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闹不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6章 拿下阳翟,三国之风起扬州,兜兜闹不闹,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将领将信将疑地命人收起文书,又警惕地打量着荀堪:\"荀郡守为何不学着陈家和钟家逃跑?\"
\"逃跑?\"荀堪忽然大笑,\"天下之大,能逃到哪里去?袁本初败亡时我已逃过一次,如今...\"他摇摇头,\"不必了。况且,你告诉我,他们逃脱了吗?”
将领迟疑一番,面对这个名满天下的名仕,将领还是回答道:“钟家带着郭家与一些小家族逃脱了,向舞阳而去,陈家家主陈纪被我军擒获!”
荀堪先是一惊,喃喃道:“不可能!张固在西门外的埋伏怎么可能让这帮乌合之众轻易逃脱……”
随即,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荀堪笑道:“原来如此,想必奉孝在这之中也出了点力,不愧是乡党。关键时刻还有点用,接下来颍川士族的命运,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就在这时,县衙外传来一阵骚动。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友若兄!别来无恙啊!\"
荀堪身体一震,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只见一个身材清瘦的文士大步走入,正是张固麾下谋士郭嘉。当年在袁绍帐下时,他们甚至还曾共事过一段时间。
\"奉孝?\"荀堪难掩惊讶,\"你怎会这么快...\"
郭嘉笑着摆手:\"说来话长。主公知我与你有旧,特命我来劝降,没想到友若兄如此明事理。\"他看了眼案上的文书,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就是全部了?\"
荀堪目光一闪,随即恢复平静:\"自然不止这些。\"他从袖中取出一把钥匙,\"这是郡库钥匙,里面还有粮草五万石,军械若干。\"
郭嘉接过钥匙,忽然压低声音:\"友若,你我故交,不妨直言。荀氏在颍川根基深厚,主公入主后,仍需地方大族支持...\"
荀堪心领神会,同样低声道:\"颍川钟家已西逃,留下的田产宅院...\"
两人对视一眼,郭嘉突然哈哈大笑,随即郭嘉停止笑声,面露历色,狠狠的拍了拍荀堪的肩膀:\"友若兄,小弟奉劝你一句,我家主公与其他人可不太相同!你还是别有其他想法为好,这是我的第一次劝告,也是唯一一次!\"
荀堪也收敛了表情,随即起身对郭嘉施了一礼。只是荀堪突然说道:“看来也不怪世家大族不愿给你家主公投资,传言还是有一些准确性在里面的!”
郭嘉笑了笑,说道:“友若兄还是要在家族的局限性中跳出来,多多放眼于天下。如此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荀堪点了点头,不在说话。二人走出县衙时,荀堪回头望了一眼这个他刚待了一个多月的地方。月光下,县衙的匾额显得格外清晰。原本以为,自己会在曹操麾下重新开始效力,只不过造化弄人,刚过没多久,自己又要换一个主公。
\"大人...\"荀养牵马过来,眼中含泪。
荀堪翻身上马,在郭嘉等人簇拥下向城外走去。夜风吹起他的衣袍,他忽然想起少年时读《庄子》中的一句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随着坐骑的行进,荀堪的身体一阵摇晃。荀堪又不由自主的想到,看来自己与曹操天生就注定不会成为君臣。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又可以与文若一较高低,看看谁才是荀家这代最杰出的传人。
此时张固大营灯火通明,巡逻士兵的火把在夜色中连成一条游动的火龙。荀堪跟随郭嘉穿过三道辕门,每过一处,守卫的士兵都会向郭嘉行礼,目光却警惕地打量着这位前颍川太守。
\"奉孝,\"荀堪突然驻足,\"张将军可知我乃...\"
\"三易其主?\"郭嘉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声音却清晰地传来,\"主公曾说,乱世之中,能活下来的才是真豪杰。\"
中军大帐前竖着一面黑底金边的大旗,上书\"张\"字。帐外亲兵见郭嘉到来,立即掀开帐帘。暖意夹杂着酒香扑面而来,荀堪眯起眼睛,看见帐内十余人分列两侧,主座上是个披着战袍的将领。
\"报!颍川荀堪带到!\"帐外亲兵高声唱喏。
帐内顿时安静。荀堪感到数十道目光如箭矢般射来,他整了整衣冠,正要行礼,却见主座上的将领已起身相迎。
\"荀友若!\"张固大步走来,竟亲自扶住荀堪双臂,\"早闻颍川荀氏八龙之名,今日得见,果然风采非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