我登高远望,只见魏延、高翔被魏兵围住,我就杀入重围,救出他们,然后和马谡会合。我担心阳平关有失,所以急忙回来防守。真不是我不劝谏,丞相要是不信,可以问问各部将校。”孔明让王平退下,又把马谡叫进帐来。
马谡自己绑着自己,跪在帐前。孔明脸色一变,说道:“你从小饱读兵书,熟悉战法。我多次叮嘱你,街亭是我们的根本!你以全家性命担保,领了这个重任。你要是早听王平的话,怎么会有这样的灾祸?现在战败损兵,失地陷城,都是你的过错!如果不严明军法,怎么能服众?你现在犯了法,可别怪我。你死后,你的家人我会按月给他们发禄米,你不用担心。”说完,喝令左右把马谡推出去斩首。马谡哭着说:“丞相把我当儿子,我把丞相当父亲。我的死罪是逃不掉了,希望丞相能念在舜帝杀鲧却用禹的情义上,我就算死了也没有遗憾!”说完大哭起来。孔明流着泪说:“我和你情同兄弟,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不用多说了。”左右把马谡推到辕门外面,准备斩首。
参军蒋琬从成都赶来,看到武士要斩马谡,大吃一惊,高声喊道:“刀下留人!”然后进帐拜见孔明,说:“以前楚国杀了得臣,晋文公很高兴。如今天下还没平定,却要杀智谋之臣,不是很可惜吗?”孔明流着泪回答说:“以前孙武能打胜仗,是因为执法严明。现在天下纷争不断,战争刚刚开始,如果不执行军法,怎么讨伐贼寇呢?他罪当斩首。”不一会儿,武士把马谡的首级献上来,孔明大哭不止。蒋琬问道:“现在马谡已经伏法,丞相为什么还哭呢?”孔明说:“我不是为马谡哭。我想起先帝在白帝城临终时,曾嘱咐我‘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现在果然应验了。我是恨自己没听先帝的话,追思先帝的话,所以痛哭啊!”大小将士听了,都流下了眼泪。马谡死时三十九岁,当时是建兴六年夏五月。后人有诗写道:“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孔明斩了马谡后,把他的首级给各营看了一圈,然后用线缝在尸体上,准备棺木埋葬,还亲自写了祭文祭祀。他对马谡的家人也多加抚恤,按月给他们禄米。之后孔明自己写了表文,让蒋琬上奏后主,请求降自己的丞相之职。蒋琬回到成都,见到后主,呈上孔明的表章。后主拆开看,表文说:“我本是平庸之才,担任了不该担任的职位,亲自掌握军权,激励三军。但我没能整肃法令,临事不够谨慎,导致街亭有违抗命令的过失,箕谷有不谨慎的失误。过错都在我,是我用人不当。我不能识别人才,处理事情也不明白。按照《春秋》责备主帅的道理,我应该承担责任。请降我三级官职,来督促我改正过错。我非常惭愧,俯伏着等待命令!”
后主看完后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丞相何必这么说呢?”侍中费祎上奏说:“我听说治理国家,一定要以执行法令为重。法令如果不执行,怎么能服人呢?丞相打了败仗,自己请求降职,是应该的。”后主听从了建议,下诏把孔明降为右将军,代理丞相事务,照旧总督军马,还让费祎带着诏书去汉中。孔明接受了降职的诏书,费祎怕孔明感到羞愧,就祝贺说:“蜀中的百姓,知道丞相当初攻下四个县,都很高兴。”孔明脸色一变,说:“这是什么话!得到又失去,和没得到有什么区别。你用这个来祝贺我,真让我感到羞愧。”费祎又说:“最近听说丞相得到了姜维,天子很高兴。”孔明生气地说:“打了败仗回来,一寸土地都没得到,这是我的大罪。就算得到一个姜维,对魏国又有什么损失呢?”费祎又问:“丞相现在统领着几十万大军,还能再去讨伐魏国吗?”孔明说:“以前大军驻扎在祁山、箕谷的时候,我们的兵比敌人多,却不能打败敌人,反而被敌人打败,问题不在兵多兵少,而在主将。现在我想减少士兵,精简将领,严明赏罚,反思过错,为将来找到变通的办法。不然的话,兵再多又有什么用?从现在开始,大家如果有对国家有长远考虑的,就多指出我的不足,责备我的短处,这样事情就能成功,贼寇就能消灭,功劳很快就能得到了。”费祎和众将都很佩服他的话。费祎随后回了成都。孔明在汉中,爱惜军队,爱护百姓,训练士兵,研究武艺,制造攻城和渡河的器械,积聚粮草,准备战船,为以后做打算。这些情况被探子知道后,报告到了洛阳。
魏主曹睿听说后,马上召来司马懿商量攻打蜀国的计策。司马懿说:“现在不能攻打蜀国。如今天气炎热,蜀兵肯定不会出兵。如果我们的军队深入蜀地,他们据守险要,我们很难一下子打下来。”曹睿说:“要是蜀兵再来进犯,该怎么办呢?”司马懿说:“我已经算定,这次诸葛亮肯定会用韩信暗度陈仓的计策。我举荐一个人去陈仓道口,筑城防守,万无一失。这个人身高九尺,手臂像猿猴一样长,善于射箭,很有谋略。如果诸葛亮来进犯,这个人足以抵挡。”曹睿很高兴,问:“这是谁?”司马懿回奏:“是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在是杂号将军,镇守河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