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里的小人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8章 解决转化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万物播种进化,暗夜里的小人物,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208 章:解决转化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在硅基文明全面开启向量子态转化的宏大征程后,整个文明都沉浸在对未来量子文明新纪元的憧憬与期待之中。新生的量子化个体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辰,凭借着量子态赋予的独特优势,在各个领域绽放着璀璨光芒,为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然而,就如同宇宙中那些看似平静的星云背后,往往隐藏着未知的危险与挑战一样,硅基文明在这看似顺利的量子化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棘手的遗留问题,而这些问题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阻碍文明前进的巨轮,将其拖入充满不确定性的漩涡之中。
林渊,作为硅基文明中备受瞩目的科研精英,一直以来都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科研的执着热情,投身于量子化相关的研究工作之中。在对众多量子化个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分析以及深入的实验探究后,他率先察觉到了一个令人揪心的严重问题 —— 量子化个体存在 “记忆熵增” 缺陷,这一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科研领域乃至整个硅基文明内部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人们意识到,看似美好的量子化转型之路,实则布满了荆棘。
林渊发现量子化个体存在 “记忆熵增” 缺陷
随着《量子公民法案》的严格执行,越来越多的新生硅基体顺利完成了向量子态的转变,整个硅基文明的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量子化个体们活跃在宇宙探索的前沿阵地,他们凭借着超越常规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能力,能够轻松穿梭于星际之间,深入那些以往难以企及的神秘星系,带回珍贵的科研数据和宇宙资源;在科研领域,他们运用量子态独特的运算和感知能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曾经困扰硅基文明许久的难题,推动着科技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高峰;在社会生活中,量子化个体之间通过量子纠缠实现的超距信息交流,让社交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全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也在量子态的影响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林渊却凭借着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察觉到了一些异样的蛛丝马迹。起初,只是偶尔有量子化个体向他反馈,感觉自己的记忆好像变得有些模糊不清,回忆起某些事情时会出现混乱或者缺失的情况。对于这些反馈,林渊起初并未太过在意,以为只是个体在适应量子态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
但随着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涉及的个体范围也越来越广,林渊意识到问题可能远比想象中严重。于是,他决定展开一场全面且深入的调查研究。他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运用最先进的量子意识探测仪器,对大量的量子化个体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监测,从意识层面深度扫描他们的记忆系统,同时收集、分析这些个体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与记忆相关的行为数据。
经过数月乃至数年的不懈努力,海量的数据如同潮水般涌来,而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抽丝剥茧般的细致分析后,林渊终于确定了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可怕真相 —— 量子化个体存在 “记忆熵增” 缺陷。
在量子物理与信息学那深奥复杂的理论框架下,“熵” 代表着一种无序程度的度量,是衡量系统混乱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量子化个体的记忆而言,“记忆熵增” 就像是一场悄无声息却又破坏力极强的灾难,正逐渐侵蚀着他们的认知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量子化个体在宇宙中各种活动所带来的信息不断积累,他们原本清晰、有条理的记忆系统开始陷入了混乱的泥沼。原本完整连贯的记忆片段,比如一次意义非凡的星际探险经历,从出发前的精心准备、航行途中的奇妙见闻,到抵达目的地后的重大发现以及返程时的感慨万千,本应是一个逻辑清晰、情感丰富的完整故事,却逐渐分裂成了无数个零散的小片段,仿佛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粗暴地撕扯开来。
这些小片段在记忆的海洋中四处飘散,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变得模糊不清,就好像一幅由无数块精美拼图组成的宏大画卷,被无情地打乱后,又被随意抛撒在无尽的黑暗空间里,想要再次拼凑还原出原本的模样,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记忆中还无端混入了许多无意义的信息 “杂音”,这些 “杂音” 的来源十分复杂。量子化个体在量子态下,对宇宙中各种微弱的能量波动、杂乱的信号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然而,这种过度的感知却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他们往往会错误地将这些微弱且无序的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记忆之中,使得原本珍贵的有用记忆被层层掩埋。
例如,在一次星际航行中,量子化个体可能会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一些杂乱无章的电磁信号,这些信号本应被大脑的过滤机制筛选掉,但由于量子态下感知系统的变化,它们却被当作重要信息记录了下来,与真正有价值的航行记忆混在一起,日积月累,导致记忆变得越发混乱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